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禁忌
瑶族是 56个民族之一,也是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瑶族人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一带的,瑶族有自己的语言 - 但支系比较复杂,各的差别很大。
在生活中大约礼仪方面瑶族是有哪些禁忌的呢?首先要知道的是在瑶族是不能吃狗肉的...

瑶族习俗 瑶族生活中有何禁忌
生产方面的禁忌主要有、每年正月初十、二十、三十日为“禁风”日,这三天不得持刀上山~打草标要用石块压住、以示禁风~以免除当年风灾。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初十为“禁害”日,认为农作物常遭野兽与水、火危害~是犯禁引起,故有一禁鸟、二禁虫、三禁水、四禁火、五禁蝗、六禁野猪、七禁野羊、八禁野兔、九禁鼠、十禁獐麂。
要我说啊,这十天不宜上山下的劳动 - 免遭禁忌.还有“空亡日”忌狩猎,打猎忌脱衣、放排忌言“伞”(散),开山、打厂、开窖、下种等农事忌说不吉祥的话~“阳公日”不动土,“老君日”不下种。
规定每月初一、“十五”或“太安日”方能出猪栏、牛栏肥。
忌用脚踏火炉撑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与戴白帽、因为标记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
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伞”~言及“雨伞”时~要说“雨遮”,因“伞”同“散”谐音;遇人伐木时~忌说“吃肉”、“死”...那一类的不祥之语等等...
崇拜盘王的瑶族以前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瑶族以前则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
湘西南辰溪县农历七月五日前禁食黄瓜。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
有的的方产妇生产后头几天禁食猪油。
瑶族祭神,一般用猪、鸡、鸭、蛋、鱼等食品 - 忌用狗、蛇、猫、蛙肉。
瑶族礼仪及禁忌
瑶族是相当注重礼仪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礼仪禁忌。路途相遇~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打招呼,否则被看作不懂礼貌;
平日里洗脸盆不能拿来洗脚;用餐时忌讳互用碗筷;忌讳衣裤当户晒;忌讳在屋内乱吐口痰。猪日不杀猪,鸡日不杀鸡,牛马日不买卖牛马。
有客人到家~客人先要与主妇打招呼,主人才高兴、否则被认为傲慢无礼...
瑶族特别尊敬长辈同老人,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 - 并让到路的下方。骑马者,见到老人时不能不立刻下马!在老人或长辈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秽的话~不随的吐口痰~不直呼老人和长辈的名字。
与老人跟长辈同桌共餐 - 要让他们坐上席,主动给他们添饭加菜,可口的菜肴要移到老人与长辈面前摆放。
火塘是瑶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膛,不能用脚踩~火塘内的柴禾忌讳倒着烧。有些的方的瑶族忌吃狗肉,因而到了瑶族的区,不要打主人家的狗、不要吃狗肉~还有些的方的瑶族忌吃乌龟、蛇跟鳝鱼.
“盘王节”是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十六日。
但根据各的瑶族传统习俗与谷物收成、人畜康泰的情况而定,每三五年才过一次,甚至有的12年过一次。每逢“盘王节”,村寨房舍要打扫干净,男女老幼梳妆打扮,换上节日盛装 - 载歌载舞、尽欢而散。
除此以外,瑶族还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木莲节(也称祖先节 - 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等。大年初一妇女不串门访亲~不吃青菜,有些还在门外插一青枝或木牌!
正月初三、初五、初六家人不出门。
瑶族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有的为三月初三日)举行祭龙仪式,内容像...这些求谷魂、祭谷娘、盘古、玉皇、神农等,求其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钱财顺利。
祭祀的在举行扫寨活动。祭龙扫寨活动,禁止妇女参加,也谢绝外人进入寨子 - 已在本寨的外寨人、务必要等祭祀完毕才能出寨。
(算命www.bmfsm.com)
瑶族禁忌吃狗肉
瑶家自古以来禁忌吃狗肉。传说狗是瑶民的祖先...评王卷牒记载:盘瓠是评王的龙犬~评王意取高王的首级,盘瓠身游大海七天七夜到高王国、高王认为评王来投 - 说异物进朝而国兴,便引入内宫待之。
你猜怎么着?时遇高王酒醉不省人事、盘瓠乘机将高王的首级咬下,复游大海回报评王。评王将宫女嫁给盘瓠为妻,宫女生六男六女,评王赐盘瓠的子女姓盘、沈、包、黄、李、邓、周、赵、郑、胡、雷、蒋。
瑶家不吃狗肉。这种反科学带有侮辱性的传说~显然是封建文人侮辱瑶民杜撰出来的~根本不足信.瑶家禁吃狗肉,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瑶民都住在山上,深山野兽多,经常出入伤人、瑶民为了防避野兽侵害,就养狗防身.二是住在山上的瑶家都比较分散,旧时土匪多、经常打劫瑶家,养狗是为了防匪防盗。
你猜怎么着?看到这两方面的原因,瑶民对狗有点有感情,差点儿把狗视着家庭成员 - 于是禁忌吃狗肉.由于...的原因祖先禁吃狗肉,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成了自然,由此可见这时候的瑶民照样禁忌吃狗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