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姓字辈排行

时间:2016-08-31 14:13:48     编辑:Ky02
20

  “章姓”的得姓始祖是“鄣穆公姜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章邯、章学诚、章乃器、章金莱”。那么关于章姓字辈排行情况您了解吗,下面不妨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章姓字辈排行

章姓字辈排行

  

  章姓

  章(Zhāng)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0位。章姓一般出自于姜姓、妊姓,也因他姓而改姓、因他族而改姓。 章还有一个含义,大家都说是立早章,严格来说应该是音十章,古代十音为一章。

  浙江绍兴章氏字辈:“韅郡黑肩震适昭粉冒赘匡孝伯启子杰骜弟历愍平直宜竦赣弇容成琦开永年谨愠轗施伊华教松樵岩道盖法尚昭达乔亮功熠忠彦季裴端蒙及)修仔钧”。

  浙江平阳章氏字辈:“及修仔钧仁坦文质义诰用晦桌坚……朝德……镇阳维元”。

  浙江乐清章氏字辈:“及修仔钧仁政文贲务显钏宪旻泗高彦辅邦礼应龙傅严自强”。

  浙江新昌章氏字辈:“仁徹文炎佺愈惇援意沖木”。

  江西南昌章氏字辈:“弘邦兴泰译运嗣昌”。

  湖南长沙章氏字辈:“思文凤才祖德百世光昭先泽广锡懋敬方正敦伦允承本立志学象贤万傅远达”。

  江西婺源章氏字辈:“起元光益炽衍庆兆兴祥积善承先训循良德泽长”。(算命www.bmfsm.com)

  安徽枞阳(桐城)章氏字辈:“永祚承先泽良谟启后昆大宗世以盛才学应可成诗礼能崇训恩荣自显名勋猷经纬建道德准绳行基肇千秋业模昭万代型贤豪频见育睿哲特钟生山岳徵灵气江河献宝珍期昌麟凤至际会虎龙逢溢国芳声远安邦郅治隆详光环宇泰普教洽心融”。

  甘肃全城章氏字辈:“景直明昌茂隆高厚裕能泰运旋添仲曾元复秀升显玉敬俊瑞恭亮锦贤成华表真仪杰齐安启顺臣壮丽熙详固嘉宁定会春爱宜臻庆萃盛益致新寅昭继生荣美超乘赐合伸永延徵吉士喜见喻旧登季赏恢英烈宏苞具玫文才猷咸济出应识寿(善)良昆”。注:宋英宗所赐《百代歌》。

  广东合明章氏字辈:“文福庆才受民善良孝乡宗应世守治大道启元光义礼传儒范清廉重典常英贤珠玉聚俊彦桂兰芳廷献辉彝鼎家修镇纪纲词华瑧富丽交泰乐安康平格徵多寿同恭进赞襄勋高恩荫永惠普泽诒长式训崇先学怀薪锡瑞祥裕昆昭奕代懋德冠中邦”。

  湖北洪山章氏字辈:“国士选贤良芳名百世扬传家惟孝友公正立朝纲振笏懿徽远芝城荫德长箕裘期克绍奕叶大光昌”。

  福建浦城章氏字辈:“韅郡黑肩震适昭粉冒赘匡孝伯启子杰骜弟历愍平直宜竦赣弇容城琦开永年谨愠轗施伊华教松樵岩道盖法尚昭达乔亮功熠忠彦季裴端蒙及”。

  章姓一支世系

  姜太公逝世后,其子齐丁公姜伋(吕伋)立。

  姜伋有子二:子齐乙公姜得(吕得)立,袭齐国公爵之位。自此,袭齐爵位皆为齐乙公姜得之后代。子齐穆公姜虎别封于鄣(今山东寿光)、建(今山东沂水)。传至鄣胡公姜祥,鄣国为齐国所并。胡公祥之子姜韅因鄣并于齐,遂立姓,命族去邑以章为氏。其地在东汉时期时称为章城,属无盐县,现属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

