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生肖的来历和起源
想起来真是~蛇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六、与十二地支配属“巳”,上午9——11时(即“巳时”),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 - 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藏在草丛中,巳时就属于蛇的了。
而关于蛇生肖的来历和起源你了解吗?关于蛇生肖的趣事又有哪些?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蛇生肖的来历同起源故事介绍
很久很久以前,蛇与青蛙是朋友,不过蛇那时长有四条腿、青蛙可是没有腿 - 靠肚子蠕动爬行,可是蛇好吃懒做 - 青蛙十分勤快它不但要捉虫给蛇吃、还帮助人们捕害虫。
为此人类当然厌恶蛇 - 喜欢青蛙了。
蛇发现人们讨厌他,他开始仇视人,它见人就咬、见畜就吃、弄得人间很不安宁。土地神见状,告到了天宫。
玉帝将蛇传上天宫,劝他改恶从善,蛇却口出狂言 - 决无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四条腿,免得害人,从此,蛇就失去了四条腿 - 玉帝又见青蛙有功于人 - 将蛇的四条腿赐给青蛙。
青蛙有了腿以后、更为勤快了...蛇知错改过,决心重新改造自己,也开始吃害虫并拖着长长的躯体,一声不响地为人类做好事、蛇还跟着龙学治水,蛇死后,也将自己的躯体献给人类,作为药物救治了许多病人。
玉帝见蛇知过能改~奋发向上,在策封十二生肖时 - 让它排在龙的后面,当上了人类的生肖。
蛇当上生肖以后,当然不主动伤人了,一旦恶念萌发,便将恶念化成一层皮蜕下,以示重新作人!尽管如此,它还是对青蛙拥有它的四条腿怀恨在心,直到今天~蛇还是见青蛙就咬!
青蛙自知占了蛇的便宜~于是见了蛇就会吓得发抖,急急忙忙地躲开...
显然,蛇是靠自己的努力当上生肖的。
无独有偶,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除 之外的巴比伦、希腊、埃及、印度等国,也有十二属相的民俗,并且毫无例外都有蛇。
<<圣经>>中记载的伊甸园的蛇,敢冒神的禁律、启发人类始祖亚当跟夏娃偷食禁果,使人类从此知善恶~有七情六欲.
蛇的这种壮举,同偷天火到人间的普罗米修斯是一样伟大的。著名玛雅库库尔坎神殿~即羽蛇神殿的意思.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宠幸物正是一条标记智慧跟长寿的蛇!
宙斯使臣赫尔墨斯手中也老是握着一根标记特权的双蛇杖。至于印度~更是一个充满灵蛇崇拜的 。说真的传说中的炎黄始祖~妇娲这一氏族,正是以蛇图腾崇拜的! 这一系列的现象表示,蛇同人类有着极其悠久的不解这缘, 民族将蛇作为自己的生肖也就毫不足怪了...
十二生肖趣谈之巳蛇
巳属蛇,逢巳年出生的人属蛇。问其属相,可能会有三种回答,或说是蛇,或说是长虫儿的,而更多的人则回答属小龙儿的...
说实话~人们不说属蛇而说属小龙,可能是因为对蛇的厌恶,所谓“毒蛇猛兽” - 蛇并非良善之物,故而讳言蛇~而对龙确情有独钟~因龙是神物、万众敬仰,视为“瑞兽”...
要我说啊,这中间最为重要的是~蛇与龙的相似性!自然界中有蛇而无龙,龙形象的基调取之于蛇... 科技史研究者张孟闻在《龙考》中说:“龙是一种未是现实过的虚拟动物......其基调是大蛇,最接近五步蛇,以其剧毒使人惊恐而被人奉为神物。 ”以小龙儿代蛇,不管承认与否,多少龙同蛇带点关系。蛇称小龙,不止生肖属相,旧时这方面还有很多信仰崇拜 风俗。
下面让古易方带你看一下关于蛇的趣谈跟风俗、习俗。
其1:
蛇蜕皮又称"蛇脱壳"、是旧时汉族民间信奉的凶兆之一 - 流布于贵州都匀、安顺、贵阳等地。
俗信看见蛇脱皮是一种凶兆、也就是民谚所云"见到蛇脱皮、不死也脱皮、"逢春季尤甚。
祭蛇树亦称"祭蛇神"。旧时德昂族祭祀风俗 - 流行于云南保山潞江坝地区。该民族认为蛇神能保佑耕畜,故每年举行一次祭祀活动~时在夏历十二月二十日。
人们通常在村寨周围选择一株较大的树当祭神之处 - 称为"蛇树"。"蛇树"四周砌以围墙,路人须绕行不得靠近 - 并严禁砍伐!
