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学之--涂氏起源
姓名学之--涂氏起源
塗姓[读音 1]是中文姓氏之一,在明朝《百家姓续编》中排第464位。根据 公安部证明身份 数据库,2008年涂姓人口约85万,列全部汉族姓氏的第153位!
凃姓是以河流名为姓氏!古代该河常结冰因而有凃水说(江苏南京市区内的长江支流滁河)、唐朝时改为滁水,现在则名为滁河。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的记载:凃氏为洪州人(即豫章郡,今江西九江一带),以冰字首凃为姓。
涂姓源出有三:
1、系出涂山氏,起源于夏朝。后省文去山字为涂姓.至春秋时晋国,有新吴侯涂钦、渡江南 - 主豫州 - 其后繁衍。故涂钦作为 东南部涂姓之祖,见《姓氏族谱笺释》...
2、起源于东汉以前,以水名为姓。古有涂水,即今滁河,在安徽东部、发源于滁县,流经江苏久合县入长江。
古洪州人居涂水(一说在江西)岸边者、以水名命姓、遂有涂姓.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通志.氏族略》...
3、远古时,尧、舜时,颛顼后裔皋陶氏的一支在山东一带繁衍~他们叫涂山氏,是涂氏的根源所在。
涂姓迁徙分布:
历史上也有史家提出,涂氏不是源于江南,同涂河无关,而是从中原搬迁过来的!指出:“系出涂山氏。晋新吴侯涂钦渡江南至豫,为东南涂氏之祖...”(见《姓氏族谱笺释》)着儿指的“涂山氏”,很说不定是上古时期一个诸侯的名号、从《史记帝王世纪》中记载,夏禹曾娶涂山氏之女为妻一说,也可看出是一名号、而非真实姓名。有关当时涂山氏的所居之地~楞来众说不一...《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现为今安徽蚌埠市西淮河东岸。《越绝书记地传》:“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原直在今浙江绍兴西北。以《清一统志》所指,当是今安徽一说。着一说,被后人广为采信。如按“涂山氏”一说,涂氏的姓源就要追溯到三千多年之前的大禹之时...着样、那涂氏也是 一个源渊流长的姓氏了。只可惜缺少更为详细的史料记载。
涂姓源自涂山氏,而涂山氏的活动地区主要在今安徽蚌埠西部一带,如前所述~该地即为涂姓的主要发源地!
历夏、商、周三朝,涂姓在史书中难觅,西汉时,仅有涂挥见诸史册、自此以后至宋 - 涂姓又归于沉寂。
据《郡望百家姓》同《姓氏考略》所载,涂姓郡望有二,一为南昌县,一为豫章郡.其实二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表明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涂姓曾长期兴盛于今江西南昌一带。
想起来真是~五代十国时,南唐有名人涂廙、时南昌隶属南唐,由于诸侯国林立,大规模外迁他乡似不太可能。北宋灭南唐后 - 是...造成的仕宦、谋生等原因、一点点散布于江南邻近各省,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均有涂姓人入居...