  后世有章氏皆源于此,韅公为章氏立姓始祖。

  姜韅之后,经章郡→章黑肩→章震→章适→章昭→章粉冒→章赘→章匡→章孝伯→章启→章子→章杰→章骜→章弟,历各代,传十八世至章愍。

  章愍生三子:长子章邯,初仕秦朝,秦二世时官少府。陈胜起义,秦二世发骊山徒,使章邯为将,先后破周章、陈胜、项梁、魏咎等,进围钜鹿及棘原,为项羽所破,遂降。从项羽入关,立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今陕西兴平),是为雍州始祖。雍州,系古九州之一,其辖地为今陕西、甘肃及青海额济纳之地。汉高祖刘邦灭雍,章邯子孙迁居仇山,因别号章仇氏。次子章平,仕楚为上大夫,领兵守关武宁郡,是为梁州祖。梁州,系古九州之一,东抵华山,南至长江,北为雍州,西界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始置,晋朝因之,隋朝废,唐朝复置。唐兴元初年(公元784年)升为兴元府。故治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幼子章狶,待考。

  章平的先世居河间(今河北沧州河间),后迁洪州。洪州,汉朝豫章郡之地(今淮南、江北之间,属扬州。隋平陈改为县,属洪州),隋朝置洪州,不久废,唐朝复置。五代南唐升为南昌府,宋朝初期复为洪州,后改隆兴府。元朝改府为路。明、清皆为南昌府。今江西省南昌市。

  章平之子章直,仕汉为巴东将军。经章宜、章竦至章赣,官汉御史大夫。章赣之子章弇,别号章仇氏,为剑南节度史。传十四世(章弇→章容成→章琦→章开→章永年→章谨→章慢→章轗→章施→章伊→章华→章教→章松各代)至章樵,仕晋朝,封三秦王。

  章樵有四子:长子章岩,仕晋朝,初为上大夫。领兵收大散关,有功,进秩兵部尚书,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出守泉州。次子章评,仕晋朝,官兵部尚书,居于泉州。三子章展,仕晋朝,官中散大夫,居洪州,亦说居汴州武阳。汴州,春秋时郑地,战国魏都,东魏置梁州,北周改北齐梁州置汴州。五代后梁以此为都,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改为开封府,号东都。后唐复为汴州。后晋复为开封府,号东京。北宋时期相沿。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自上京迁都于燕,称中都,旋改名北京,而以此为南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幼子章长,居洪州。

  章岩,仕晋朝,为兵部尚书,出守泉州。泉州,系南朝陈丰州地。隋朝平陈改名泉州,治所在今福建闽县,即今福州市。挤永嘉初期(公元307~313年)避石勒(公元274~333年,东晋列国时后赵的创建人)之乱,居南安(今福建南安),遂建桑梓。

  章岩之子章道盖,仕北齐广平太守。章道盖之子章法尚,为扬州议曹从事。章法尚之子章昭达,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吴兴区),仕陈授大将军,都督江州诸军,封邵陵郡公(今河南郾城),进位司空,系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之祖。

  章昭达有二子:长子章大宝,袭封邵陵郡公;次子章乔,仕兵部司马。

  章乔有二子:长子章亮功,有子三:章焯、章熠、章煌。传六世(吴兴武康章昭达→章乔→章亮功→章熠→章忠彦→章季裴→章端蒙)至章端蒙。章端蒙生子章及。

  章及,字光被,号鹏芝,唐元和间进士,官康州剌史自南安徙居浦城为浦城,始祖唐太中间卒,墓在浦城仁风里衢溪场东,原籍河南汴梁酸门。元配:梁氏,墓均在登龙里山庄大塘西。配赵氏,生没葬失考,生子三:章友、章容、章修。是为泉州章氏始祖。

  章及自章昭达而后,由吴兴迁豫章,又自豫章徙居建州浦城。建州,州名,州治有三:一在福建,一在辽宁,一在山西。此当指福建今建瓯县。建瓯始建于东汉献帝建安初年(公元196年前后)初名建安县。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升为建安郡,唐高祖武德四年,改为建州。宋吴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置瓯宁县。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升建州为建宁府。元朝时期曾改为建宁路,明朝初期复为建宁府,清沿明制。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合并建安、瓯宁为建瓯县。浦城,县名,属福建省。后汉侯官县地。建安初置汉兴县,三国吴改名吴兴县,唐朝改唐兴县,又改武宁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为浦城,以城临浦而名,明、清时期属建宁府。民国二十三~二十四年(公元1934~1935年),福建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此,今属福建省南平地区。子孙遂家焉。后世以章及为浦城始祖。

