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称谓的文化

时间:2012-04-01 15:02:40     编辑:ky01
20

  亲属的含义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想一想:1.亲属是人跟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固定的身份同称谓;2.亲属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产生;

3.亲属与家属、家庭成员的区别:家庭成员是指相互负有扶养义务的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主要指夫妻、父母子女,有时也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外子女、外孙子女及兄弟姊妹等。

?(1)泛称:远祖、先祖、先辈、长辈、家长、大人、太太、爷儿们、娘们儿、后嗣、后裔、子孙、家眷、老小、亲小、家小、亲亲、亲戚、亲家等。?大家称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为先祖,自称为炎黄子孙...炎黄子孙是 人的名词,也可能说是 人共有的“姓名”。先辈是先于我们的每一个的人么?必须是 - 但好像又不是.谁会称令你不光彩的人为先辈呢?!实 际上 - 他是指那些已经过世了并且没问题效仿的人。于是有了特指的名词“先辈”。娘们儿~也称“娘儿们”。是口语中长辈妇女跟晚辈女性的合称。有时泛指已婚女人.旧时~女人有时也如此自称!更多的是男人称女人 - 多少带点轻蔑的口吻。眼下的称谓与过去已 有了很大的改变 - 在城市中由于受文化的冲击,已很少有这种称呼、而在某些农村,男人有时亲切地称自己的女人为“我的娘们”,是一种习俗的叫法...

亲戚 - 也是内外亲属。《左传》载:“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为 六亲;

你猜怎么着?!《史记》、中以“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为六亲。汉语成语中有“亲如手足”与“亲痛仇快”;

俗语中有“六亲不认”,是说某人没有人情味 。“走门串亲”,是许多 人节假日的主要活动之一。 亲戚,对于国人有特别的意义, 人是尤其注重亲戚关系的。

 ?(2)长辈:辈分大的人。有曾祖、曾祖母;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父亲(爸、爹)、母亲( 妈、娘)、干爸、干妈、义父、义母、家严、令尊、乃翁、先考、令堂、慈母、令慈、考妣 、堂上、膝下、后娘(后妈)、大爷、世伯、年伯、师伯、表叔、恩叔、盟叔、世叔、婶母、舅父、姨母、姨父、姑姑、姑父、公公、婆婆、岳父、泰山、丈人、岳母、丈母娘……等许 许多多的称谓。

母亲、妈妈、是极为特殊、极富魅力、极能引发动人的情感称谓。母亲、妈妈~又成为祖国的代名词;黄河、长江 - 被称为“母亲的河”!

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赞美母亲、妈妈啊 诗歌 ,最着名的其中有一首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是与爱、慈祥、养育、哺育联在一起的 - 和生命联在一起的。

婴儿最早的发音是“妈——”;“母”的象形字从女 ~其中有两点像人乳形。

母爱是世界上最厚重的爱。“干妈”,让人叫起来很亲切。干妈对干儿子、干女儿的确都很好、于喜爱,以就结为干亲。

后妈(后娘)。她已经作为“狠毒”、“冷酷”的代名词,总是跟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常说:“这孩子像是后娘养的!”其意就是对孩子不好!于是民间生出许多关于“后娘”的故事,使一些孩子对继产生偏见、引发不友好的开端。

不瞒你说,外婆(姥姥)哄孩子睡觉的歌谣有:“摇哇摇、摇到外婆桥……”、“拉大锯 - 扯大锯,姥姥家 - 唱大戏……”、“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吃了就走……”可是怎么还会有“狼外婆”的故 事~ 显然那外婆是假冒的...

真外婆是很疼外孙的。“外婆”带着“外”字~还有“外人”的意思 - 与自己的嫡孙是有区别的~这种观点在农村还挺深的...

?泰山跟岳父联在一起,并成了岳父的别称!算得上 的特别文化。说真的~这个“泰山” 不如说为“靠山”...

人是很会套亲戚的 - 于是有了世伯、年伯、师伯,有了世叔、恩叔 、盟叔...?还有一个“大爷”...

