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姓起源 彭姓郡望堂号
在 百家姓中,不同姓氏都有自己的得姓始祖与起源源流。那么关于彭姓起源源流有哪些说法呢,彭姓郡望堂号又是如何分布的?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看吧!
彭姓起源 彭姓郡望堂号
彭姓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子陆终的儿子篯铿的封地大彭,属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姓氏寻源》所载,颛顼帝有玄孙陆终,陆终第三子姓篯名铿,受封于彭地(今江苏省徐州),建立大彭国,称为彭祖,大彭国在殷商末期被商王武丁所灭。《国语·郑语》记载“大彭、豕韦为商所灭矣”。其后,大彭国子孙以国名为氏,称彭氏。史称彭祖是所有彭氏的受姓始祖,是为江苏彭氏。
彭氏族人大多尊奉彭祖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出自妘姓,为帝喾时的火官祝融之后八姓之一有彭姓。据《国语》所载:“祝融之后,八姓,己、董、彭、秃、女、斟、曹、芈。”此说是讲彭姓为祝融之后,为八姓之一。
源流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熊彭名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熊彭名,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是楚军中的一名悍将,曾在著名的邲之战中大败不可一世的晋军。在熊彭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彭氏,是为荆襄彭氏。
源流四
源于子姓,出自有商,老彭,即师挚,为商巫师。彭为商的卜官,甲骨文中多见。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公子牙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鲁庄公姬同有三各兄弟,公子庆父为庶兄,公子牙、公子友为同母弟,三人同为鲁国国卿。在得臣、彭生的后代中,诞衍了公孙氏、叔孙氏,叔仲氏、彭氏、兹氏这五大姓氏,后成为彭氏、兹氏、孙氏、仲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由他族改姓而来,据《姓氏考略》所载,有胡、西羌、南蛮,清时满、蒙、回、苗、白、瑶、土家、苦聪、彝、拉祜等民族有彭姓。
源流七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白族、土家族、苦聪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彭氏族人分布,满族、蒙古族中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彭氏。少数民族彭氏的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 机构 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彭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军制官吏彭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彭师,亦称彭排师,彭帅、彭军、彭人,是战国时期楚** 制官员,主要负责在**中指挥部下辅助中军,或以木排鹿架安营扎寨,或护卫中军两侧,或从侧翼助攻。其所率领的队伍 就称彭排师,最高军事长官称“彭师”。在典籍《释名》中有注释:“彭排,军器也。彭,旁也,在旁排御敌攻也。”
在彭师、彭排师、彭帅、彭军、彭人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彭师氏、彭排氏、彭帅氏、彭军氏、彭人氏等,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彭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
于西羌族,出自魏、晋时期西羌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安定胡永胡友彭氏,见晋书,又西羌南蛮皆有彭氏。”
西羌彭氏,为魏、晋时期西羌民族的一个分支氏族部落,主要居住于汉朝时期的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一带地区,后为鲜卑拓拔部所吞并。在北魏王朝fenlie 以后,隶属于西魏政权,后族人在隋末唐初逐渐融入汉及其他民族,取氏族名称为姓氏,称彭氏,世代相传,后分迁全国各地。
源流十
源于西戎,出自春秋时期西戎彭戏氏部族,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据史籍《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元年(公元前697年)伐彭戏氏于华山下,居平阳宫。”彭戏氏,为古代的一个部族,世居华阴地区(今陕西华山),时常侵扰秦国。秦武公执政之初(公元前697年),为消除西戎的侵扰,毅然出兵讨伐西戎,并在华山地区灭了彭戏氏部落,大体赏解决了秦国西境的安全问题。
彭戏氏部落灭后,族人多被秦武公强行迁于咸阳为奴役,其后裔子孙多称彭氏。
彭姓郡望堂号
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淮阳郡:西汉汉高祖刘邦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为同姓九国之一,都城在陈州(今河南淮阳),汉惠帝后改为郡,其时仍为国,至汉成帝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淮阳市、鹿邑县、太康县、柘城县、扶沟县一带地区。东汉朝章和二年乙酉(公元88年)改为陈国。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曾多次改陈州为淮阳郡。