在并且在北方各省也渐有涂姓人散居.南宋末年~率部在江西抗元~景炎二年(1275年)~元军元帅李恒突袭大本营,文仓惶迎战失利 - 所率宋兵遗散殆尽,妻子幕僚都被元军俘虏~兵火所至,江西涂姓几遭灭顶、向邻省亡命者甚多。
当社会稳定后,还有不少涂姓人回迁故籍。明初,洪武进士涂钦(不是东晋的新吴侯涂钦)的四世孙文坚,由乡进士任绥安教谕,遂居家于建邑。
其三世孙惠保,迁宁邑官家边。明清以后 - 涂姓分布更广~北达辽吉~南及两广,西南至云贵,东入闽台,均有涂姓人居家生活的身影。
如今之涂姓,以广东、江西、湖北三省为多~此三省之涂姓约占全国汉族涂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今辽宁、四川、安徽等省同样多涂姓。
不瞒你说~其中如辽宁铁岭、四川成都、重庆、湖南长沙、湖北武汉、荆州、孝感、安徽淮南、河北蔚县、沧州、河南唐河、孟津还有天津武清、山东东平、山西太原、广东翁源、云南陇川、石屏等地,都有涂姓人分布。
这事儿说来话长, 涂姓是当今 姓氏排行第143位的姓氏。1990年 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看得出来~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人口占91.96% - 涂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 0.84%,即近110万人。
1、江西地区涂姓
涂钦的后人,在豫章繁衍昌盛,格外自南唐涂廙接下来,成为了豫章的望族。
涂廙,字希远,号煦斋。钦公第十八世孙...南唐升元(公元973年)年间人~任南昌县尉,撰补豫章记。
他是涂姓在南昌的始祖!他的子孙后代,分布在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奉新县跟丰城市一带的各乡镇,变成涂姓人口密聚的地区!
至今,南昌县的一切乡镇,都有涂姓人聚居的自然村,有的一个乡镇涂姓聚居的有多达五、六个村...据清光绪年间《南昌县志》记载:南昌县有涂姓家族居住的自然村达101个(还不有:瓦子巷、赤巷、花港、桃花塘、朱古巷、涂鲍坊、涂城港、涂城、涂阜等九处);
新建县有涂姓集居的乡、镇11个,自然村23个;丰城市有涂姓聚居的乡、镇15个~自然村39个。高安县有涂姓自然村42 个;
奉新县有涂村集居的场镇12个,自然村70个。从而涂姓成为了南昌的望族。
江西涂姓聚居的村庄在全省不少县(市)都有分布,据已知的,江西的下列各县(市)都有涂姓人口聚居的自然村:新建、进贤、安义、奉新、丰城(市)、靖安、高安(市)、宜丰、清江、万载、分宜、上高、永修、都昌、瑞昌(市)、九江、修水、贵溪、弋阳、广丰、余干、抚州(市)、临川、宜黄、金溪、东乡、黎川、崇仁、上饶、泰同、南康、安远、兴国、峡江、新余(市)、铜鼓、萍乡(市)、万年、永丰、乐安、赣州(市)、全南、大余、信丰、于都、瑞金(市)等。
其实吧、 南昌~成为涂姓的望族聚居地之一、为了彼此的联系、交流 - 清代同治四年~由南昌人涂鼎提议在南昌市建有一座公祠 - 名:“涂氏宗祠”、是为南昌涂氏的“总祠”,坐落在现今南昌市西湖区辖内之西上谕亭街、占地面积约300~500平方米,设有专人管理.
想起来真是,着座祠堂,解放以后改为街办加工厂(加工邮寄件的小木箱)。 后,工厂停办,改作民居。进入廿一世纪,公祠被拆,改建为商品楼房,也就是着时候“群英宾馆”的位置。 南昌“涂氏宗祠”的最后一任管理人员是一位姓涂的年长女性、 后不知去向! 宗祠原存有涂氏谱牒, 历经无数次的zhengzhi 运动,那些珍贵的谱牒说不定已荡然无存。
大家可能不知道, 黎川涂姓
黎川~在江西省东南部~邻近福建邵武!着个县涂姓的人口较多 - 据县志介绍~该县清代有一百二十五姓,其中著姓为涂、邓、黄、刘等十五姓;民国时期全县一百四十四姓,其中著姓为涂、鲁、杨、黄等廿一姓;建国后客籍人大量迁入,全县二百七十五姓,其中著姓仍为黄、李、涂、邓等。
说真的, 新建涂姓
目前,涂姓人口聚居在一地的最大自然村当属江西省新建县联圩乡的“横江涂家”...着个村,除迁徙各地的一万四千余人以外 - 目前仍有1700多户,6000余人~在当地以农渔为生!堪称 涂姓的“天下首座村”。
横江涂家是明代从江西宜黄县分支而来,是允公的后裔。
进贤涂姓
进贤县涂姓在进贤定居的时间、有的宗谱记载:在晋代等于有道光公居住在进贤 - 但无具体记述。有的宗谱记载,进贤涂姓宗族是宋朝中期由南昌县迁入,但也无具体记述。眼下涂姓有13个多乡镇,25个村委会1305户,11000人聚居在进贤县境内!