大爷(dà ye),即伯爷。设若换个发音——大爷(dà yé) - 便不是 伯父了、而是好逸恶劳、傲慢任性的男人的代名词。

有话说:“你装啥大爷(y?)呀!”

  ?!(3)同辈:就是辈分相同。同辈的称谓有:丈夫、妻子、嫡、妾、娣姒、情人、哥哥、兄长、弟弟、昆仲、姐姐、妹妹、阿妹、嫂子、弟妇、妯娌、姑爷、连襟、夫婿……等等!  丈夫~是对妻子而言的!他有那么多别称:夫婿、官人、当家的、夫君、孩子他爹、汉子、 良人、男人、男的、女婿、他爹、外子、先生、老公、相公、爷儿们、拙夫等!有含蓄的,有直露的,有雅的~有俗的,有方言的,有书面语的。“丈夫”是属于妻子的,由于此刻受 港台文化的影响~从我国南方城市开始已一点点把自己的丈夫称为“先生”,这当然是对外的称呼。

男人也自称“丈夫”,无论如何结婚前还是结婚后。不过自称时,往往在前加上个“大”字~叫做“大丈夫”,可能“男子汉大丈夫”。如果不是因娶妻而作为“丈夫”、便是以称丈夫表 示成年。丈夫有时还有英雄的意思。?古时的“无毒不丈夫”当然还有再说一种意思...?不过“男”字是由“田”和“力”组成的、男人得在田地里卖力气——古时候,男人的主要事情是在田里干活(当然在农区~或者说是神农氏炎帝发明了农业以后)。现今不一定在田里 干活了,但总之是要干活的。即使在单位上班,回家以后也得干点家务.这样的男人被称

  为模范丈夫跟爱妻模范!?!妻子的别称也很多:爱人、夫人、太太、媳妇、大姐姐、姐、大嫂、娘子、荆人、拙荆、贱荆、贱内、中馈、糟糠、内助、贤内助、内掌柜、内当家、山妻、婆姨、堂客、老婆、老伴 、家里的、家主婆、孩子他妈……等。

?旧时,有的丈夫叫妻子为“大姐”、“姐姐”、“大嫂”...

不知是昵称~还是戏称,说不定兼而有之,还是由于旧时兴“小女婿”,妻子的确比丈夫大几岁,也未可知。

?!“孩子他妈”是很直白明了的。“家里的”~是什么东西?人,还是物?家里的东西多了。

还有称 “屋里的”,同“家里的”差不多。即使不是“物”,也是带有附属性的!

显然是旧时称谓 ~不过现今也有人用。?兄弟,即哥哥与弟弟。古时,男女通用、兄弟便也兼姊妹。在社会中,非血缘关系的同辈男人,也经常称兄道弟,以示亲近!

曹植的七步诗也就是喻意兄弟的,流传很广,“煮豆燃豆 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可见古代帝王之间兄弟相残的已不鲜见,可在民间流传的“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 - 则显示了兄弟联盟的一种势力。

?哥们儿,有时用于朋友间,有时用于不相识的人之间。表示亲热、亲近...用于不相识的人之 间、有时是套拉拢、套近乎;

有时则是带有挑衅性的、如:“哥们儿,怎么着?!”这是要打 架。现在的青年意识中的“哥们儿”意识很重,社会上流行的“哥们儿义气” - 有好有坏。

不讲“哥们儿义气”,可能被视为不讲人情~不够仗义,一些青年正是被这种哥们儿之间的义气给害了。

  (4)晚辈:辈分低的人。有儿子、令郎、令子、令嗣、螟蛉、嫡子、庶子、少爷、弱息、犬子 、晚生、小犬、义子、宗子、女儿、干女儿、令爱、小女、义女、儿媳妇、少奶奶、媳妇、 童养媳、姑老爷、女婿、东床、郎婿、娇客、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儿、重孙子、玄孙……等。

?!少爷、老爷的儿子;旧时,尊称别人的儿子也为“少爷”.在旧时大都是有身份人的儿子的 称呼,在我国的港台还有叫少爷的习惯。

?爷爷同孙子是区别辈分跟表现亲属关系的称谓.除此以外,最好是谁都想当“爷爷”、谁都不当“孙子”~谁都不“装孙子”。

要我说啊、“孙子”有时是低三下四的代名词。?从关于亲属间的称谓同它所里面有的社会内容、人生内涵,各位可发现“姓名文化”的不少内容。

而这些“姓名文化”又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紧密相联,说不定前者就是后者的一 个组成部分...