彭城郡:彭城郡原为西汉时期的楚国所置。汉宣帝地节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国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县(今江苏徐州),西汉朝黄龙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复名楚国,东汉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为彭城国。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复为彭城郡。隋开皇时期(公元581~600年)废郡,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为徐州,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为徐州。历史上的彭城郡,其统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及邳县西北部,安徽滩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一带。彭城郡与沛郡在地域范围上有部分重叠。
玄菟郡:历史上的玄菟郡有两处,一称北玄菟郡,一称南玄菟郡。北玄菟郡在秦、汉时期位于东辽地区东北部,是古北燕国遗民夫余族的境地。在汉武帝刘彻征服朝鲜半岛的过程中,建“汉四郡”,夫余之地归属于其中的玄菟郡管辖。玄菟郡境地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 辽宁、吉林省西部一带,郡治在咸镜南道境内。汉始元五年(己亥,公元前82年),汉武帝将真番、临屯二郡撤销,并将玄菟郡迁至今吉林地区。到了东汉时期,玄菟郡西移至辽东地区,之后为高句丽所吞灭。南玄菟郡亦称南粤郡,即今两广(广东、广西)之地,治所在番禺(今广东番禺)。东汉时期兼指南越、闽越。秦末南海龙川(今广东龙川)令赵佗兼并桂林、南海、象三郡地(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初南越虽对汉称臣,实为一割据政权。赵佗死后,三传至其五世孙赵兴为王,汉武帝想直接统治南越地区,于西汉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派遣使者安国少季、终军等去招抚赵及其母王太后樛氏入朝。南越王赵兴及王太后都同意归附内属,但丞相吕嘉坚决反对,起兵杀死了南越王、王太后和汉使。汉武帝于西汉朝元鼎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秋发兵十万攻南越,于次年(公元前111年)冬俘获吕嘉,平定南越全境。汉武帝曾封闽越贵族余善为东越王,南越吕嘉反汉,余善曾与通谋,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6年)秋,又起兵杀汉三校尉,于是汉兵往讨,至西汉朝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东越贵族杀余善请降,事平。此后南越国消,为南越郡。彭氏郡望中的玄菟郡属于北玄菟郡。
宜春县:西汉时期置宜春县。晋朝时期改名为宜阳。隋朝时期设袁州,改宜阳为宜春,治所便在宜春(今江西宜春),其时辖地在在今江西省宜春市一带地区。元朝时期为路。明、清两朝均为袁州府。民国时期废府改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县。
堂号
陇西堂:以望立堂。
淮阳堂:以望立堂。
玄菟堂:以望立堂。
宜春堂:以望立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北宋末年原籍江西吉安的彭延年告老辞官后定居于揭阳,是彭氏进入广东的始祖。其子孙除留居揭阳外,先后迁居梅州市梅县区、丰顺、大埔、兴宁、五华等地。迁居丰顺县人数最多,有“彭半县”之称。
可祖堂:都是说的彭铿(即彭祖)的故事。彭铿封于彭邑,人称彭祖。彭祖活了八百岁,商朝末年他就当了守藏史,到了周朝又当柱下史,所以又叫长寿堂。
彭姓迁徙分布,聚集地
彭国灭亡后,彭人四散。向东南移民的一支彭人是从徐州(古称彭城)南下,进入安徽的和县(古称历阳),南渡长江进入江西的鄱阳湖(古称彭蠡)及赣江上游的桃江一带,与山越族相遇,一部分彭人融入了山越族中。另一支从和县迁到浙江临安东南的大涤山天柱峰下。一支向西南撤退到河南西部的鲁山县东南,后为楚国臣民。第三支向西经过河南渑池县,到达陕西白水县的彭衙堡,其中一部分彭入与羌戎族戏部族混合形成彭戏族。彭入继续西进抵达甘肃庆阳县西南的彭原。周武王东进灭商时,所率的联合部落和诸侯中就有彭,此彭即居于彭原的原彭国后裔。周灭商后,彭人南渡汉水,迁到今湖北南河一带,彭人从此离散,并与南部土著混居,成为土家族彭姓的先民。甘肃庆阳的一支彭人,越过秦岭,从子午谷经陕西石泉县的彭溪,一举直落四川彭州,后又南下移民彭山县。(算命www.bmfsm.com)
先秦时期,彭姓的活动区域是在西起陕甘南部,西南直达四川中部,东南抵浙江西部。东北进山东南部,北扫河南,南依湘江的广阔地区。以这活动地区为中心,彭姓向四周播迁,至唐宋时,彭姓已经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清初彭姓首次移民** 。
宋朝时期,彭姓大约有38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排在四十二位。彭姓首座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彭姓总人口的3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四川,这三省的彭姓大约占彭姓总人口的65%。其次分布于广西、福建,这两省的彭姓大约又集中了14%。全国形成了长江南侧中下游的赣湘川的彭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彭姓大约有50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4%,为明朝第四十二位大姓。彭姓的主力在秦汉时期已经撤离了北方,所以北方的连续不断的**,没有对彭姓人群产生太大的冲击。明朝时江西仍为彭姓首座大省,约占彭姓总人口的37.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这两省彭姓大约占彭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广东、湖北,这三省的彭姓又集中了16%。宋元明期间,彭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但西部四川的彭姓减少很多,向南方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湘、鄂的彭姓人口聚集区。
- 上一篇:蒋姓起源 蒋姓郡望堂号
- 下一篇:后字在五行中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