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伏的名人有哪些

时间:2016-06-24 14:24:09     编辑:Ky02
20

  姓氏“伏”中华百家姓氏之一,姓氏主要源于“风姓”。那么您知道姓伏的名人有哪些吗,下面不妨来看看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吧!

姓伏的名人有哪些

姓伏的名人有哪些

  

  姓氏“伏”简介

  伏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甘肃天水(秦安县.安伏乡.伏洼村、伏湾村、伏家侠)、河北尚义,山东临沂,山东昌乐、东平,辽宁清原,山西太原,陕西韩城、扶风,永登、徽县,贵州普安,云南省曲靖、文山、河口,湖北黄梅,湖南汨罗,河南省民权县伏庄,河北省南宫市凤岗办事处王家屯村,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店子乡元丰村(伏家角)、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白龙镇(伏家桥、伏家湾)、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伏家角、伏家湾)、四川通江县至诚一村、四川通江县松溪乡古家营村、四川省仪陇县果山乡高堂河村3组、四川省阆中市思依镇,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坡里村、大湖村,连云港市赣榆县东海县,宿迁市宿城区桃园村,盐城市阜宁县益林镇、淮安市涟水县胡寨村等地均有分布。山东临沂兰山区至今仍保留有伏家巷。汉族、僳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西汉有伏胜;南朝梁有伏迁;晋代有伏滔,游击将军;唐代有伏适,医家。

  历史上姓伏的名人:

  伏羲:即太昊,本姓风。出身于甘肃省天水市,现天水市有伏羲庙,朝圣的游人极多。他率各部落沿黄河南下到河南淮阳。传说他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称太昊。教民结网、打猎、饲养畜禽以充靤厨,故又称包。他始画八卦,造书契、建都于陈州古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在位115年。正姓氏,制嫁娶。取各部落的特色:鳄之头,蛇之身,鹰之爪,鱼之鳞,虎之眼,组成新的图腾——龙。自封为龙师,定龙宫,现留龙湖。龙成为中华民簇大团结的簇徽,龙成为华夏民簇新的图腾。华夏子孙称之为——龙的传人由此而来!。淮阳县有保存完好的天下首座陵——伏羲陵。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朝祖祭陵的人络绎不绝,多时达十万多人次。2004年10月17-19,淮阳县举行首届姓氏文化节。

  伏妃: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伏胜:字子*。汉朝时济南人。生于周郝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岁。为伏羲的后裔,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今山东南部的济南)。原来是秦国的博士,世称伏生。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伏生是时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即是今之传世的《尚书》。自己撰有《尚书大传》。成为文学派的开山祖师。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追封为乘氏佰,尊为圣人,进文庙与孔子一起,享受万民祭祀。其后裔,世袭五经博士。韩店苏家村西原有伏生祠,邹平原有伏生书院,曾设伏生乡。伏生墓位于邹平县魏桥镇口子村西南,为汉代墓葬,原有石牌坊大门有“尚书在造”的金子匾额。几经损坏 ,现墓封土直径45米,残高2米,有“徽君伏生墓”.“伏生墓序”石碑两通。历代文人墨客都赋诗称颂,如宋吴澄.明张远登.清蒲松龄.王仕祯等。唐王维画“伏生授经图”现藏***大阪美术馆。明朝崔子忠画“伏生授经图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伏允:唐朝吐谷浑吕夸子。惰开皇末国乱,国人杀其兄而立之。炀帝即位,令铁勒击破之。允东保西平境而复破之,遁客党项,大业末始复其故地。高祖即位,与之通和。贞观年间拘留唐使为由,诏李靖等往讨破之,其子顺举国降,允遂自尽而死。(算命www.bmfsm.com)

  伏恭:字叔齐,朗邪东武人(今山东诸城人)东汉明帝宰相。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任剧县令.常山太守等职,为官公正廉洁并以施惠政办学校闻名。明帝永平二年(59年)迁任太仆。永平四年拜相,任司空。永平十三年以病辞相。东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卒,终年90岁。伏无忌博学多识,继承家学,传习儒业。永和元年(公元136年)与仪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年》元嘉年间(公元151-152年)无忌受诏与黄景共撰《汉纪》。此时,无忌利用校书便利,广为收集史料又加以整理删削,编成《伏侯注》一书。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山东诸城)东汉光武帝宰相。建武六年(30年)封不其侯,世袭。济南伏生后代,父为当世名儒,他少传父业教授门生数百人。初仕西汉成帝朝,后仕王莽朝为后队属正。更始刘玄立,任平原太守。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以名儒旧臣被征拜为尚书,典定旧制。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光武帝以其才任宰相而拜他为司直,行大司徒事,常留镇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拜相,任大司徒,封阳都侯。任相秉节持重,颇有风范。建武五年以不能奏大臣过失而被免相。后改封不其侯迁归原籍。建武十三年复被起用,未及就职而病卒。伏湛高祖父年孺,父理字君游。受诗于匡衡,由是齐诗有匡伏之学。伏湛九世祖伏胜,伏湛子伏隆字佰文或佰明,另子伏翕承爵位,伏翕子伏光,伏光子伏晨,伏晨女伏孙为汉顺帝贵人,伏晨子伏无忌,伏无忌子伏质,伏质子伏完,伏完娶恒帝女尚阳安长公主为妻,生五子一女。伏完长子伏德,次子伏雅,三女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的皇后,四子伏均,五子伏尊,六子伏郎。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废后伏寿及两个皇子杀伏完.伏德等伏氏宗亲100余人。四百多年的名门望族自此凋敝!

  伏滔:子玄度,东晋官员.学者。平昌安丘(现安丘西南)人。少有才学,远近闻名。任参军,封闻嘉县侯,任永世县令。后任参军,并领华容县令,任著作郎,专掌国史,并任本州大王。后迁官游击将军,仍兼著作郎,死于任。

  伏恒:南朝齐、梁官僚。子玄耀。平昌安丘人。幼传父业,能言玄理。知名于世。任齐太学士博士,东阳郡丞,卫军记室参军等。任中书侍郎,任永阳内史,新安太守,在郡清廉,恪尽职守,郡民为其立祠歌功。

  伏龙:原名维景,改名龙,字云程。江苏埠宁县人。幼年入安徽武备学堂,加入 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因赞助熊成基举,避疑改名龙,转入第九镇三十三标,充上士。辛亥***时策谋响应,参加雨花台之役,失败后退镇江,民军攻南京时任营长。旋率军攻克彭城。民国元年(1912年)改隶节九师,驻沛县,任徐西剿匪司令兼统马炮两营。民国2年春,二次***后,赴南京任第六师师长,失败后退居上海。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奉命图长江,派人至江阴,说服队伍 自立 自任赴通州运动自立 ,密泄被捕,后就义于通州。时年32岁。民国13年(1924年)***追正其为陆军中将。

  伏曼容:南朝宋.齐大臣。著名儒仕。字公仪。平昌安丘人。初以讲学为业。任宋官到辅国长史.南海(今广州市)太守。仕宋官到武昌太守。中散大夫.临海太守等。尤喜《老子》.《周易》。撰《丧服仪》.《周易集解》.《毛诗集解》《丧服集解》.《老子义》.《庄子义》.《论语义》。父伏胤西晋司马都护,宋司空主薄。伏曼容子伏恒。伏恒长子伏挺,次子伏捶。伏挺子伏知命。

  伏不齐:春秋时期鲁国单父侯,也称伏子*。是孔子的学生。曾当任过单父宰,当时他鸣琴而不下堂治,但是一样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孔子称他为君子,后来被追封为单父侯。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