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敬老习俗

时间:2015-05-19 10:07:28     编辑:ky01
20

  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 的“重阳节”,当天也被称之为“老人节”。关于在重阳节的敬老习俗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重阳节的敬老习俗

重阳节的敬老习俗

  重阳节的敬老习俗有哪些
1、首先,重阳节是夕阳红的象征。重阳时节,秋高气爽,五谷飘香,是收获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象征年节成熟,象征夕阳红。
其次,“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九九重阳是双九重叠、日月并阳,人们认为这个日子很特殊,是一个特别值得庆贺的日子,应该特别对待。用它来象征年高德劭、年德并应的老年人最为贴切恰当。因此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也是顺理成章。
再次,为了弘扬中华民族“ 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事亲敬上的优良传统。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拨动了天下儿女报答慈母养育之恩的心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尤其是后两句,引起天下儿女的共鸣,把尊老敬老之心表达得非常形象和深刻。是父母小心翼翼地哺乳儿女,是父母在儿女身体有恙时担惊受怕而终日悉心呵护照料,是父母承担了多少艰难劳苦方使儿女知书识礼,是父母费尽了多少精神为儿女定亲婚娶而兴家安业———父母那数不清的大恩,确如一首歌里所唱的:“ 我能数尽青丝发,只有亲恩数不来。”所以做儿女的对待父母应该像那乌鸦一样知道反哺,像那羔羊一样知道跪乳,千万不能因为娶了媳妇,添了小家庭的许多甜蜜恩爱,有了生儿育女、儿女绕膝的欢乐就将父母弃之脑后,念念不忘的是多一分孝,少一分不孝!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不单纯是“敬老孝亲”,而是在解决一个反对年龄歧视,融合代际关系,减少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社会问题。定重阳节为老人节是对尊老敬老社会习尚的引导和提倡,是对中华民族事亲敬上传统美德的弘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善举。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 《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配挂茱萸等习俗,相传是由东汉时桓景和费长房故事而来,据说这些习俗有消灾避厄之功效。而在** 地区,重阳节时值秋高气爽的季节,正适合放风筝,放风筝便逐渐成为重阳节相当受欢迎的活动。
如今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由于“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在1989年,我国便把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将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思想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天,不少单位组织离退休老人秋游赏景,社会也推出各项活动助老,一些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等。敬老已成为今日重阳节很重要的主题。
凡重要的节庆中都有特殊的食品,重阳节也不例外,重阳节的应节食品是重阳糕,因“糕”与“高”谐音,吃重阳糕象征“百事俱高”,蕴含着祝福的意味。
重阳节经过历代的演变,已成为一多元化的节日,就个人而言,其登高及放风筝的活动,可强健体魄,调剂身心;之后所衍生的老人节,发扬我国传统孝道和报本思源的美德,不但让这个节日富有人情味,也给传统的民俗节日赋予建立和谐社会的新内涵。

  古代重阳节的敬老习俗
乡饮酒礼。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最隆重的敬老大典。据史记载 ,举行乡饮酒礼的制度从周朝开始,历代相传,直到清朝。《礼记·乡饮酒义篇》对乡饮酒礼有详细记载。举行乡饮酒礼的主旨为宴请德高望重的耄老,优礼贤能。乡饮酒礼分别在京师及省府县的学馆举行,一般由大夫和乡先生主持,费用大部分由国库开支。举行时,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坐,五十岁以下的站着伺候,以表示对长者的尊敬。菜肴的多少,依年龄而别,六十岁的供三莱,七十岁的供四菜,八十岁的供五菜,九十岁的六菜。每年重阳节这一天,地方官员都要对老年人进行“养老礼”,即以酒食赠送年老而又德高望重的老人,倡导人们“明尊长”、“明养老”。为了使老年人的生活落到实处, 将老年人按年龄分成等级,分养于不同地区,供应一定数量的细粮和肉食。老年人如果生病,专管人员要定期慰问。“九十以上一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七十以上三日一问。”举行乡饮酒礼的时间,周朝在每年的冬季,汉代在每年的仲秋,北齐在仲春,唐朝在每年的冬季,明朝和清朝在孟春、朔日。
重阳登高赏菊。南北朝和唐代,“重阳”这一天除登高、撷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外,皇帝还下诏举行各种骑射活动。对此,元代周密在《乾淳时记》中作了生动描述,“禁中例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炫眼,且点菊灯(类似菊花形的彩灯)。”
授以鸠杖。周朝不但对老年人的养老制度制订得很完备,而且对老年人还有许多特殊的待遇。据《礼记·王制》记载,五十岁以上老人可以不再服徭役,有资格拄杖了。五十岁时可以在家拄杖,六十岁时可以拄杖行于乡村,七十岁时可以拄杖行于城邑、国都,而到了八十岁,就可以拄杖出入朝廷了。如果到了九十岁,就是皇帝有事,也不能唤他,而要亲自到其家问讯。可见,年龄越大越受敬重。
汉代时, 为了倡导人们尊敬老人,对七十岁以上老人要授杖。这种杖“端以鸠为饰”,称为“鸠杖”。据《王杖诏书令》记载,老人持这种手杖,可以自由出入官府,入宫廷不用趋俯身子。若是打骂持鸠杖的老人,就被视为是大逆不道,并要受到严厉惩处。这里还有个故事,公元前28年,汝南郡西陵县昌里有个老人,因为一件小事被当地一乡宦殴打,于是,老人持鸠杖向汝南太守告状。经太守查实,上报廷尉批准,处斩了那个乡宦。从此,谁也不敢再打骂持鸠杖的老人了。
举办千叟宴。 “千叟宴”,顾名思义就是千余老人参加的宴会。据《清史稿》《清鉴》等史记载 ,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曾先后三次举办千叟宴。康熙61年(公元1722年),凡年龄在65岁以上者,均可参加由朝廷举行的千叟宴。据记载,这次“千叟宴”仅载入史册的老人就有2417人。乾隆49年(公元1784年),诏令于次年正月举行千叟宴,凡年龄在68岁以上者,无论官民,均可参加。同时,还有各亲王、郡王和蒙古、回部、番酋以及朝鲜等国年龄在68岁以上的驻京人员“皆入宴,凡三千人。”
其实,在我国古代民间早就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敬老习俗,如汉族为老人过生日时做“长寿面”、敬“长寿酒”;壮族为年迈的父母放寿米缸;拉祜族新娘给村里老人送洗脚水;赫哲族新娘过门时要听老人训古,等等,体现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和传统。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