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字在五行中属什么
文化既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其字与字之间的文字具有一定的寓意以及五行吉凶。不同的文字所具有多个及相关的含义以上,所以人们取名也会看其字义的好坏而决定是否使用。关于州字在五行中属什么,起名吉凶如何?下面快点来了解看看吧!
州字在五行中属什么
州字分析
简体字:州 繁体字:州 拼音:zhou 部首:川 部首笔画:3
部外笔画:3 起名吉凶:中 五行:金 简体笔画:6 繁体笔画:6
州字词典解释
“州”字从“川”,从“丶”,“川”指归向大泽大海的水流,如黄河、长江、淮河等;“丶”字音义同“主”,意为“入住”、“进驻”。“川”与“丶”联合起来表示“住到河边”(在河边建筑有城墙抵挡洪水的城市)、“住在水中”(在平地和洼地上建筑有城墙抵挡洪水的城市)。
在远古之时,“住到河边”、“(汛期)住在水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等到一种防止水患的新技术发展起来才能实现——那就是筑城技术。有了城墙的保护,人们才能在原地坚守家园,安全渡过汛期。我国方形城市大量兴起的时代在公元前2600 年至公元前2100 年的龙山文化时代。
中原地区的平粮台古城(筑城时代在公元前2500 年)、四川成都平原的宝墩古城(筑城时间在公元前2500 年)、浙江余杭的良渚古城(筑城年代在公元前2607 年)、山西南部临汾盆地的陶寺早期小城(面积和宝墩古城相当,筑成时间也在公元前2500 年)、陶寺中期大城(面积和良渚古城相当,筑城年代当在公元前2200 年)等都建筑在河流边上,城市用水都从城边的河流引入。
文献记载的三皇五帝都居住在河流边上,甚至连神话中的“天都”也建筑在银河边上。二十八宿南方 的“七星”,又名“天都”。“天都”即“天城”。《晋书·天文上》:“天汉起东(西)方,经尾、箕之间,谓之汉津。……在七星南而没。”
古代城市多建在水流的北岸,“水南为阴。水北为阳”,故我国城市多名“阳城”,如“伏羲都淮阳”。
上面提到的“天都”在银河之北,故也是“阳城”。《路史》:“(伏羲)因水居方而置城邑。”清代张澍稡集补注本《世本》之《氏姓篇》云:“天皇(伏羲)封弟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从这两则引文可以看到:作为“人类始祖”的伏羲女娲(公元前2400 年-公元前2370 年)都在河流边上建城。这种河边(或汛期的水中)居住形式就叫做“州”,城市边的河流和汛期时包围城市的大水则叫做“洲”。
州字含义解析:
州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后作“洲” [islet]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毛本作“洲”。
古地方行政区划名。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prefecture]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说文》。按,即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禹平水土,还为九州。
跨州连郡。--《三国志·诸葛亮传》
南越中数州。--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虚吏白州。--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守州城者。--《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州同(知州的辅佐官);杭州;苏州;柳州;州序(州学,州校);州城(旧时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绕城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district]
州,国也。--《广雅》
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算命www.bmfsm.com)
五党为州。--《周礼·大司徒》。注:“二千五百家。” 晋于是乎作州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虽州里行乎哉。--《论语》。郑注:“万二千五百家为州。” 州十有二师焉。--《书大传》。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 里十为州。又,术十为州。--《管子·度地》
又如:州乡(泛指乡里);州壤(州里,乡里);州巷(乡里)
周代国名 [Zhou state]
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
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