比如有人说:甲某某同乙某某是未出五服的亲戚;大约古时候,臣下触犯封建帝王的王法~而被“灭门九族”等.

这“五服”同“九族”~是可以在民俗学以及社会学中查 到的。

?五服也指九族在...里面的关系!高祖父、高祖母、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母~本身,长子、长子妇、从子、从子妇 - 嫡孙、嫡孙妇、从孙、从孙妇,曾孙、曾孙妇、玄 孙、玄孙妇,合称九族!

?!这时候大家经常听同姓的朋友说:“500年前是一家”...意为:同姓之人,攀拉关系.

既然 是同姓,祖上本是同一宗族,当然是“500年前是一家”了...实际上未必真的是一家。

首座篇 姓名和文化第二章  姓名与称谓?3.年龄称谓跟年龄文化?!

  人出生以后,以生存的年数为年龄。?

  以年龄段划分~人可以分为:婴儿时期、幼儿时期、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同老年。

①婴儿时期(不满一岁的阶段)~称:婴儿、婴孩、小儿、黄口小儿……等.

②幼儿时期(1岁到3岁左右),称:幼儿、幼子、younü 、稚子……等...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 - ③幼年、童年(3岁左右到10岁左右),也称髫(tiáo)年、龆(tiáo)年 - 称:儿童、童子、 童蒙、女童、黄毛丫头、小丫头、小妮子、小娃子、小女娃子、小厮、群小……等.

大家可能不知道、④少年(10岁大概到十五六岁大概) - 称:少男、少女、妮子、丫头、娃子、女娃子、小少爷、小舍人、闺女……等,13至15岁~为“舞勺之年”...

⑤青年(十五六岁到30岁左右),称:后生、郎君、少爷、小舍人、小姐、女郎、小青年、年轻人、青年人!孔子说:15志于学。女孩12岁为“金钗之年”,13岁为“豆莞年华 ”~15岁为“及笄之年”,16岁为“碧玉年华”,20为“桃李年华”、24岁为“花信年华” 。男子20岁为“弱冠”!

说实话、⑥壮年(三四十岁的年纪):30岁为“而立之年”.?⑦中年(四五十岁的年纪):40岁为“不惑之年”,50岁为“知命之年”!?⑧老年,又叫垂年(五六十岁...开外的年纪)~称:父老、老人家、大耋、阿公、老头儿、老儿 、老丈、老朽、老夫、老汉、老者、老大爷、老叟、老翁、老爷子、老爷爷、老爹、老公公、老头子、阿婆、媪、妪、老妪、老太婆、老太太、老大娘、老婆婆、才身、老婆子……等 !60岁为“花甲”、“耳顺之年”。

⑨古稀:70岁为“古稀之年”。古稀为70岁的代称。唐代杜甫有诗:“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说实话,姓名与称谓?4.性别称谓及其时代特征对于不同性别的人,也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专称同别称! ①男人,称:夫、汉子、相公、舍人、小伙子、卿、爷们、丈夫、爷、大爷(dà ye)、大伯、官人、老爷们……等。

②女人,称:妻、阿姨、媪、大姐、闺阁、姑娘、娘们儿、娘子、奴、女流、女士、shaofu 、堂客、小娘子……等。

“夫”为男子专称。于是男子又称:丈夫、大丈夫、男子汉大丈夫;在同时还有:车夫、马夫、船夫、渔夫、农夫、轿夫等。

在文明社会、在公开场合,女人被称为“女士”。古代~未婚的男子称“士”。

有“士大夫 ”之称!近几年来称呼有些复古,“小姐”、“太太”、“先生”、“老板”已不鲜见。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