大家可能不知道, 宜黄涂姓
据介绍 - 钦公二十世允公~为兑公的次子 - 名大郎,字唯一。福建、广东涂姓称其为大一公、是宜黄的开基始祖(一世祖)。仕唐,授将仕郎、任武昌尉~升朝泰郎~任江州通判~后封九真大夫...因避黄巢之乱、自南丰复转宜黄岱贤乡八都之苍源。娶赵氏,生子汉。
二十一世汉公,仕唐,授谏议大夫,娶陈氏,生二子:保、俊;二十二世保公 - 娶陈氏、唐氏,生四子:透、华、贵、贤;
二十三世贵公,字人贵,宋景德封朝列大夫 - 娶陈氏~生九子:宏、简、文、让、节、亨、戬、彬、丕!九子全都任知州,女妙玉~适抚州饶知州~世传九子十知州.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 奉新涂姓
据奉新县涂姓宗谱记载,涂姓奉为“江南一世祖”的涂 钦 - 晚年曾留居在奉新冯川镇、其后裔遂在奉新番衍生息,枝繁叶茂。当前除早年已分迁省内外各地范围外,现境内尚有涂姓聚居的自然村60多处~人口一万余,是江西涂姓人口聚居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奉新涂姓宗亲团结友爱、荣辱与共,他们在机构 的支持下~正在筹建“涂氏纪念堂”,并拟在县中心广场塑造涂 钦像一尊,供世人瞻仰。
万载涂姓
九世祖文师公(七公)之孙、十一世祖曙公由奉新始迁高安瑞州,二十五世祖、景先公之子二郎公由高安始迁上高礼溪。
三十四世祖、二郎公之孙念十公裔孙道可公由上高始迁万载官庄涂家充,后辈子孙转迁于万载康乐镇里泉村、三兴镇闹坪村、鹅丰乡杉树亭、...
四十二世祖、二郎公之孙念六公裔孙诚厚公迁万载东岭,其后裔则由东岭迁徙于高城乡里山村上坊土统、复胜村西坑组、宜春市顶山兔子岭。
四十二世祖、念九公裔孙成英公,字恩成 - 始迁禾埠涂家台、也就是说今高城乡奇丰村邓家屋...
定居后,支派蕃衍、人丁兴旺,念六房与念十房子孙二支于清康熙年合修宗谱,2006年、再次修谱!
此刻~万载一支人口达二百,虽分散数处,然亲族淳厚~同宗和睦,全族团结、贤人辈出!
全南涂姓
五十一世涂荣公是全南县涂屋月光围的开基始祖!涂荣是五十世友贤的儿子 - 娶王氏生五子:日胜、日能、日康、日泰、日銮.荣公约在明弘治年间(公元1498 年)由宜黄玉舍迁全南涂屋月光围,至今已有五百零八年,繁衍子孙已有二十代...其后裔分布在江西全南、南康、大余、广东始兴与 等处。现有人口近千人。荣公夫妇合葬墓在全南下涂宅后壬山丙向。
2、安徽地区涂姓
涂姓在安徽地区,除合肥、凤阳两地外面,在寿县、六安、桐城、霍邱、潜山、金寨、五河、无为等县(市)均有分布。而寿、六、桐、霍等地的涂姓是宋朝淳化年间(公元990年)由江西分迁而来。寿县隐贤镇涂姓宗谱(南昌堂)更明文记载:“明初由凤鸣公从江西永修县涂家埠迁寿县.”
