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姓起源 曹姓郡望堂号

时间:2016-07-20 16:42:50     编辑:Ky02
20

  “曹姓”得姓始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那么有关曹姓起源源流都有哪些说法?历史上曹姓郡望堂号分布在哪些省份呢,下面不妨来了解看看吧!

曹姓起源 曹姓郡望堂号

曹姓起源 曹姓郡望堂号

  

  曹姓起源源流

  1. 起于黄帝姬姓的后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

  始封之君,也就成为曹氏的始祖。

  2. 由邾姓改姓为曹。提起曹氏姓源,往往同朱氏联系起来。这是因为朱姓源于周时的邾国,而邾国本来是曹姓所建。颛顼帝的玄孙陆终生有六子,其中第五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国。古代邾国贵族一直以国为氏。后来邾被为楚所灭,安的子孙,一部分改姓朱,一部分则改姓曹。这两支曹姓子孙都发源于山东省境内,早期的 曹姓人都来自山东。

  3. 古代曹国人来 后以曹为姓。古代的曹国,大约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北史》、《隋书》等书记为昭武诸国之一。当时,有曹国人来 ,有的以曹为姓,传之后世。

  4、源于官位。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孙安被封在曹国(在今山东菏泽一带),属于以国名为氏。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夏禹赐封安为曹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大禹治水时,安正逢其时,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赐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为牢,看押奴隶的官,这在当时以压制 奴隶为主要职能的奴隶主政权中并非小官。安后来以官为氏。这是曹姓得姓之始。周时,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今山东省邹城境内,灭于楚)。战国时,邾国被楚宣王所灭。之后,邾人有的以国为氏,改为朱氏;有的仍以曹为氏,是为曹氏。

  4、源于改姓

  秦姓所改。献帝建安二十年曹操改秦真姓曹氏。

  匈奴曹姓。《晋书》载记有匈奴右贤王曹毂屯马兰山。又载有贰城胡曹寅献马3000匹,以寅为镇北将军、并州刺史。公元413年,北魏初吐京胡首领曹龙、张大头等率部众两万人,入蒲子(今山西省隰县),推曹龙为大单于。公元416年6月,并州胡人数万落叛逃后秦,人平阳,曹弘被推为大单于。《晋书·世祖纪》有山胡曹仆浑,是投降汉人的匈奴族,演变为步落稽胡。

  满族曹姓。索佳氏改曹氏、索氏,分布于鄂尔坤、俄漠和、界凡、长白山、马尔敦、大凌河等地。鄂托氏,后改为曹氏,分布于赫图阿拉、叶赫、乌喇地方。

  蒙古族曹姓。曹光明,镇江人。曹。春林,法库人。曹都,巴林右旗人。曹里鹰,原为民勤汉人,迁阿拉善族,起蒙古各察来台。

  藏族曹氏。大通县大通川土千总户曹通温布,番族,以曹为姓,清乾隆九年以功授职。

  瑶族曹姓。泰国德伊兑村十二姓之一,原住南京,迁潮州府河杨河。元末大乱,又迁贵州,再转迁泰国北部山区。

  阿昌族曹姓。曹老莘,陇川县芒东寨经师。曹秉薄,原为汉人,明洪武二年迁腾越,又到绮罗、罗文冲关璋,娶阿昌族女哄氏而成为阿昌族。一支迁路西县高埂田为阿昌族。一支迁萝卜坝成为傣族。一支到陇川县小新寨成为景颇族载瓦支。

  布朗族曹姓。勐腊县倚邦土千总曹当斋,清雍正七年(1729年)从征普思逆夷,杀贼有功,给土千总。

  昭武九姓的曹国。进入中原地区并留居的昭武九姓之曹国人,后依汉族人化习俗,以国名汉化为姓氏称曹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哈尼族、纳西族、回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曹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 机构 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曹氏,世代相传至今。

  曹姓郡望堂号

  【郡望】

  曹姓的郡望主要有谯郡、彭城郡、巨野县等。

  谯郡是东汉末年从沛郡分出的。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的灵壁、蒙城、太和、鹿邑、永城之间的地方。

  彭城郡是西汉时设置的,东汉时改为彭城国。大约在今天的山东微山县,江苏徐州市、沛县东南部。

  晋时设置了高平郡,在今天的山东独山湖、金乡、巨野、邹县之间的地方。后来有多次变迁。 

  汉时设置了巨野县,在今天的山东西南部、万福河北岸。(算命www.bmfsm.com)

  【堂号】

  "清靖堂",又称"无为堂":西汉曹参,在萧何死了以后,继萧何为宰相。他一本萧何时的办法,所谓"萧规曹随"。"省刑法,薄税敛,无为而治"。老百姓因此歌颂他说:"载以清靖,民以宁一"。

  曹姓迁徙分布,聚集地

  先秦时,曹姓主要活动在甘肃、山东和江苏北部。秦汉时,曹姓已分布于长江以北各省和华东地区。唐初和唐末,中原有两次南下大移民,曹姓是其中进入福建的中原姓氏之一。唐末宋初,曹姓进入了两广。清初曹姓进入了** 地区。

  宋朝时期,曹姓大约有6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四位。曹姓首座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4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这两省曹姓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全国呈现北部冀豫、东南皖赣浙两大曹姓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曹姓大约有6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5%,列为第三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曹姓人口增长值为负值。明朝以前,曹姓的主体一直在中原和山东,宋元明时期北方连续不断的**,曹姓人群自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口减少十分明显。明朝时期,江苏为曹姓首座大省,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9.3%。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安徽等省。全国重新形成了鲁、苏、浙、赣、皖曹姓人口聚集大区。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