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鸡年的曾姓男孩起名大全
起名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起名根据姓氏与出生年份看会有不同的讲究,而出生在2017鸡年的曾姓男孩如何起名呢?起名的时候适合的名字又有哪些呢?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看吧!
2017鸡年的曾姓男孩起名大全
曾姓的起源与文化
一、来源有三。
1、源自姒姓。
帝尧之时,尧命颛顼帝的后裔鲧治理洪水,鲧采用堵塞之法,九年治水不成功。舜继承尧的帝位后,把鲧放逐于羽山,起用鲧之子禹来治水,禹改用疏导之术,历经13年平息了水患,封于阳翟、即今河南禹州。公元前2070年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 首座个世袭封建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姒姓。夏朝初,已流行用炊器甑,发明甑的氏族称曾人,是姒姓部落的一支。到夏朝中期,甑器十分盛行,曾人的地位也被提高,活动于河南方城北的缯邱。夏朝中叶,夏后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缯,子爵,缯子国在今河南方城北,缯、鄫、曾古时通用,也称鄯子国。商朝初,邮国北迂于新郑与新密市之间的潧水。商朝末,东迁今河南柘城与安徽亳州之间的层邱,也作缯邱,鄯子国是商朝的盟国。西周初,周武王灭商后封鄫为子爵,北迂到山东苍山西北。到春秋后期鲁襄公六年,即公元前567年被莒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后去邑为曾氏。姒姓曾氏的历史有4000多年。
2、出自姬姓。
西周初,周穆王南征江淮时,移封诸姬姓诸侯国于汉阳地区,穆王之裔封在缯邱,今河南方城北的姒姓鄫国的故地。曾国因扶立周平王有功,封为侯爵,国势一度强盛。春秋初,楚国逐渐强大,向北推进到淮汉地区,灭了申、吕、应、霍等小国,曾国沦为楚的附庸,被迫东迁于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站国初楚灭随国,迁曾国于随地,今湖北随州,曾国不久也为楚国所灭。姬姓曾氏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
3、外族基因的融入
在历史上,我国曾姓虽不断于其他民族有交往,但是很少发生的规模的外族改曾姓的事件。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曾氏立姓之后,一直活动在河南、山东一带。姒姓鄫子国灭后,太子曾巫逃奔鲁国,其子为鲁国季氏宰,五代孙曾参,为孔子的学生,即大名鼎鼎的曾子。山东地区是曾氏最早的发源地和发祥地。秦汉时期,曾姓向河北、陕西、湖南、江西等地迁移,尤其在江西地区繁衍昌盛。到了晋朝,曾氏从江西出发向浙江、江苏等地区扩展,向西部的湖南、湖北、四川移民,南方的广东也出现曾姓的足迹。唐朝末期,曾姓由江西南下迁往福建,随后向广东再移民。清初进入了** 。
宋朝时期,曾姓大约有5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6%,排在第三十一位。曾姓首座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曾姓总人口的57%,是当时江西的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福建、安徽,这三省曾姓大约占全国曾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广东、河南、陕西,这三省的曾姓又集中了14%。全国形成了以赣、皖、闽为中心的曾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曾姓大约有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9%,为明朝第四十四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曾姓人口增长为负值。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广东,这两省曾姓大约占曾姓总人口的65%,其次分布于湖南、福建、湖北,这三省的曾姓又集中了23%。江西为曾姓首座大省,占曾姓人口的5l%。其人口主要向南部地区迁移,北方地区曾姓人口萎缩严重。全国重新形成了江西和广东为中心的两块曾姓人口聚集区,曾姓人口重心由东南向南漂移。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曾氏还有堂号“鲁阳”。
【郡望】
鲁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县、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县西北)。相当于今甘肃通渭、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西晋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