你猜怎么着?!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妈妈 - 砍了蛇树上的一根树枝拿回家烧火,到夜里 - 蛇神找上门来,扭歪了她的脖子。从此,谁也不敢走近"蛇树" - 不敢砍伐 - 并形成了祭蛇树的风俗。
祭祀时,全寨不干农活 - 人们沐浴后、集体举行素祭...参加祭祀者要身净衣洁,各自带点粉丝、豆腐、青菜等等 - 并带牛笼头一副、长刀一把~挂在蛇树上 - 佛爷念经,众人跪拜 - 祈求蛇神保佑全寨清吉平安、六畜兴旺.
蛇盘盘同样称"蛇婆婆"、汉族民间传统食品,面食的一种 - 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用发酵的白面盘成蛇状,头部用两粒高梁当眼睛~嘴里含一枚铜钱.
钱为财,蛇为绳~取发财致富之意。
其2:
农历三月五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其3:
印度各地举行蛇节的方式和时间不尽相同...一连串的节庆中比较盛大的当属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桑伽利市的雪拉莱城所举行的印度蛇节,举行时间是7月到8月间的第15天。
据说这个小城是全世界蛇最多的地方!关于庆典的传说:有位农夫在耕作时,不慎杀了条小蛇、母蛇为了报复,来到农夫家中,只见农夫的大女儿正在虔诚地膜拜蛇神Naga,母蛇受其诚心感动,决定放过农人一家,并答应庇佑这一家人!
每年8月份的蛇节,雪拉莱的市民不分男女老少,统统会不约而同到郊外去捕一次蛇,他们将捕来的蛇集中放置到一座古老的庙宇里“囤积”。
吃过晚饭后,他们就会来到庙宇里 - 争先恐后徒手捉起一条蛇或数条蛇,步出庙宇外开始尽情狂欢,同蛇共舞。尽管众多人会被蛇咬伤、缠伤~但他们不过引以为自豪。
不瞒你说,这些人认为、被蛇咬、缠了预兆着今生今世无灾无病。人们沐浴后用泥巴与牛粪分别在木头和墙壁上画上蛇的图像~献给印度教神话中的巨蟒,并在蛇洞旁倒上牛奶,献上米制的甜点。
刚出嫁的女儿也会在庆典举行时,回到娘家同家人团聚
其4:
福建平与县文峰镇三平村一带生长着一种黑色无毒蛇,小的一尺多长...当地群众把蛇当做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尊称蛇为“侍者公”。
他们认为家里有蛇是吉祥的标记、蛇越多越吉利,这里的群众是禁止打蛇的.于千百年来蛇与人类共处、出现了蛇不怕人 - 人不怕蛇的现象。
人在床上睡,蛇在床下爬~是司空见惯的事,人们毫无“后顾之忧”,照样安稳睡觉。有时蛇会钻进被窝、蜷曲在主人的脚旁!
有的人夜间不小心踩住蛇尾,被蛇咬上一口、也是一笑了之 - 决不进行报复。相传在一千一百多年以前,这里的深山密林之中,经常有蛇妖捣乱~危害群众。
到了唐代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僧人杨义中使用法力制服了蛇妖,从此蛇妖改邪归正,当上杨义中同尚且的随从侍者!
