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肖的来历和起源

时间:2017-06-13 15:50:19     编辑:noble
20

牛在十二生肖中居次位,与十二地支配属“丑” - 凌晨1——3时(即“丑时”)。

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舒适,导致丑时同牛搭配~故一天十二时辰中的“丑时”——夜间一点至三点又“牛时”...

而关于牛生肖的来历与起源你了解吗?关于牛生肖的趣事又有什么?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牛生肖的来历和起源

牛生肖的来历与起源故事介绍

古时,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 - 时常往返于天宫跟大地之间。有一天 - 农夫托牛给玉帝传个口信,说是人间寸草不生,大地光秃秃的,太难看,请玉帝带点母草籽给人间~把人间打扮得好看些。

玉帝听了,觉得有道理,便问殿下众神谁愿去人间撒草种。

“玉帝、我愿去人间撒草种。”牛王自告奋勇地说。

“你是个粗心大意的家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说。

“玉帝放心~这点小事我都办不好,甘愿受罚.”牛王坚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请求~属咐牛王到人间后,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王带着草籽、走出天宫,在跨出南天门时~不小心跌了一跤 - 附下人间后,头脑晕乎乎的,误以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于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丛生,农夫根本无法种庄稼了。

他们托灶神告诉玉帝,野草太多,庄稼无法生长。玉帝知道坏事了 - 召来牛王一问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办坏了。

“你这粗心的老牛 - 弄得人间遍地里草~当初你怎么保证的?!从今以后 - 你与你的子子孙孙都只准吃草~帮助农夫除草,在祖祖辈辈是帮助农夫干活儿。

”玉帝说完~怒气未消、飞起一脚踢向老牛,牛王一个筋斗从天上落到人间,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

于是 - 牛从此便一辈子给农夫当苦力~并且人未停止啃青草。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还没有长出来。

十二生肖趣谈之丑牛

十二生肖中 - 牛位于丑位,居鼠后。对此、古往今来的人们都颇感不平,编出许多故事来编排老鼠的投机取巧,占了牛之先~以此来为勤劳的牛正名。

这些故事对于解释牛属丑没有多大的意义、但不过反映出人们对牛的好感。

牛在农耕社会扮演者重大的角色,殷商甲骨文常见“犁”字、像牛牵引着犁头启土之形。

在牛肩胛骨上刻写着丑字牛字的时代,不知道仰望星空的古人可曾在天上找到牛的形象。

另据《博物志》记,相传大海和天河相通,海岛上有一个人发现每年的八月都有木筏漂来~过不多久就漂去...有一次 - 这个人坐上木筏,随木筏漂流了近一个月,来到一条大河,岸边有亭台楼阁~美轮美奂.

接着,他看见有一俏丽的夫人在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着牛到河边去饮水。海岛人记住日期~返回后问卜人,卜人答:“那一天,有客星犯牵牛宿...

”海岛人方知自己到了天河~致使牵牛者是天上的牵牛星宿!这个故事将牵牛星宿进一步拟人化、生活化了...

牛宿为北方七宿之一 - 位于北天区,接近十二生辰的丑宫——将丑为牛,天上的牛宿同丑宫方位吻合。

牛宿的近邻为天田星宿,凡间牛耕凡间田,天上的牛自然耕的是“天田”。耕牛的丰功碑 - 就这样被树立在了银河之畔。

牛的地位与作用如此要紧、理所当然的,也就由此衍生出许许多多关于丑牛的风俗,下面让古易方带你看一下,关于牛的故事还有风俗。

其1:

居住在贵州省遵义、仁怀一带的仡佬族人民爱牛如宝物,敬牛象菩萨,从不打牛、骂牛、更来吃牛肉...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还要过“牛王节”,为牛作寿!

“牛王节”这天,所有耕牛都要放一天假、不再做工。这天,仡佬人不但要给耕牛吃最的饲料 - 还要买肉杀鸡 - 做粑粑,备米酒、给牛作寿.

他们为牛披红挂绿、并在牛角上挂上做好的粑粑 - 之后把牛牵到池塘或水田边、让牛从水中见到自己的倒影,边吃粑粑~边作自我欣赏...

如附近没有池塘、水田,则用盛满清水的木盆代替!这就叫给牛作寿。给牛作完寿,全家人才围坐桌前~饮酒吃肉~以示庆贺。

仡佬人为什么如此敬重耕牛呢?!相传很久以前~仡佬人在封津统治阶级的压榨下、生活十分贫困。有一天、山寨里的仡佬人扯起了造反的大旗、斗争十分激烈。

残暴的统治者将山寨包围了七天七夜,眼看起义者就要被残酷压制 。正在这时,一条老牛冲了过来,衔住起义头领的衣服 - 把仡佬人引到通往山后的石洞 - 逃脱了统治者的围剿。

从此~仡佬人把牛看成是救命恩人,不吃牛肉的食俗一直延续至今。

其2:

邓州城东北约15公里处~在个集镇叫白牛。为何集镇起了个白牛的名字呢~这儿边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相传西汉时期 - 南阳郡设在邓州城。太守召信臣勤政爱民~看到邓州缺水浇地,便想方设法兴修水利工程。白牛周围多是漫坡、每逢雨季,四面八方的水都涌向地势低洼的白牛,被召信臣称之为九江汇流、时不时积聚不散、甚至泛滥成灾 - 形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召太守动员百姓搬迁~他想在下游修一条坝拦水浇地.

俗话说:“熟土难离”,不少人舍不得这片肥沃的宝土——这儿地里长出的大白菜吃着没有筋,一有特产远近闻名;

二临邓州至南阳的官马大道,交通方便~以致大部分百姓仍然留居不迁.