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鲁山县。
四、曾姓血型
曾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的是:O型占37.3%,A型占29.6%,B型占25.5%,AB型占7.6%。
五、当代曾姓的分布
当代曾姓的人口已达近680万,为全国第三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曾姓人口由46万增到680万,增长了近15倍,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曾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江西、四川四省,大约占曾姓总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福建、湖北、重庆、广西、** 、贵州,这六省有集中了29%的曾姓人口。湖南为当代曾姓首座大省,居住了曾姓总人口的16.6%。全国形成了江南多曾姓、江北少曾姓的分布现状。人口流动主要有江西和广东向西部的两湖和四川移民,全国形成了川、渝、鄂、湘、粤、桂、赣、闽、台联成一片的曾姓密集分布区。
曾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湘赣粤闽大部、** 、广西东北,曾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28%以上,中心地区可达2.3以上,这一区域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6.6%,居住了大约42%的曾姓人群。在广东西南、海南、广西大部、云南北部、黔渝、四川大部、湖北大部、湖南北端、江西北部、皖浙南端、福建北部,曾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4%--1.28%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的15%。居住了大约40%的曾姓人群。
2017鸡年男孩起名方法
1、男孩取名多用洪亮的字眼儿
给男孩取名,读起来声音要响亮、有力,具有阳刚之美,符合男宝宝的性别特征。尤其是名字最末一个字,可尽量使用开口音。如:亮、方、达、刚等。
2、男孩取名用珍宝、奇兽之名
用珍宝玉器和祥瑞奇兽一直作为高洁人格和高贵身份的象征用于人名,从古代沿用到现代,无论是给女孩取名还是男孩取名字使用都很好。
两个字的如:怀瑾、璞初、睿琳、曾琪、麒麟、如龙、鲲鹏、玄武、玳瑁等。
单个字的如:璨、琛、璠、琦、锦、琰、玥、琨、玮、璋、璜、珏、琢、珲、璧、宝、玉、金、银等。
宋代着名词人姜夔名字中的“夔”指的就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兽。历史名将周瑜名字中的“瑜”是“美玉”的意思,汉字中许多带“王”字旁的字,都有“美玉”的意思,很适合用来为男宝宝起名字。
3、可以品德、相貌为男孩取名
男孩取名不仅读音好听,往往还蕴含了人们对于男性的审美期待,中华民族自古就非常重视个人品德和修养,这一点在为男孩取名时也有所反映,一个好听的男宝宝名字常常体现了人们对于男性优秀的人品和相貌的期许。
两个字的如:伟毅、英杰、俊熙、知非、守信、振忠、敦儒、嘉良等。
单个字的如:帅、英、硕、威、清、直、铿、强、刚、钢、坚、巍、勇、猛、谦、仁等。
4、以学问、志向为男孩取名
男孩取名还往往寄予了父母深厚的期待,希望未来的男子汉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光宗耀祖,甚至是安邦定国。
两个字的如:凯文、博涵、泰哲、誉胜、智宸、一鸣、志明、学礼、永胜、恩泽、有成、安邦、自光等。
单个字的如:智、睿、知、聪、荣、志、立、耀、勋、卓、友、建、功、彰、达等。
5、巧借诗词、典故为男孩取名
男孩取名在 自古就有“女诗经,男楚辞”的说法,意思是说给女宝宝取名起名可以从《诗经》里去找,而给男宝宝起名则要参考《楚辞》。 丰富的古典文学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取名资源,你尽可以从书架上随手取来一本典籍翻翻,也许马上就会有你喜欢的名字跃入眼帘。
两个字的如:维哲(出自《楚辞》)、周翰(出自《诗经》)、子衿(出自《诗经》)、千帆(出自《宋词》)等。
6、以气势宏伟的自然景物和事物为男孩取名
男孩取名,不宜太过阴柔,一些用来形容自然风景的字词,大气磅礴,很适合用来给男孩取名。这种起名字方式还寄托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两个字的如:黎昕、海州、天翔、伟瀚、凌云、浩宇、星云、羽飞、鹏程、扬帆、海涛、峻峰等。
单个字的如:树、林、柏、帆、山、河、岩、川、风、雨、天、景、森、淼、炎、焱、磊、霄、旷、广、宏等。
7、以吉祥、祈福的字眼儿为男孩取名
男孩取名自然要回避开一些不雅字、不吉字,尽量使用吉祥美好的字眼儿。这种祈福的起名方法从古至今在民间都非常流行,谁不期待自己的宝宝未来的人生能够和顺、富裕、发达呢?
