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丧事忌讳什么

时间:2016-04-20 15:46:28     编辑:Ky02
20

   的民间对于红白喜事都很重视,丧事的banli 也有“喜丧”、“哭丧”之分。对于办丧事最忌讳什么,办丧注意事项分别又是什么?下面快来了解看看吧!

办丧事忌讳什么

办丧事忌讳什么

  

  办丧出殡忌讳事项

  1、忌双日出殡。双日则有不祥的预兆,认为双日出殡有死两人的含义,因而出殡时必择单日,忌于双日举行。

  2、忌正午出殡。在黎族地区有这一禁忌习俗。黎人家中如有人去世,多是上午亡而下午葬,或下午亡次日葬,在家停尸时间甚短,但忌于正午时分出殡。认为违忌时会招致凶灾。

  3、忌泪洒尸身。流传于部分地区的一种说法,如果家中有人亡故,而为死者穿衣服时应忌悲泣,以免泪洒尸身。认为会有状况发生,惊起亡灵。

  4、忌棺木从门出。有满族地禁忌习俗之说。认为门是供人出入之所,忌逝者横行,否则以为不吉,因有从窗户出棺的习俗。

  5、灵前忌有猫出现。死者于出殡前,停尸守灵,忌有猫接近,认为有猫触及,或跳越前后,会如死者会骤然而立一般,有祸害家人之意。

  6、应忌理发。若家中如有人去世,家属或男子在一个月内不得理发、刮脸。长辈亡故,多是由晚辈进行恪守,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先亲去世,留发以表达哀痛、孝心与思念。还有部分地区认为是理发是在改变自己形貌,使亡灵不能辨认,以避免灾祸。此外还有一说,认为婴儿出生后百日始能理发,否则会有夭折之祸。

  7、忌日禁欢乐。即亲丧之日,忌举吉事,如饮酒作乐等。自不用说,逝者丧生之日,做欢乐的事情会视为大不敬。在“忌日”亦称“忌食”之时,古人如此说:《礼记-檀弓上》云:“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这是大家一并而遵的。

  办丧注意事项

  一、葬礼的日期忌讳选在重丧日

  重丧,(音CHONG SANG),重,重复,双重之意,意思是不止一起丧事,指的是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家人或者亲戚中又有人相继去世的情形。

  习俗讲究,举行葬礼的日子一定要避开重丧日,以免家中再发生亲人去世的情形。(算命www.bmfsm.com)

  二、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装忌讳用缎子面料

  老人们习惯把去世后穿的衣服称为“寿衣”,过了六十岁后就有老人开始准备寿衣了。

  寿衣的件数、质地都是很有讲究的。件数一般是五、七、九等单数,而不会是双数;材质上则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谐音,寓意后世儿孙多子,而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

  2、棺木忌讳用柳木

  棺木忌讳用柳木,相传是因为柳树不结籽,担心会绝后。

  三、守孝期间,子女忌穿红带绿

  守孝期间,古代的子女讲究披麻戴孝,百日内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来守孝,忌讳穿红戴绿,浓妆艳抹。

  现代社会,虽然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么长时间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还是不可穿红带绿。

  四、热孝期间忌讳走亲访友,尤其是参加喜事

  直系亲属去世一百天内,最好在家守孝,除非必须,不要外出旅游、探亲访友等,以免将自身的悲伤气息带给他人。

  尤其是婚礼、开业、庆贺小宝宝出生等喜事,最好不要参加。

  五、直系亲属去世首座年,春节门前忌贴红对联

  过年贴红对联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习俗。

  但如果家中有直系亲属去世,首座年春节,门前是忌讳贴红对联的。

  六、守孝期间,子女忌参加娱乐活动

  古时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守孝期间,不可以举行婚嫁之事,也不得举行吉庆之事。

  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论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后,都要请假回祖籍守孝,称为“丁忧”。如果官员不回乡守孝,就可能受到御史弹劾,受到处分,严重者甚至会永不录用。

  如果官员在丁忧期间,有嫁娶、生子、分家、作乐等行为,都被视为不孝,也是会受到弹劾的。

  现代社会,很多人们将守孝时间缩短,为一年甚至更短,但是都忌讳子女寻欢作乐。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