要我说啊, 3、福建地区涂姓
福建地区涂姓以长汀为发祥地。唐末,涂氏入闽,留居汀州宁化,再迁长汀.南宋武宗丁未年(公元1302年),六郎公(字鼎一)偕三子臻游寓于长汀福寿坊(汀洲镇东门街),后臻公遂定居长汀。是为长汀一世祖。六郎公为江西宜黄县大一公的后裔。
长汀县西南有一涂坊镇...人口2.9万,行政村十五个,涂姓人居多。解放军将领涂则生、涂通今都是涂坊镇人。
一个乡镇出了两位将军,是涂坊镇的骄傲,也是涂姓后裔的榜样。
另有一位名叫光桂的,又由福建迁浙江处州(处州原在浙江括苍县,也就是目前的丽水市)龙泉门乡大南山定居。
漳州涂姓
漳州涂姓历史悠久,入漳来源较多 - 多从江西、河南迁徙而来。聚居地主要有诏安县、漳浦县、东山县、市区、龙海市.据史记载 ,最早的是唐初跟随陈政、陈元光“开漳”的府兵校尉涂本顺、涂光彦 - 但其后裔没有族谱记载世系。唐以来历代都有涂姓入漳,宋、明时,漳州涂姓繁衍发展 - 散见于各地府志、族谱中。新 成立以来~也有从长汀、大田、莆田、晋江、永春、惠安、德化、闽清、宁德等迁入漳居住。 府口崇安涂姓
涂正胜四世孙名崇安(一说系涂追虑之子),据传约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科第后 - 被选任漳州学官,居府口(今芗城区 路~府口的芳华横路尚有传统古民居涂厝)。崇安派系在龙溪繁衍演化,分为二支传衍。府口崇安派系涂纯齐支派:涂屯齐系涂崇安十三世孙。至明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移居蓬坑(地点不详)。
传二世分派于漳,院前还有漳浦盘陀。其后裔各有科甲;府口崇安派系涂佛孙支派:涂佛孙系涂崇安十四世孙,生三子(春惠、春英、先化)。
至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间从漳州到漳浦默林(石榴镇梅东村、梅西村),见默林胜景以及文王教化之地,因而聚居于此。
漳浦赤土涂姓
赤土乡下宫村的顶涂、下涂、田仔坪三社都涂姓聚居地 - 发祥于顶涂。据说祖先源自莆田江口,几时开基不详,当约在明清.
这事儿说来话长~ 4、河南地区涂姓
涂姓在河南主要分布在豫东项城、沈丘跟豫西孟津、唐河地区。豫东着一支据传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由仲官公从湖北孝感迁来。迁河南后他们的子孙中有一位名叫显武公的 - 又由河南迁安徽省临泉县...豫西孟津一支~相传于明末清初由垂光公从江西迁入~至于江西何地~还有待查考.垂光公以下至今已传一十四代.
说真的, 唐河县涂姓
河南唐河县(豫南)涂氏~源自江西,先世播迁福建漳洲、于明、清之际传至第九代孝臣公...清初、孝臣公带兵移驻唐河县屯垦,遂落业为家、始开唐河涂族。历三百余年、繁衍生息,分布六十余村 - 当上唐河一带望族.族中分支南阳、方城等县及湖北、湖南各地,但分迁各地情况缺载!
另:河南桐柏县涂姓、祖籍还自江西。河南唐河县2002年重修涂氏宗谱时,与桐柏共修。
孝臣公,生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1年)享年六十岁!
