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与个性

时间:2012-03-07 09:32:53     编辑:ky01
20

  新生命降临的时侯 - 做父母长辈的庆祝之余就是着手为自己的孩子取个名字。此刻知道姓名学如此主要,姓名内涵对人生隐藏着深远的意义,给孩子取个好名立刻动手吧!

  (一) 名字反映起名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人的名字有时可以让人看到起名者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高的人起的名字往往生动、含蓄、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由于他们在起名时往往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标记、引用(用典)等,使名字读上去好听、有意思。

  起名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也波及到起名...如从众心理重的人起名、常常赶时尚,起名随大流~其名字易同人雷同~这种现象在文革时期尤为很清楚;名字反映起名者的个人心理,这种心理有时是意识到的、有时则是不能意识的。如谦虚谨慎的人起的名 - 读起来往往含蓄、婉转,骄傲性格的人起出来的名字~则往往使人感到太狂妄、如“超群”、“惊天”、“若仙”等名。

心理愉快与兴奋的人起名,其名字时不时叫起来响亮,崐心理苦闷,抑郁的人起名 - 其名字听起来常常感觉声音低沉。

  (二) 名字产生期望效应

  中华五千年的汉字文化造就了诗、词、曲、对联等独一份的汉文学形式。这些文学形式都是用来言志的。起名说不定受这些文学形式的影响,导致名字中有着浓厚的言志同抒情倾向。

“志”指理想和愿望;“情”指感情同爱好、还行指思想观念与社会风俗。

在各位周围,这类名字处处可见...比方说人们希望富贵,就用富、贵、福、禄、来取名;希望步步高升就用升、擢、举、登来取名;

希望长寿,就用寿、延年、千秋来取名;希望诸事顺利~平安健康,就用吉、安、亨、利、通、康、健、弃疾、去病来取名;

希望女孩子美貌,就用美、艳、娇、嫣,还是用花名,如兰、梅、菊、莲、荷、薇等取名!又如德、中、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表达了对伦理道德的追求;

兴宗、耀先、继祖等名字表达了延续宗族的期望...

  看来 - 一个名字总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有的是自己有了一个大的期望而改名。在我国,这些期望表现有望子成龙、济世安民、智力超群、学识渊博、幸福富足、健康长寿、一帆风顺、优良性格、贤良品质、坚强意志、激励上进、职业兴趣等等。从优势动机理论上看,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一旦反映到了名字上,一般是比较强烈的期望或者是还算要紧的期望。那么,子女出生后,他们的父母就会通过他们的言行去作用自己的子女,而子女们绝大多数会按照他们的父母的愿望行事,这样子女成年后、往往就变成了与名字反映了出的期望相一致的个性特征.

  名字的期望反映在名字的寓意与寄托中!不管这种寓意与寄托是有意的或是无意的、对于名字的主人日后的成长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 这种波及分为二个方面.取名者借助与取名寄托心理有关的行为影响名字的主人;另一方面是借助名字的主人对自己名字的理解以及周围人群对名字意义的理解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如果名字的寓意是正面的的,则给人带来愉快的联想~甚至成为激励人积极进取的动力;反之 - 名字的寓意是没劲的,则给人带来不愉快的联想,有时还成为别人嘲弄的笑柄。由于...的原因名字拥有这种双向的联想效果,并通过别人(或)自己称呼自己的名字得到强化,最终令名字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如自我意识、自信心、自卑感。

名字反映期望最典型的莫过于引起男名女名的区别了。

因孩子出生后一般由他(她)的父母或长辈起名,所以多数名字寄托的是父母或长辈对后代的期望.也有点是本人长大成人后 - 对父母给自己取的名字不够满意,或者遇到一些特殊对待事件,往往改名以证明自己的志向。

另一方面有时是他人。如封建社会皇帝给臣下改名或赐名~或人们自愿给朋友取名。这三种人起名的的期望实现程度按其合理性的大小排列应为:本人起名、父母或长辈起名、他人起名。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