两个字的如:舒畅、君瑞、伟祺、家宜、安然、思乐、健平、益欣、嘉懿等。
单个字的如:顺、和、康、富、福、贵、正、新、贺、益、鑫、祥、利、升、兴、发等。
推荐阅读:最好的男孩名字
2017鸡年的曾姓男孩好听的名字大全
曾韵文 曾熙顺 曾泰乔 曾古瑜 曾裕喆
曾识嘉 曾熙丁 曾楷原 曾柏睿 曾彬钦
曾鹏瑞 曾先凯 曾楷峻 曾祺宝 曾健仁
曾识棋 曾熙皓 曾嘉凌 曾韵华 曾识天
曾鹏若 曾泰图 曾东丁 曾信钦 曾羽寒
曾泰庆 曾鹏浩 曾游城 曾健凯 曾健闲
曾识宁 曾肖彬 曾健方 曾熙峻 曾羽杰
曾肖钰 曾祺顺 曾风若 曾诺耿 曾楷睿
曾鹏玮 曾风文 曾信嘉 曾肖皓 曾东雄
曾镜宁 曾彬棋 曾晟乔 曾宸凌 曾古浩
曾泰维 曾景闲 曾旭瑞 曾熙欢 曾千峻
曾裕翔 曾鑫盛 曾东凯 曾泰翔 曾古胜
曾信棋 曾景方 曾肖仁 曾先彬 曾晟皓
曾鑫睿 曾韵天 曾先寒 曾东盛 曾信玮
曾健钰 曾羽若 曾东彬 曾风瑞 曾嘉云
曾嘉丁 曾彬翔 曾彬云 曾劲玮 曾才嘉
曾景华 曾晟捷 曾信钰 曾煜城 曾泰盛
曾鑫欢 曾先胜 曾健华 曾鑫翔 曾熙胜
曾施普 曾羽捷 曾旭慈 曾羽丁 曾才盛
曾锦刚 曾东棋 曾柏乐 曾信杰 曾劲杰
曾旭乔 曾景云 曾楷喆 曾风轻 曾东原
曾识玮 曾柏浩 曾风畅 曾泰嘉 曾泰睿
曾晟彬 曾楷刚 曾才皓 曾景丁 曾旭鹏
曾先统 曾先丁 曾宸喆 曾鑫腾 曾祺云
曾琪云 曾鑫顺 曾琪胜 曾景杰 曾风华
曾健慈 曾羽钰 曾风浩 曾裕峻 曾熙晋
曾风钰 曾旭胜 曾识硕 曾识文 曾宸峰
曾嘉铭 曾先棋 曾古乐 曾千翔 曾诺泓
曾晟珩 曾鑫彬 曾才睿 曾景图 曾旭若
曾锦丁 曾风玮 曾彬钰 曾彬庆 曾健鹏
曾健皓 曾晖杰 曾鑫闲 曾锦铭 曾羽庆
曾柏梵 曾韵尘 曾侠文 曾景玮 曾镜钰
曾锦杰 曾健朝 曾鹏嘉 曾琪刚 曾古月
曾先畅 曾东益 曾古睿 曾景睿 曾晟喆
曾宸耀 曾晟杰 曾泰浩 曾诺彬 曾锦喆
曾嘉智 曾识梵 曾镜天 曾彬浩 曾东喆
曾诺杰 曾风月 曾锦捷 曾晟云 曾先瑜
曾彬嘉 曾古文 曾东超 曾东寒 曾锦凯
曾健瑞 曾旭皓 曾鑫耀 曾锦理 曾镜方
曾先睿 曾烟翔 曾镜乐 曾施瑞 曾识乐
曾晟超 曾东顺 曾锦洋 曾锦皓 曾镜维
曾诺顺 曾先杰 曾羽智 曾景畅 曾嘉喆
曾羽闲 曾锦尊 曾镜浩 曾鑫刚 曾泰瑞