生前任职云南曲靖罗平右路总镇,病故于任上!死后特授骠骑将军,谥号:武毅...夫人余氏 - 生子三,继室陈氏,生子一 - 继室周氏,生子一。
5、湖北地区涂姓
涂姓在湖北地区分布在:崇阳、武穴、黄梅、宣恩、黄冈、新洲、洪湖、仙桃、天门、宜昌、恩施、利川、汉川、江陵、黄陂、蒲圻、孝感、荆门、监利、嘉鱼、潜江等地。元顺帝时有一个名叫务义公的人 - 从南昌县迁湖北监利县仓库垸的地方.元顺帝时,务义公的第三个儿子本任~又从监利县迁崇阳县广南畈。明洪武三年务义公的后人,又因不满时弊而弃官迁蒲圻王佐山。从当前收集到资料记载,务义公,应是从江西迁湖北之始祖。
本任公由南昌迁湖北蒲圻 - 为蒲圻始祖...
光席公由南昌迁宜昌,为宜昌雾渡河区始祖。
其实吧, 另据湖北仙桃谱碟记载:湖北省的仙桃、监利、洪湖、天门、汉川、嘉鱼、江陵等县的涂姓、都是在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70年)从江西迁来。在也迁来的有万富、万福、万朝、万翱、万金、万全、万善、万化等同宗兄弟。
南昌廙公完了,有木熏 公,由江西迁湖北广济陶家垅,为广济始祖;涂木熏 的四世孙家模迁黄梅阮家街为黄梅始祖。
木熏 公生七子:太兴、太成、太填、太原、太敏、太弼、太正,脉分七户、后嗣江南江北转迁无常,至家谟公、复由江西新城(今黎川)迁黄梅蔡山、大湾塘,为黄梅盛三户始祖。
隆公由南昌迁湖北黄陂,复迁孝感、为孝感始祖。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的涂氏家族,据涂忠甫考证,他们是于清乾隆年间从南昌迁来 - 始迁祖为光席公与光乘公!
现今已发脉十代以上,人丁兴旺。鄂西利川市的团堡镇涂氏家族 - 是清乾隆年间从江西永修县迁湖南 - 再迁湖北恩施还有利川市.
利川的始祖是涂启虎公,已传十代。
6、湖南地区涂姓
涂姓在湖南,除长沙市外 - 主要分布在益阳、桃江、沅江、汉寿、南县、安化、常德、张家界、岳阳、衡阳、道县等县!湖南为江西之近邻,江西人除涂姓除了~其它姓氏迁湘者甚多。湖南涂姓究竟谁是首座位迁徙者已无从查考...但桃江南昌堂涂氏族谱记述甚详、他们的祖籍在南昌...明代嘉靖三年(公元1522年)林鸾公的父亲琼瑶公由江西南昌县钱树官村迁南京团啼桥,公元1566年,由林鸾公携弟三人由南京迁湖南益阳县八里大华村~后又由益阳迁桃江县、是为桃江始祖。道县有两个涂姓自然村,他们的宗谱记载是:“明代中期由赣迁湘”。
想起来真是, 7、广东地区涂姓
涂姓在广东分布在饶平、梅县、大埔、平远、蕉岭、普宁、阳山、揭东、河源、惠州、龙川、曲江、乳源、陆丰等地。而广东之涂姓是元顺帝至正廿七年(公元 1367年),十八郎公与其弟四十八郎公避乱,从福建长汀丹溪涂坊迁广东海阳县(今潮安县)青溪村。十八郎公生二子:德神、德光.德光生三子~其长子四十郎公迁大埔,是为大埔涂姓始祖,其后裔再分迁广东及海外各地...
8、四川、重庆地区涂姓
涂姓在四川、重庆地区,除重庆市之外主要在云阳、梁平、德阳等地。云阳涂氏族谱记载:清朝乾隆廿二年,有名叫开盛公的,由湖北蒲圻举家迁云阳,是为云阳涂姓之始祖。
四川梁平县涂氏有三支:明初涂均章由江西南昌旅蜀~遇世乱而未返,定居云龙镇夏家观上渡口院发派.
