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学之--盖氏起源

时间:2012-04-26 16:16:01     编辑:ky01
20

  姓名学之--盖氏起源

    盖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405位。

    盖姓在历史上来源众多,其主要的一支与吕姓同源,同是炎帝的后代。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吕尚封于齐,史称齐太公,数传至齐文公时,生公子高。公子高裔孙名傒,史称高傒,任齐国正卿,因迎立齐桓公有功,被赐食邑于盖(今山东长清西南),其子孙以封邑为姓,称盖氏。除上述一支外,盖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

    如上古时期有一庐国,庐国有一公族名戢黎,戢黎的后代以国名为姓,称庐氏,后来又简写为盖。又如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的后人中有人以卢蒲氏为姓,后来也简写为单姓盖。东汉光武帝时,有姓闾丘的人奉命改姓盖。北魏时,鲜卑人中莫芦氏、吐伏盖氏,也都改姓盖。在盖姓人聚居的范阳一带,生活着一些姓雷的人,因为族小势弱,后来也因自己的姓氏读音与“盖”相近而冒姓盖。

    首座个起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 齐国公族大夫王欢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古今姓氏书辨证》云:“齐大夫食采于盖, 其裔孙以邑为氏。” 《词源》云:“战国齐盖{ge}邑, 汉置盖县,属泰山郡。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北。”春秋时期,齐国有公族大夫王欢受封于盖邑(今山东沂水),又作暐邑。他的后代子孙以封邑名为氏,称为盖氏。

    第二个起源:出自楼氏复姓所改。据《魏书》的记载,又有盖楼氏复姓改为单姓盖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楼姓之后有因避仇而改为盖姓者。

    第三个渊源:源于各少数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魏书"官氏志》云:“卢水胡有盖氏、盖楼氏改为盖氏”。东汉末年及南北朝时期,在我国的北方,又出现两支盖氏。卢水胡人中的西羌族复姓盖拉氏,又有鲜卑族复姓盖楼氏,后均改汉字单姓盖氏,盖氏族人中有原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血统。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结论:盖姓出自姜姓,起源山东。神农氏炎帝为盖姓的齐天鼻祖;武成王姜太公为盖姓的血缘始祖;齐国盖大夫王欢为盖姓的得姓始祖。关于盖的读音:1.盖(Gě) 盖姓郡望:渔阳郡(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等盖姓名人:盖延:东汉虎牙将军。盖文达、盖文懿唐朝的两位学者,研究儒学,当时称为“二盖”。 2.盖(Gài):出自少数民族中有盖(Gài)姓。据《魏书》的记载,卢水胡人中有盖姓。②出自盖(Gài)楼氏复姓所改。据《魏书》的记载,又有盖楼氏复姓改为单姓盖氏。
 
  炎帝世系《万姓统谱》载,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为德王,故称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

   《吕氏春秋·慎势览》载,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炎帝,名石年,约生于公元前三二一六年,其后的世系分衍,据广东南海沙头崔氏族谱记载:

  一 世 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葬于陕西宝鸡天台山,后迁陵于常羊山。一说葬湖南茶陵 。
二世帝临魁,炎帝長子,在位八十年。
三 世 帝承,在位六十年。
四 世帝,在位四十九年。
五世 帝直,在位四十五年。
六 世 帝厘,在位四十八年。
七 世 帝哀,在位四十二年。
八世炎居,在位五十五年失政,黄帝在位。
九 世 节并十 世 戏器,封王。
十 一世祝融,封王。黄帝司徒。卒葬衡山。
十 二 世 术器,封王。
十 三 世 勾龙,封王。
十 四 世 垂,封王。
十 五 世 尧 , 称帝。
十 六 世 共工,封王,辅大禹治水有功,封邑于吕城,后人以“吕”为氏。
十 七 世 伯夷,著名賢人,佐帝掌四嶽,佐大禹治水,受封呂侯。姜太公呂尚,即其後。
十 八 世 若木
十 九 世 费昌
二 十 世 房
二十一世 仁
二十二世 天英
二十三世珖
二十四世 敏
二十五世 豹
二十六世 谦
二十七世 澄
二十八世 晔
二十九世 宇
三 十 世 清
三十一世 宝
三十二世 宽
三十三世兴
三十四世 明
三十五世 车
三十六世 能
三十七世 宏
三十八世 瑞
三十九世 倚
四 十 世 拜
四十一世 世长
四十二世 恭
四十三世 祥若
四十四世 范
四十五世 萚
四十六世 安世
四十七世 ***
四十八世 绍良
四十九世 庵
五 十 世 卿
五十一世 樛
五十二世 彦
五十三世 筠生
五十四世 尚

  姜太公,助武王伐纣,封于齐,称齐太公。

  《资治通鉴》载,唐开元十九年,置先师太公庙。春秋二仲上戊日释奠,用张良配享,牲用太牢,轩悬之乐,八佾之舞。出师将发日,皆引辞。京兆功曹卢若虚录太公之后,姜氏、吕氏、尚氏、齐氏、高氏、卢氏、柴氏、庆氏、国氏、纪氏、绍氏、礼氏、贺氏、指氏、掌氏、历氏、牵氏、晏氏、望氏、献氏、易氏、章氏、谢氏、丁氏、申氏、营氏、浦氏、莱氏、许氏、盖氏、雍门氏、东门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牙氏、子功氏、□氏、公旗氏、公牛氏、卢满氏、祭公氏、闾公氏、仲长氏、章仇氏等四十八姓,刻石为记。

  礼部员外郎崔宗之制铭,立于庙门。天宝中,太学中太学生张絅上书:请于太公庙置武监。国子监相对,教习胄子。春秋释奠于先师太公,一如国学文宣王庙。据上可证盖氏源于姜太公,出自姜姓,上溯炎帝神农。

  《姓苑》载,盖氏望出渔阳、洛阳。《沂水县志》载,战国盖邑,在今沂水县境西北。沂水为盖氏发祥地。历史望族居渔阳、安阳、洛阳、汝南、敦煌。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