曾鑫恩 曾健盛 曾泰方 曾古捷 曾鑫原
曾东伦 曾才玮 曾旭睿 曾古仁 曾琪洋
曾楷丁 曾识华 曾琪鹏 曾柏丁 曾东皓
曾东泓 曾东城 曾古丁 曾健丁 曾熙铭
曾熙凌 曾柏庆 曾柏杰 曾琪景 曾羽宁
曾楷腾 曾施浩 曾东庭 曾锦洪 曾秋胜
曾柏鹏 曾鑫洋 曾彬玮 曾裕睿 曾古超
曾信庆 曾先维 曾古华 曾彬若 曾泰丁
曾鑫雄 曾锦朝 曾旭梵 曾先彬 曾景慈
曾旭方 曾诺鹏 曾羽胜 曾祺书 曾景彬
曾南华 曾柏胜 曾东闲 曾锦腾 曾镜瑜
曾景乐 曾健宁 曾祺翔 曾嘉翔 曾识维
曾旭杰 曾诺胜 曾晟盛 曾彬睿 曾彬盛
曾识钰 曾古宁 曾锦庭 曾肖瑞 曾信乔
曾东铭 曾风睿 曾风云 曾鑫峻 曾先钰
曾彬文 曾锦原 曾旭硕 曾锦翔 曾景皓
曾先玮 曾镜睿 曾健浩 曾裕杰 曾羽仁
曾熙闲 曾识瑞 曾致鸣 曾鹏棋 曾健梵
曾嘉洋 曾先文 曾锦盛 曾景仁 曾才钰
曾宸翔 曾熙耿 曾东恩 曾诺睿 曾锦善
曾宸刚 曾泰硕 曾先盛 曾景文 曾景维
曾锦壤 曾熙原 曾楷顺 曾先华 曾信乐
曾先皓 曾锦伦 曾祺峰 曾诺智 曾晟景
曾秋深 曾楷峰 曾先捷 曾泰皓 曾泰乐
曾嘉刚 曾施杰 曾晟庆 曾晟峻 曾诺耀
曾锦珩 曾熙庆 曾风彬 曾鑫庭 曾熙睿
曾旭超 曾古晴 曾晟刚 曾羽方 曾景钰
曾信韶 曾嘉鹏 曾熙翔 曾先月 曾东翔
曾熙喆 曾熙刚 曾裕彬 曾晟睿 曾柏超
曾鑫乔 曾旭文 曾信棕 曾琪超 曾鹏畅
曾旭彬 曾旭钰 曾信文 曾旭景 曾晟腾
曾泰顺 曾古若 曾祺凯 曾鑫景 曾锦泓
曾柏瑞 曾风顺 曾锦烈 曾古睿 曾泰熊
曾东翔 曾鑫喆 曾先钦 曾熙杰 曾景翔
曾旭顺 曾健硕 曾先雄 曾景源 曾鑫晋
曾信皓 曾南杰 曾景棋 曾健雄 曾柏翔
曾羽云 曾晟丁 曾风宁 曾先若 曾羽瑞
曾羽盛 曾东胜 曾泰宁 曾嘉翔 曾旭庆
曾信天 曾先睿 曾信彬 曾熙庭 曾熙城
曾柏温 曾景鹏 曾柏云 曾镜木 曾熙腾
曾鑫峰 曾宸庭 曾先梵 曾先嘉 曾先韶
曾肖天 曾琪峻 曾旭棋 曾锦城 曾肖杰
曾东刚 曾古雄 曾识睿 曾锦恩 曾先银
曾彬智 曾鹏宁 曾泰月 曾楷盛 曾裕泓
- 上一篇:2017鸡年的曾姓女孩起名大全
- 下一篇:2017鸡年的萧姓男孩起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