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学之--聂氏起源

时间:2012-04-25 17:46:16     编辑:ky01
20

  姓名学之--聂氏起源

  姓氏起源
 
  关于聂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以封地命名。春秋时期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一说是河北省清丰县北)。为齐国的附庸,成为聂国。他的后代以原封地"聂"作为姓氏。

    据《元和姓纂》记载:聂氏出自姬姓,春秋时期的卫大夫采食于聂,因而有了这个姓氏。据考证,古代的卫国在今天的河南省濮阳,没有聂城,只有乜城。《元和姓纂》的聂城应为乜城之误。

    古代的时候有地名聂北,春秋的时候属于邢国(今天的山东省境内),邢国灭亡后,居住在那个地方的人就以地名为姓,称为聂氏。

  一、姓氏源流

    聂(Niè 聂)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春秋时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西,一说河南清丰县北)为齐国附庸,称聂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2、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卫大夫(一说楚国大夫)食采于聂(今河南省濮阳),子孙以地为氏(据袁义达与杜若甫的《 姓氏大辞典》所载,卫大夫采邑地为今山东聊城,而楚有摄叔,而无聂叔,袁、杜二人认为古籍有误)。

    3、古有地名聂北,春秋时属邢国(今山东省茌平西),亡后属齐,居者以地为氏。

    4、出自他族有聂姓或改聂姓:

    宋时犹太人入 ,在元、明时采用汉姓,其中有聂姓。

    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
  今满、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姜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齐太公,号太公望,又号太师尚父。是周初著名的zhengzhi 家、军事家。垂钓渭水河边,被文王礼聘为相。后佐武王伐纣,居功至伟,是周朝首座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下传至齐丁公时,丁公封其支庶于聂,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聂姓。他们尊姜尚为聂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聂氏的望族居住在河东(今天的山西夏县北)。

  堂号
  悯农堂:唐代进士聂夷中,很同情农民,写有《悯农诗》(二月卖新丝,五月舂新谷。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脍炙人口。

  历史名人

    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因为避免仇家的***,与母亲和姐姐一起逃奔到齐国,隐居在屠夫的行业中。那个时候朝廷中的权贵争斗得很厉害,严遂和侠累就是因为争夺权势结成仇家。严遂的儿子于是就到齐国去求聂政替他报家仇,杀侠累。聂政不同意。过了很久,他的母亲死后,他才行侠丈义,杀了侠累,然后自杀身亡。聂政的姐姐为了给他兄弟扬名,就哭其尸体于韩市,死于尸体旁边。当时这个悲壮的事情,震惊了韩、晋、楚、赵诸国。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武童出身。初从袁甲三压制 捻军。清同治元年改为隶淮军,跟从刘铭传在江浙、闽、皖一带压制 太平军和捻军。同治七年被提升为提都。光绪十年中法**期间,率领将士渡海守卫** 基隆,屡挫法军。光绪十七年调统鲈台的淮、练诸军,曾派兵压制 热河朝阳金丹教起义。第二年被授为太原镇总兵。光绪二十年六月,中日甲午**时期,随叶志超赴朝鲜。七月,日军挑起战火后,与日军激战,后来退居平壤。十月奉命扼守辽东大高岭,收复连山关,击毙日将富刚三造,被提升为直隶提都。甲午**后回国。光绪二十六年在直隶压制 义和团。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后率军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7月9日在八里台战斗中牺牲。著有《东征日记》等。

    聂尔:云南玉溪人。现代作曲家。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子义云南玉溪人。1933年加入 *** ,1935年在***海滨游泳的时候不幸溺水身亡。逝世的时候只有23岁。创作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多首。其中的《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 人民zhengzhi 协商会议首座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1978年经集体填新词后,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座次会议于同年3月5日通过,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川省江津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 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加入 *** 。1922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以后任黄埔军校zhengzhi 部秘书兼zhengzhi 教官,** 广东军委区委特派员, 湖北省委军委书记。1927年任** 前敌军委书记。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参加领导广州起义。土地*****时期,任** 广东省委军委书记, 工农红军总zhengzhi 部副主任,红一军团zhengzhi 委员, 红军先遣队zhengzhi 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zhengzhi 委员、晋察翼军区司令员兼zhengzhi 委员,** 晋察冀分局书记。解放**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 华北局第二书记, 人民***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平津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北京市市长,人民***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国务地 副总理兼 科学小组长、 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委主任、** 军委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 第七届 委员,第八届 zhengzhi 局委员,第九、十届 委员,第十一、十二届 zhengzhi 局委员。1992年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