另一种说法是 - 福建古代居住的闽越族,是以蛇为“图腾”加以崇拜的~三平村崇蛇也是一种遗风。
其5:
福建闽南一带由于...的原因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 - 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信平安。
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 - 就要赶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说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到。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
这事儿说来话长,福建闽北最南端的樟湖是千年古镇~地灵人杰,且民风质朴豪爽,群落性文化积淀深厚,至今仍遗留许多古迹同特别的地方民俗文化~如蛇王庙、万寿塔、上塘庵古戏台、苍峡摩崖石刻、商周遗址等古迹。
元宵迎蛇灯、七月赛蛇神、端午赛龙舟等民俗活动。樟湖崇蛇民俗活动源于明代,千百年的传承与发扬~已成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体系~堪称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化石”。
樟湖蛇灯别具一格~用色纸糊扎的巨型三角形扁蛇头活灵活现~两眼炯炯~闪着绿光,血盆大口中吐着火焰般的蛇信,红红颤颤。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更有特色的是蛇身,那是由一块块2米长的木板与造型各异、精心制作的3盏大花灯是...合起来的,灯内燃有红烛,每块灯板代表一户人家,花灯上有各种剪纸贴成的吉祥图案,表明每户人家的祈求跟心愿。
队伍人手一灯板、衔接成有几百人、长三四里路的蛇身!入夜时分,“长蛇阵”在礼仪队的引导与锣鼓鞭炮声中,仿佛一条长长的火蛇腾跃在夜空,极为壮观。
(算命www.bmfsm.com)
其6:
不瞒你说~粤人食蛇~是从古越族的先民中遗传下来的一种饮食习惯。但尽管如此,广州人吃蛇却是清末民初才重新普遍起来,这左右和全市最早的蛇餐店——蛇王满的开设有很大关系。
既然不少人虽然爱吃蛇,但不敢杀蛇,更不懂如何烹蛇...蛇王满蛇店1855年在广州开设首座间专营蛇业的店、收购各地与省外蛇货~以制造蛇胆陈皮末、三蛇酒~但蛇肉难以找到出路、只好熬成大锅汤出售。
由于...的原因食法单调,少人问津!后来将蛇拆骨撕肉~加入鸡肉丝、火腿丝、猪肉丝、冬菇、木耳、马蹄等作配料,熬成蛇羹~店内摆上几张木台、专供顾客尝试。
缘于配制得当,美味可口,食客逐渐增多。“蛇王满”的三蛇羹不久就驰誉全广州。此后,广州著名酒家大三元、南园、北园等,都群起仿效.
每年秋冬季节 - 就把三蛇羹以...的身份名菜~广招食客...
其7:
广州人此刻吃蛇,比起以前来,已有很大推进 - 除了三蛇羹外 - 还有炒蛇丝、蛇汤、酿蛇脯、炒蛇皮等、有一百多个品种。
如在配以不同种类的猫、鸡、鲍、参、水鱼、山瑞等山珍海味,可做出千变万化的丰富蛇宴。勇敢者可吃显形蛇肉 - 就是没问题在盘中看到蛇的完整的原形;
隐形的吃法,吃完了还不知是蛇。现场杀三蛇胆配酒,在广州的酒楼食肆里更令人叹为观止。席间 - 一个师傅提着一个笼子 - 里面装着三条活蛇,一条是眼镜蛇 - 一条是金环蛇~一条是“过树榕”,师傅随手抓起一条 - 左手捏着蛇头 - 一脚踩着蛇尾,在蛇腹中按一下~用小刀划开一个小口,轻轻地挤出一粒如菩提子般大小的蛇胆,放在白色的小碟里、接着把三颗碧绿晶莹、带着温热的蛇胆剪破 - 倒入一个盛着米酒的瓶子内拌匀,然后分给席上每人小半杯品尝。
蛇胆酒甘凉,没有苦味...蛇胆若制成干胆,可保存一年!食用前用剪刀剪开,泡入开水或酒中隔水蒸数分钟,有驱风活络、活血行气、镇咳止喘的功效。
跟生肖蛇相关的成语
杯弓蛇影、笔走龙蛇、拨草寻蛇、春蚓秋蛇、打草惊蛇、
打蛇打七寸、斗折蛇行、飞鸟惊蛇、封豕长蛇、佛口蛇心、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惊蛇入草、灵蛇之珠、
龙蛇飞动、龙蛇混杂、牛鬼蛇神、强龙不压地头蛇、人心不足蛇吞象、
三蛇七鼠、蛇化为龙,不变其文、蛇口蜂针、蛇蝎为心、蛇欲吞象、
贪蛇忘尾、为虺弗摧,为蛇若何、握蛇骑虎、虚与委蛇、养虺成蛇、
一龙一蛇、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蛇两头、一字长蛇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