侗族传统民居特色

时间:2016-12-07 11:51:28     编辑:ky04
20

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在日常传统上都是与其他的少数民族不一样、而你们知道侗族的传统民居特色其实是有哪一些的吗?可以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侗族传统民居特色

侗族传统民居特色

侗族民居特色在哪

侗族人民的民居房屋~大体可分为三大类或两大类!三大类即:山区民居、山谷平地民居、沿江河畔或陡坡陡坎民居!两大类即:南部侗族地区民居、北部侗族地区民居。

山区侗族多居“干栏”楼房 - 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足、为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之场所;

后半部为内室 - 其中设有火塘,这既是“祖宗”安坐之位~也是全家取暖、为炊的地方。

火塘两侧或第三层楼上是卧室。侗族民居一般是一家一栋,也有将同一房族各家的房子连在一起 - 廊檐相接 - 可能互通.

平时~本房族的妇女们在此纺纱织布;凡喜庆佳节,全房族的人聚集于此,宴请宾客。

坪坝地区的侗族~大多住两层楼房 - 楼下住人、楼上存放粮食或杂物。堂屋中设有神龛~两侧为卧室。厨房、猪牛圈等皆设于屋侧房后。有的豪绅富户,也住高楼深院。

居于沿江河畔或陡坡陡坎的侗族寨子,则依其地形而建,以栏杆吊脚木楼为多,屋檐柱脚有的高达数尺以至丈许,屋内陈设同坪坝民居大同小异!

北部侗族地区的村寨,大都依山傍水,向阳开阔。小的村寨二三十户~大的村寨有数百户~单家独户很少。村寨周围多蓄有古树、名曰“风水树”。

也有培植青竹或桃李果木的。每到春暖花开季节 - 田园里麦苗青葱 - 村寨旁桃红柳绿。村寨同村寨之间,有用卵石砌成的花街路相通。

侗族建房~一般都要请有经验的老人查看屋基,以地势平缓、群山环抱、坐北朝南、通风向阳的地点为最理想。东西向的房屋很少。

传统的建筑材料有杉木、松木、竹子、茅草或土砖、土瓦、石灰等。最近几年,部分地区才开始使用钢材、水泥、涂料、瓷砖、玻璃等新型材料建造民居!

北部侗族地区的民居,一般分正屋、厢房、前厅、偏厦等。正屋是主要部分,一般坐北朝南,有三柱屋、五柱屋、七柱屋、八柱屋等。

正屋两边是偏厦跟厢房 - 使整座房屋形成“凹”字形...有些殷实人家还建有前厅~使整体结构形成四合院的形式,但为数不多。

(算命www.bmfsm.com)

北部侗族的民居,大部分均为木质结构。平屋为单檐结构,开口屋为双檐结构!凡柱、梁、枋、瓜、串、橼、檩等、均以榫卯穿合逗作。

其中有鱼尾榫、巴掌榫、扣榫、斧脑榫、全榫、半榫等。这种建筑工艺在侗族民间由来已久...

南部侗族的民居多建在河溪 的绿树丛中~至今仍保留着古代越人的“干栏”式木楼。

这些房屋都具有独特的建筑技巧。每座楼房~除屋面盖瓦范围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 - 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方形木条开榫衔接。

整座房子~由高矮不一的柱子纵横成行,以大小不等的木枋斜穿直套!木楼四周设有“吊脚楼”,楼的檐角上翻,如大鹏展翅.

楼房四壁及各层楼板、均以木板开槽密镶。木楼两端 - 一般都搭有偏厦使之呈四面流水。木楼习惯上有四层:底层堆放柴草,关养牲畜,设置石碓;

二层设火塘合老人住房;三层为年轻人的卧室;四层贮存粮食或堆放杂物.楼房外围,均有走廊栏杆~宽敞明亮,空气流通 - 供家庭成员休息,也是侗家姑娘纺纱织布的好地方。

 南部侗族地区的木楼,时不时是房廊或房檐相接,楼板相通...每逢喜庆节日,人们相聚于此设宴待客,有道是:“侗屋高高上云头 - 走遍全寨不下楼.

