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属兔的伟人有哪些

时间:2017-01-09 14:08:44     编辑:Ky02
20

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也有一批又一批的伟人大家记住,作为不可磨灭的精神。 那么在 历史中,关于生肖属兔的伟人有哪些呢?下面建议你快来了解看吧!

生肖属兔的伟人有哪一些

生肖属兔的伟人有哪一些

汉宣帝刘询

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 - 前74年—前49年在位。

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后元二年(前87年)遭赦 - 被祖母史家抚养!后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 - 并令宗正著其属籍,刘病已于是被养育于掖庭。

元平元年(前74年),刘贺被废。七月,霍光等大臣将他从尚冠里住处迎入宫中 - 先封为阳武侯,随后就是皇帝位、时年十八岁!

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他也是 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东汉光武帝刘秀

不瞒你说,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 - 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王朝开国皇帝, 历史上著名的zhengzhi 家、军事家。

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 - 身为一介布衣反而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 - 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魏文帝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 - 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zhengzhi 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

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 - 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

晋惠帝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在位17年。

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杨骏,掌握大权...

说真的、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 - 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跟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还有它的子.

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307年,惠帝去世、时年48岁,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

金朝太宗完颜晟

金太宗完颜晟(1075年11月25日—1135年2月9日),女真名完颜吴乞买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 - 金第二代皇帝 - 1123年即位。

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令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统领金军 - 兵分东、西两路、逼进北宋首都汴京,双方订“城下之盟”!

天会四年(1126年)八月,经过半年的休整、金太宗再次命宗望、宗翰两路军大举南伐,汴京再度被包围 - 破郭京“六甲法”,汴京城陷...

南宋光宗

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 - 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

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

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初名朱见濬~汉族。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1464至1487年在位。

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意思是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濬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

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被立为太子!

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没问题说有君王的风度。

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朱见深能够宽免赋税、减省刑罚,使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是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九日病逝,终年41岁。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明世宗,就是嘉靖皇帝

明世宗朱厚璁(1507年~1566年)~又作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是明宪宗庶孙,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

在位45年 - 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十六帝中仅次于神宗。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

但不久与杨廷与等朝臣在议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礼议之争。史称“大礼仪”之争。

执政后期崇信道教,被宫女勒住脖子 - 吐血数升、史称“壬寅宫变”.此后不再理政。庙号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驾崩...

谥号钦天履命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清高宗弘历,意思是乾隆皇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 - 实际行使 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 历史上实际执掌 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 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安徽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 - 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说真的 - 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 - 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队伍 跟刘备队伍 联合 - 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算命www.bmfsm.com)

晋代大将军陶侃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慢慢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 - 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

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与九年(334年),陶侃去世,获赠大司马~谥号桓.

有文集二卷,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晋代大将军刘琨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 - 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zhengzhi 家、文学家、音乐家与军事家!

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任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

很快并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后驻军征北小城。318年、刘琨连带着子侄四人被段匹磾!

东晋名将谢玄

谢玄(343年—388年) - 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

东晋时期军事家。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

太元二年(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

唐代开国名将李靖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 - 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汉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

后封卫国公 - 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唐代贤相狄仁杰

狄仁杰(630年-700年11月15日)~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zhengzhi 家!

狄仁杰早年考中明经科、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变成宰相.但不久就被来俊臣诬陷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契丹之乱时被起复。

神功元年(697年) - 狄仁杰再次拜相,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纳言、右肃政台御史大夫...他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唐代贤相、燕国公张说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 - 河南洛阳人 - 唐朝zhengzhi 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首座~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 - 被流放钦州.

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唐代号叶理财家,宰相杨炎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人(今陕西凤翔县)~ 唐朝中期的zhengzhi 家,两税法的创造跟推行者。

唐代名相李德裕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zhengzhi 家、文学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 - 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 - 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

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 - 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