至清顺治初年,由第七世祖涂应展迁垫江晓兴乡发支派;清顺治十三年涂应星由湖南耒阳迁蜀~其后裔定居梁平城东门发派;
康熙三十八年涂玉行由江西崇义县入川~落业谢家湾~其后代定居七桥镇古居寨发派。
9、云南地区涂姓
据《云南通志》记载:明朝以武功定天下后、于洪武十四年设置云南指挥司,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等籍士兵留守,其中江西籍涂姓人员便携带家小定居云南...
云南石屏县涂姓家族,是着批留滇赣籍涂姓人的后裔.据石屏《涂氏族谱》记载:石屏涂姓一世祖涂真!
涂真原名真奉,江西丰城人,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 1398年)曾任北平学府教授...涂真生三子(源、渊、澄)已传二十代。
其堂号为“禹公堂。”
10、贵州地区涂姓
贵州地区涂姓聚居地暂不详,但已知贵州印江县涂姓人口居全县首座位(1984年人口统计为1432人)...印江涂姓始祖为涂廷侍,于明代万历年间迁贵州~曾任四川成都府通判,维摩洲知州。目前已传十五代.
11、河北地区涂姓
目前已知河北秦皇岛还有蔚县均有涂姓聚居的村落。
秦皇岛市原名林榆县,该县有涂姓自然村名之为“涂家庄”~具体人数、户数不详。
该村有一位涂开荣老先生~于民国初年举家迁东北,先后在沈阳、佳木斯等地居住,收尾定居于哈尔滨市,其后裔现在已在哈市经营企业、并颇具规模。
河北蔚县涂氏家族,居住在“寇家庄”,据该村涂桂英(女)介绍,他(她)们涂姓是清初由江西南昌迁来 - 至今已有210年、始祖名叫涂胜,于清乾隆年间举家由南昌迁蔚县寇家庄定居.
涂桂英曾任北京市大钟寺博物馆馆长 - 已离休。1983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2、浙江地区涂姓
温州涂姓
州涂姓宗族多集中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海城镇(原梅头镇),分上涂涂氏大宗、石坦涂氏大宗、屿门涂氏大宗...三族涂姓为福建赤岸第九世、南昌第二十二世、豫章第四十八世志畦公之后裔!石坦始祖嗣纪公系福建第九世志畦公之长子,于明洪武(公元1370年)自福建江右迁居梅头石坦立宗;上涂始祖汝宙公、屿门始祖汝忠公系赤岸第十一世~即志畦公之次子嗣翰公、三子嗣光公之子~于明永乐(公元1424年)自福建赤岸迁居梅头上涂、屿门 - 分立宗祠.
镇内上涂村、屿门村、石坦村三族涂姓,同源一脉、团结至亲、互敬互爱。现在上涂村涂姓人口3149人,634户;
屿门村涂姓人口3200人~728户;石坦村涂姓人口4500人,900户。三族涂姓共计人口10849人,2262户,占全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海城涂氏子孙衍长人丰,其中有军政界人士、企业家、农业家、教师、医师、律师跟目前读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等等,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 各代子孙精英辈出~人才济济!
要我说啊, 13、 地区涂姓
的涂氏族人、大都来自 广东...现散居在 各地 - 而以嘉义、台南、彰化等 县为最多.在 是乔为第六十五位的大姓。涂氏从广东迁台与其他姓氏的不同之处是聚族而来 - 不是单独徙迁,清康熙年间,朱一贵在 率众起义时、有广东义民徐延澡、涂定思、徐华煊、徐定伟等人聚族东渡 - 落藉居于 下淡水港,成为 的涂姓先祖。
14、东南亚地区涂姓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福建漳州涂姓迁徙东南亚各国甚多、尤其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现居住在马来西亚之槟城及美里坡的涂姓人口达上万人。其中较有名望的有美里坡二十五世涂仕光,二十三世涂跃吕、涂保权,槟城二十三世涂瑞隆兄弟,二十一世涂忠兴兄弟,涂乳荣兄弟、涂火溪兄弟,涂九八等.
- 上一篇:姓名学之--段干氏起源
- 下一篇:姓名学之--司寇氏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