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常说的桃花运是怎么来的?什么是桃花运
	
	
这事儿说来话长,“桃花运”一词最初源于《诗经》,在《国风·桃夭篇》中原文是这样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 - 宜其家室!桃之夭夭 -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室人”。看来很久以前的古人就用开的极其灿烂娇艳的桃花来形容女人了。这首诗描写的是女子出嫁时的情景...用桃树的果实累累、枝叶茂盛比喻将来的后世子孙人丁兴旺,这样的女子婆家自然满意...导致古人在赞美、祝贺婚姻时常说“既和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就是出典这里.这左右是“桃花运”一词还算官方的来历。
关于“桃花运”还有一个山寨版的传说,说的是唐朝诗人崔护的故事!那首耳熟能详的“题都城南庄”就是诗人记录的自己一段情感经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各位从中读到了多少的美丽和哀愁、幸福与无奈。故事是这样的:崔护游玩时口渴 - 发现一个被桃花掩映的农家 - 于是上前讨水、迎接他的是个有着桃花般美丽容貌的女子,他同这个女子一见钟情,互相爱慕、但在当时那个非礼勿视的年代,这对倾情的男女也只能“发乎情”而“止乎礼”了~彼此都没有说破。要搁这时候,恐怕早去宾馆开房了。
来年春天 - 又是桃花盛开之时,崔护思念之情愈浓,于是再次到访、不过见小院已经深锁。崔护于是在大门上题写了这首人面桃花诗。又过了几天,崔护又去 - 听见院里有哭声,就敲门询问,有个老汉出来说:您不是崔护吗?!您害了我的女儿!从去年见到你后她就精神恍惚 - 前天又看见门上的诗句~进门就病了,不吃也不喝的死了、是你杀了她。崔护伤感悲痛,请求进屋内哭她一回。崔护抬起女子的头,枕着她的大腿、哭着祷告说:我来了!一时百感交集~不能自持!不想此女竟睁开了眼,活了过来...
此事在孟棨《本事诗·情感》中有记载。多少有点夸张。崔护有此姻缘,自是美不胜收。二人成婚后此女又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夜来红袖添香、为夫伴读,真是羡煞天上神仙。崔护学业也由此日益精进,后来金榜题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崔护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运气着实不错.后来人们就根据这段佳话将男女情事谓之走“桃花运”或交“桃花运”了。
从一般理解来看,用“桃花运”一词形容男女情事也是格外贴切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既然桃花的美丽...“桃花”一词有显示某人性情中有艺术情调~风流浪漫的成分...能够透射男女互相倾慕之情~展现男女情事的美好。桃花初开之时红白相映,娇羞无暇、多姿无限,也正好符合多情男女的心事...桃花多情美丽 - 也使男女的内心变的柔软浪漫...我想所有的...都人心中理想的异性大多都是俊男靓女,如桃花盛开般的摇曳多姿。期盼同猪八戒的二姨或是猪八戒本人艳遇的当属另类.另一个原因就是季节的躁动。桃花盛开之时,正是农历三月!人们在经过了一冬天的寒冷和无奈的包藏之后 - 终于迎来春天。冰封太久的情感似乎也随着春风拂面而的到了释放.惠风与畅 - 春日暖照、让人洋溢出许多新的气息,也自然惹的多情男女春心荡漾 - 就像柳树要发芽一样,感情也喜欢在春天萌发。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也有过像的描述:“公园与住宅花园里的草木、好比动物园里铁笼子关住的野兽 - 拘束、孤独,不够春光尽情的发泄。春来了只有向人的心里寄寓”~可见春天的同暖能够化开人们心中凝固许久的冰霜,使人欢畅 - 也使人躁动...而欢畅躁动又难免会春心萌动。红男绿女往往也要在修饰上紧跟大自然的节奏、撇掉厚重 - 配以轻装 - 于是内心与自然间隔愈近,及至融为一体了.这种内外一新的感觉很好办流露在感情上!无怪乎钱老又说:“添了奸情和酗酒打架的案件,添了孕妇” - 可见春天是最为躁动跟多变的季节...
相学家总说“命犯桃花”,意指与异性有纠缠不清的麻烦事.“桃花运”的美妙也会带给人情感上的牵动,当然也会有因此引发的种种烦恼同麻烦,在易学家的讲清楚中,“桃花运”是跟其他一切运势相克的,自也有一定的道理.“桃花运”也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遇到青睐自己的男人也一样是交了“桃花运”,当然也一样会“命犯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