  章及有三子:章侑、章杰、章修。

  章修,仕唐朝福州军事判官。章修有子二:长子章仔钧,次子章仔钊。

  章仔钧,唐咸通九年~后晋天福六年(公元868~941年),于唐天祐年间(公元904年)之后任检校太傅,持节高州诸军事、高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西北面行营招讨制置使,封武宁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屯兵浦城守西岩山。至宋朝时期,以玄孙章得象辅相功,追封瑯琊王,谥忠宪。配夫人练氏,讳雋,封渤海郡君,宋朝时期追封越国夫人。

  章仔钧有一十五子、七十二孙,皆显爵于朝。南唐时章仔钧之孙章文谷,以文词中进士首座,状元及第。宋朝事情授录事参军,历工部侍郎,赠太师;玄孙章得象于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任昭文馆大学士、同平章政事,封郇国公;四世孙章惇,宋嘉祐四年己亥进士,累迁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申国公,食邑七千二百户;五世孙章衡,宋仁宗嘉祐丁酉(公元1057年)状元,历左朝议大夫、宝文阁待制、加集贤院学士,知扬、庐、宣、颖等州,上柱国吴兴县开国伯,食邑一千六百户。从此,浦城遂为天下望族,子孙日盛,枝叶繁衍,分处四方。

  浦城章及传至八世孙章孝先(章及→章修→章仔钧→章仁嵩→章士清→章世渥→章得舆→章显之→章璞→章孝先),居温州平阳。温州是春秋时期越国之地,秦朝时期属闽中郡,汉朝初期为东瓯国,后属会稽郡。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分括州置温州,因地在温峤岭南而名。宋废。元置温州路,明清为温州府治。公元1912年废。1949年改为浙江省辖市至今。平阳,县名,属浙江省。晋太康四年置始阳县,后改名横阳县,吴越天宝七年(914)改平阳县。*** 仍为平阳县,现属浙江省温州市。章孝先的后代子孙以章孝先为温州平阳始祖。

  章孝先有三子:长子章伯兴,经章贵一、章华二,至浦城十四世章永一,于宋朝末期商游桐城东乡,见横溪涧山清水秀,遂爰卜居焉。其子孙以章永一为桐城横溪涧章氏始祖。次子章伯选,待考。幼子章伯归,宋嵩宁间任平阳主簿,遂为白沙氏始祖。

  章氏从浦城各祖留传至今。清康熙丁酉会谱所登字辈与江浙各同宗谱牒刊载有不同,是因为章氏后裔播迁,各自为谱,故确定章氏辈分的百代歌词较多。

  章氏横溪涧族传至第十代即“昆”字辈,其章住配吴氏,生三子:章大政、章大禄、章大美;生女一,配王锦华。

  章大禄,娶妻彭氏。彭氏仙逝后与婆母合葬于段基坟(鲢鱼地),故此墓与奉安于剪刀洼之章住墓,皆为章大政、章大禄、章大美三房所公祭。

  章住次子章大禄及其部分后代,离横溪涧村居泉井畈中部。泉井畈,因村以地下泉水为井,村的四周皆田地,故称。**** 时期属桐城县东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泉井畈因村前有大井、中井,村西、村东有小井,故以大井命村为大井村,原属湖东县陈湖区七井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随湖东县更名为枞阳县,行政区划变更,现属陈湖区吴桥乡彭桥大队。1990年代又改属枞阳县周潭镇彭桥村。

  大井村皆为章氏,但分居三支。

  村西与村东章跃坤家属洪山章氏的一支。洪山(山边章)章氏,即现居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的章氏,原属桐城东乡洪山,始祖章天五与横溪涧章氏始祖章永一共仁嵩祖,分别为仁嵩祖的十一世孙与十世孙。

  村中是徙居至此的章大禄支下的章才孝一房。

  村东居章氏横溪涧族的另一支房。

  章才孝,传横溪涧章氏二十四世至章鹏山,有三子一女:长子章福海,以农为业,现住大井村。次子章能全,于1960年8月自安徽省池州师范毕业,分配至安庆五中任教,遂在安庆立业成家。幼子章老全,因工作调动,于1994年8月由枞阳鹞石中学调至安徽安庆市郊区大枫初中任教,全家亦随之迁居安庆市郊。女章能姑,配周维新,现居枞阳县周潭镇竹园村。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