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宝生辰八字取名
宝宝取名是很有讲究的,既要考虑名字的寓意与优雅。马宝宝生辰八字取名基本方法,马宝宝生辰八字取名算八字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马宝宝生辰八字取名
马宝宝生辰八字取名分析
小孩起名,首先要看人的生辰八字,分析人的四柱八个字的五行旺衰喜忌,补其喜用神的五行和不足。
内行人起名根据生辰八字,喜木补木,喜火补火,喜金水补以金水等。
有的人一知半解,他根据人的生辰八字缺什么补什么,缺土补土,缺金补金,根本不看五行喜忌,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如果命中缺金,金又为忌神,那就不一定要补金。
马宝宝取名补救命中喜用神和不足
笫一,马宝宝取名字选择汉字时,加偏旁部首。
人的生辰八字喜金加金字旁,喜水加水旁,喜木加木旁,喜火加火旁,喜土加土旁,或与这些五行相关的字,如喜水,用“壬”字“子” 字,喜木用“甲”字“寅”字,喜火用“丙”“午”字等。如命中所需要的五行,大运已补,或四柱八字五行不缺又中和平衡,那就不一定要加补傍旁部首,天人地三才五格取吉祥数理即可。
第二,马宝宝起名要选择吉祥数理。
姓名学规定,姓字笔画数加1数为天格数,姓字笔画数加中间字笔画数为人格数,中间字笔画数加末尾字笔画数为地格数,末尾字笔画数加1数为外格数,姓名总和笔画数为总格数,这叫天人地三才五格。按这些数理分析吉凶,叫做三才五格剖象。
起名的五行喜忌,按我国的传统方法,应注重汉字的偏旁部首五行,因汉字的起源来自太极八卦的象形,已蕴含了五行。数理五行可起到补充作用。有的人或有的女性起名比较难,在取名时,可注重汉字的偏旁部首五行,数理五行兼顾,数理要吉。
马宝宝生辰八字取名算八字方法
下面我们会分别介绍一下宝宝四柱八字的具体计算方法。
年柱,就是将宝宝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你可以通过黄历来查找,很方便。如果宝宝出生的年份是2010年,农历是庚寅年,年柱即为庚寅。
月柱,就是用干支表示宝宝出生年月所处的节令。具体如下:
一月为寅月:从立春到惊蛰
二月为卯月:从惊蛰到清明
三月为辰月:从清明到立夏
四月为巳月: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为午月:从芒种到小暑
六月为未月:从小暑到立秋
七月为申月:从立秋到白露
八月为酉月: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为戌月:从寒露到立冬
十月为亥月:从立冬到大雪
十一月为子月:从大雪到小寒
十二月为丑月:从小寒到立春
如果宝宝出生于农历庚寅年三月,对照年上起月表可以查出宝宝的月柱为庚辰。
年上起月表
查询方法:如果宝宝出生的年份是甲年或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则正月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三月为戊辰……以此类推即可。
日柱,就是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注意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晚上的十一点)。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要查找万年历。例如:宝宝出生于2010年5月6日可以查得日柱为丙辰。
时柱,就是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具体如下:
子时: 23点至1点寅时: 3点至5点辰时: 7点至9点午时: 11点至13点申时: 15点至17点戌时: 19点至21点 丑时: 1点至3点卯时: 5点至7点巳时: 9点至11点未时: 13点至15点酉时: 17点至19点亥时: 21点至23点
如果宝宝出生于5月6日8时,日柱天干为丙,可以对照日上起时表查出时柱为壬辰。
日上起时表
怎样根据宝宝生辰八字推算五行
知道了宝宝的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五行了。根据天干地支对应的五行属性,从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中,可以推算出生辰八字为:庚寅 庚辰 丙辰 壬辰的宝宝,五行属性为:金木 金土 火土 水土。
马宝宝生辰八字取名基本方法
1、选用神:完善五行搭配。
2、定大小:名字有大小,大了命主抗不住,招灾,小了浪费耽误了命主的好命。
3、分文武:文命取文,武命取武,不可乱套。
4、辨粗细:豪放之人用宏伟之名,细腻之人用静雅之名。
5、看地位:位高之人用壮大卦象,位平之人用福运卦象。
6、找吉凶:找出灾煞,用卦象抗之化解。
7、配字型:根据命主姓氏结构搭配好字型,上下,左右,独体,繁简等。
8、挑发音:第三字一定要挑开口的上音。
9、对字意:查命主生平,选诗情画意文字为佳。
五行姓名学,就是把姓名中的汉字,按字的结构,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你家宝宝若是想参照阴阳五行来起名,不妨在此作些借鉴。
“生辰八字”是古代星相家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配以天干地支,每项两个字,合“四柱”的干支共为“八字”。先看本年马宝宝生辰八字缺什么,如缺土,取个带土属性的字,来补救。根据生辰八字取名,达到五行平衡,缺一不可。
马五行属火 应该如何取名
喜用:五行为木、土的字;
忌用:五行为金、水的字。
古人认为,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形成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元素,继而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只有五行平衡协调,世界万物才能和谐有序,兴隆昌盛。用到姓名上,取其生生相息,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扶正避邪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