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传统民族风情
德昂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 也许不少人有点少听过 - 而你们知道德昂族在传统的民族风情里面说真的是有着怎样的讲究吗?
现在老师 就分享一些关于德昂族的传统民族风情给大家,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德昂族的传统民族风情
德昂族的食俗风情是如何
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正式改名为德昂族.是 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均以蒸焖而食 - 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 豆腐 米粉 年糕 粑粑 汤圆等。
德昂族饮食还算考究,用料比较狠多地方。擅长煮、炖、拌、舂等技法 - 口味酸辣中带甜!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
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特别普遍,即使在炖鸡 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 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 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 的小菜。
主要特色菜有:凉拌番木瓜、凉拌挑手鱼、竹筒捣菜、脆皮冬瓜、勒浪等.
饮浓茶~这是德昂族成年男子跟老年妇女的嗜好。传说从古老的时候起就有这种习俗...德昂族各家各户都习惯在自己住宅周围或村寨附近栽培一些茶树,采摘的茶叶系士法加工,主要供自己消费,有剩余时携人市场与其他民族交易。
茶在德昂族民间不光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在日常生活中、德昂族离不开茶,婚丧嫁娶!探亲访友~都以茶作为礼品~"茶到意到"。
德昂族节庆特色风情
德昂族人民大多数都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除过“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节外,还要欢度泼水节...
德昂族的泼水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约举行 - 一般3天~5天...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
你猜怎么着?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和水龙。节日清晨,人们身着盛装,前往佛寺供佛~听佛念经 - 并在佛寺周围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尘小屋中,举行为佛洗尘仪式。
信徒们将最清洁的水倒入水龙中~水从龙口流出 - 顺龙口与小屋间的竹水槽流向佛像,洒遍佛像全身。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
大家互相祝贺新年。在象脚鼓乐跟歌声中、年轻人将水筒高举过头顶 - 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他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
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这种仪式完了,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
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 - 不论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高兴异常、笑声朗朗。
德昂族特色服饰风情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与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
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同长裙 - 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
青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算命www.bmfsm.com)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 - 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
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 - 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
有的上面还刻有好些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
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 - 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
成年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
- 上一篇:德昂族的传统民俗文化
- 下一篇:德昂族的传统民风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