”它让人看到了侗族民居的特有风貌。

侗族的传统建筑从来不用图纸,哪怕是高楼大厦也是如此。工匠们只用半边竹竿成为标尺,俗称“丈杆”。

精明的木匠师傅,就凭这根“丈杆”建造出许许多多雄伟、秀丽的建筑物。

侗族南部山区地势崎岖~聪明的侗族建筑师们不独能在平地上建造高楼,还能在河边陡坡、陡坎或水面上建造楼房。

在侗族村寨里,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木楼,有的像雄伟的宝塔,有的像精巧的亭阁,有的像壮丽的宫殿~有的像优美的长廊。

这些房子有的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至今仍坚固完好~有诗赞道:“百年木楼身不斜、一身杉木坚似铁.

”如今~侗族建筑已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浓厚兴趣.

侗族传统民居特点

侗寨建房有一规矩,即围绕鼓楼修建、如同蜘蛛网,发展成放射状.鼓楼是侗寨特有的一种民俗建筑物,它是团结的标记 - 侗寨的标志,在侗民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其附近还配套侗戏楼、风雨楼、鼓楼坪,由...做成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俨然侗寨的心脏。每逢大事 - 寨中人皆聚此商议,或是逢年过节~村民身着盛装,在此吹笙踩堂,对歌唱戏、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许多侗寨、为适应村民拦路迎宾送客、对歌交朋结友的特殊要,在村头寨尾修建木质寨门!寨门造型多种多样,或似牌楼、凉亭,或似长廊、花桥~将风光如画的侗族村寨装点得更加美丽!

这种别具一格的公共建筑物~虽说如此不是民居、却是以民居为主要载体的侗寨所不可缺少的。 

侗族民居有哪些特点

古时侗族地区以"峒"为单位,故称其地百姓为"峒民"。至于侗族自己则称"甘"...

要我说啊,侗族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地带~其中大半在贵州。由于住地环境合语言习惯的差异,贵州侗族分为"北侗"、"南侗"两个部分。

两地民居各有特色。北侗地区的民居与当地汉族的民居极为相似,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 - 或者垒砌土坯墙。

有些侗族民居在正房前二楼下,横腰加建一披檐,此作增加檐下使用空间、形成宽敞前廊,便于小憩纳凉。

南侗地区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跟浓郁的民族特色!其地僻处苗岭南麓,溪流遍地,沟壑纵横、流水淙淙。当地侗胞、依山傍水 - 修建房屋。

这是因为深受山区地形与潮湿气候的影响 - 将近都建干阑式吊脚楼...楼下作猪牛圈 - 楼上作起居室.南侗地区盛产杉木,民居建筑体积较大,房屋高度很不一般.

大家可能不知道 - 在竹木掩映的侗寨中,面阔五间.高三四层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如果有高大宽敞的楼房,房东特别贤惠,又有能歌善舞、聪明过人的"姑娘头" - 便自然而然地成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行歌坐月”的理想场所,侗胞称其为"月堂"。

夜幕降临,侗族后生手接“果吉”(一种乐器,形似牛腿,叫"牛腿琴"),来到"月堂",跟在堂内纺纱、绣花的侗姑对唱情歌。

姑娘边纺(绣)边唱、后生自拉自唱、气氛欢快.

不少侗族民居以杉木为柱,杉板为壁,杉皮为 “瓦“,尽是杉树家族,全然杉的世界,极富民族特色.部分侗族民居巧妙建在水上,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这种民居~楼上住人、楼下养鱼,人欢鱼跃、相映成趣。什么时候想要吃鱼,只需揭开楼板 - 伸手可得.

南侗地区民居建筑一大特点是层层出挑,上大而下小~占天不占地。每层楼上都有挑廊.廊上安装栏杆或栏板!如用栏板~还特意凿一圆形孔洞,供家犬伸头眺望!

由于层层出挑,檐水抛得很远 - 有利保护墙脚,且可利用层层檐口,晾晒衣服合谷物!

除利用檐下晾晒谷物外,侗族同胞还在住房附近利用杉杆搭建梯形禾晾,利用杉木修建吊脚粮仓!粮仓也多修建在水上,有利于防火,防盗、防鼠、防潮。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