这事儿说来话长,有一年天下连阴雨,瓢泼碗倒直下九九八十一天。百姓们就算天天烧香、夜夜许愿,乞求老天爷保佑,但雨仍然不住点,下得沟满河平,到处一片 、四面八方的水仍然朝这里涌来,老百姓的房屋多有倒塌 - 人心慌乱。

正在危急时刻,一道电闪中、只见一头巨大的白牛踩水而来,通身似雪一样白得发亮,双角恰似一双犁头~两眼发出电一样的亮光。

只见大白牛在大水 四下一望~便看清了水的流向。这时它把头低下去,双角插入泥水中,蹬腿弓身猛力朝前拱去、一趟以往就是一道河沟,泥堆土坎统统都被豁开~大水顺着拱开之处汹涌而下。

没有多大时候,拱开几道长沟 - 水便倾泻出去,水位迅速下降。逃难的人们这才敢回家。有人顺岸边寻找大白牛,只见泥巴地中有几个头大的蹄印~不过不见了大白牛的影子!

此事很快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感激地说:真是救人苦难的神牛爷呀!

大水退去之后,街东边低洼处被水冲成了大坑 - 隔断了从东边来的大道。由于水深坑大,桥也没法架 - 使过往的客商同行人无路行走、只能望水长叹、望街长叹!

想起来真是,正当人们束手无策时 - 发现水面上有位银发如霜的老汉,架着一只木排~往岸边撑来!看着他年纪虽大,不过相当精神,尽管木排上人多,还堆着不少货,老人撑起来反倒轻松稳当,边撑边笑着问问这、问问那,有时还逗逗小娃们~仿佛毫不费劲儿...

此地来往的人多 - 老汉从早撑到晚,一次也没歇闲,一连撑了好多天,一直到积水退去,路道畅通之后,老汉才留下木排 - 独自向远方走去。

有人追着老汉、想看他家住哪里 - 再赶也赴不上.眼看着老汉走进一片树林里 - 等追进去一看 - 不见老汉的身影,只恍惚望见一只大白牛,从树林中向东方远去。

从此,人们相当怀念这只救命的白牛神、把这个集镇改称为白牛以作纪念 - 把白牛拱开的几条水道称作旱九江。这个美好的传说世代流传着。

其3:

德昂族村寨 - 稻谷收完后,首座口新米要先给牛吃,以此表示对牛的尊敬与感激。关于德昂族敬牛的习俗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一座山上住着兄弟俩,父母早亡,留下一幢房子与一头黄牛。

哥哥贪懒心狠,弟弟老实勤快。有一天弟弟在外干活时,黄牛突然说起话来,它告诉弟弟,你快回去,你哥在家烧粑粑吃呢。

弟弟半信半疑地回到家,见哥哥正在吃粑粑。从此以后,弟弟对黄牛不一样好。又有一天、黄牛告诉他~你哥又在家炸干巴吃、弟弟回家一看确如黄牛所说.

哥哥见弟弟一下子而来,一气之下把油锅推翻,泼出来的油溅到弟弟脚上。

弟弟很伤心,决定和哥哥分家...分家时 - 老实的弟弟只要黄牛!分家后~弟弟便牵着牛爬山涉水、不知走了多少路~总结一下在一个山洞里栖身...

这个洞里有个水塘,每逢单日仙女就来此洗澡。有一天黄牛偷了一个仙女的衣服,仙女找不到衣服回不了天宫~便同弟弟成了亲。

成亲后的第二年~仙女生了一个儿子。不久,弟弟将黄牛偷衣服的事跟着仙女讲~并且还拿出衣服给她看...仙女看到衣服,便立即抢过去穿上,抱着儿子回到天宫.

黄牛也驮着弟弟追到天宫,向天神要儿子。天神说:“你能开出一百亩地,我就把你的儿子给你。”弟弟只好牵着牛回来开垦荒地。

他终日辛劳,早出晚归,终于开出了一百亩地,并在地上种上了庄稼...天神被感动了,将儿子还给了他。他欣喜若狂 - 带上儿子骑着黄牛回到了山寨。

从此~德昂人学会了种五谷。他们为了感谢黄牛~于是便将每年的新米先给黄牛吃!他们认为~牛吃了新米,田犁得好、能长出好庄稼,给山寨带来幸福吉祥。

同生肖牛相关的成语

搏牛之虻、初生牛犊不怕虎、床下牛斗、带牛佩犊、对牛弹琴、

多如牛毛、放牛归马、风马牛不相及、割鸡焉用牛刀、隔山买老牛、

归马放牛、汗牛充栋、呼牛呼马、鸡口牛后、鸡尸牛从、

茧丝牛毛、鲸吸牛饮、九牛二虎之力、九牛拉不转、九牛一毛、

老牛破车、老牛舐犊、马牛襟裾、卖剑买牛

猕猴骑土牛、目无全牛、泥牛入海、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刀割鸡、牛刀小试、牛鼎烹鸡、牛鬼蛇神、牛骥同皂、

牛角挂书、牛溲马勃、牛头不对马嘴、牛头马面、牛衣对泣、

庖丁解牛、蹊田夺牛、气冲牛斗、牵牛下井、如牛负重、

杀鸡焉用牛刀、童牛角马、屠所牛羊、土牛木马、亡羊得牛、

问牛知马、蜗行牛步、吴牛喘月、犀牛望月、一牛九锁、

以羊易牛、争猫丢牛、执牛耳、椎牛飨士、钻牛角尖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