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姓起源 吕姓郡望堂号
在 百家姓中,吕姓起源源流有哪些说法。有关吕姓郡望堂号分布又是怎样的呢?相关吕姓迁徙分布,聚集地又是如何?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看吧!
吕姓起源 吕姓郡望堂号
吕姓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其始祖为伯夷。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帝舜时,姜姓后裔伯夷为掌管礼仪的秩宗,帮助舜治理部落联盟,很有政绩。禹代行天子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之心腹,组成了一个彊域不过七十里地的侯爵国,伯夷是吕国首座代吕侯,为吕氏始祖。在夏商周时,吕国都是诸侯国。商末,伯夷后三十七世苗裔太公望吕尚辅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因功勋首封太公吕尚于营丘,曰齐国。后太公之子丁公吕及即位,春秋战国时代,古吕国和齐国并存了三百余年,到吕尚的第12世孙齐桓公吕小白时,楚文王发兵北上(公元前679年),借道南阳邓国,攻打南阳古申国。申国被楚国灭掉之后,位居申国以西的吕国人,惧怕楚国发兵来攻,一大部人东迁新蔡,建立了新的吕国,史称东吕国。
南阳吕国被楚国灭亡后,吕国子孙均以故国名为姓氏,形成吕氏的主脉。到春秋末期吕侯支系孙吕尚所建的齐国被田氏家族灭亡后,其裔孙分别以吕、齐为姓氏,称吕氏、齐氏、姜氏等,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氏正宗,是为南阳吕氏。吕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算命www.bmfsm.com)
据史载今河南安阳往北一部分吕姓出自高姓。
源流二
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追随人员中有个叫魏犨的人,又称魏武子。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魏犨为大夫、魏犨的儿子魏锜在吕、厨两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为吕锜。吕锜的子孙就以封地为氏,称吕氏。
据《姓源》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山西的吕人故地,被晋国所并,晋侯将此地作为封邑,赏给姬姓公族大夫魏氏。魏氏后裔虽系晋之公族,姬姓,但因封于吕人的故地,因而仍袭用吕的故号。晋惠公时有大臣吕甥。《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霍州吕城条:“州西三里,故吕乡,晋吕甥邑也,今有吕陂,在州西南十里,亦以吕甥名,隋因置吕州。”吕邑后被晋并吞,吕甥后代以邑为氏,形成吕姓。是为山西吕氏。
源流三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郑樵《通志·氏族略》载,鲜卑族原有叱吕氏、俟吕陵氏等复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复姓改为单字汉姓,叱吕氏改为吕姓。后周时,又将俟吕陵氏,改为吕姓。《通志·氏族略》中所列比邱氏、副吕氏后均改为吕姓。
源流四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吕氏。在今黎族、仫佬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吕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 机构 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吕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任姓,属于任氏分封之国,据《左传》: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任姓,黄帝最小儿子之姓,分封在任国,任氏势力扩张,建立起来十个小国,毕为其中之一。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甘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氏族的显赫。
吕姓郡望堂号
【郡望】
1、河东郡:秦时置郡。此支吕氏,为春秋晋国大夫吕锜之后。
2、淮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此支吕氏以寿县吕氏著称,其开基始祖为吕谦。
3、东平郡:汉时置郡。此支吕氏以寿张(今谷阳)吕氏著称,大概为吕尚19世孙康公吕贷之后。(有一支在东平县吕家庙)
4、金华县:东汉设长山县,隋改金华县。此支吕氏为淮南寿县吕氏分支。
5、晋江县:唐时置郡。
【堂号】
1、"渭滨堂":商朝末年,吕尚(姜子牙)在渭水滨钓鱼隐居。周文王访贤聘他为宰相。他帮助周文王、周武王打下了周朝八百多年基业的基础。
2、"东莱堂":南宋吕祖谦,官著作郎兼国史馆编修,著《东莱博议》,对春秋三传有独到的见解。
吕姓迁徙分布,聚集地
先秦时期,吕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陕西、甘肃地区。秦汉时,吕姓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三国和南北朝时,吕姓已经在江浙赣地区蔓延,同时西南的云南和南部广东也出现吕姓的足迹。唐朝时两次南下移民,吕姓进入福建地区,随后在清初进入** 地区。
宋朝时期,吕姓大约有9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1%,为宋朝第十四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江西、安徽,这四省吕姓大约占吕姓总人口的56%,其次分布于陕西、浙江、四川、福建、河北,这五省的吕姓又集中了32%。山东为吕姓首座大省,居住了吕姓总入口的16%。全国形成鲁豫、赣皖两大块吕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吕姓大约有5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为明朝第三十二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吕姓人口增长是负值。面对战乱和** ,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吕姓是北方地区的姓氏,自然遭到严重的冲击。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甘肃,这三省吕姓大约占吕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苏、山西、陕西,这四省的吕姓又集中了28%。浙江省的吕姓人口约占吕姓总人口的18%,为吕姓首座大省。全国的吕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也向西北转移,吕姓中心由北向东南漂移,全国形成了浙苏、陇秦两大块吕姓人口聚集中心。
- 上一篇:粱姓起源 粱姓郡望堂号
- 下一篇:赵姓起源 赵姓郡望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