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

时间:2017-04-14 11:16:06     编辑:ky07
20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黄蓬(今洪湖市黄蓬)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说起陈友谅,咱们都知道是农民起义领袖,是 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他少时读书 - 略通文义。陈友谅死后,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立陈友谅次子陈理登基为帝,改元德寿。

陈友谅

陈友谅简介

中文名陈友谅

国籍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沔阳(今仙桃市)

出生日期1320年

逝世日期1363年

职业陈汉皇帝

主要成就起兵反元、建立陈汉政权

庙号高祖

谥号圣文德敬宁昭武皇帝

政权陈汉

在位1360年-1363年

年号大义:1360,大定:1361-1363

人物生平

起兵反元

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

他少时读书,略通文义!有一卜者在察看过其祖先的墓地过后说:“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他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

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复破沔阳,陈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队伍 ,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

1358年(至正十八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又破龙兴、瑞州。下一步分兵攻取邵武、吉安 - 而自己则领兵进入抚州。不久,又破建昌、赣、汀、信、衢!

建汉称帝

当时,长江以南唯有如此陈友谅部最强。朱元璋攻取太平后~和他为邻.陈友谅攻陷元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军前去攻打陈友谅,夺取池州。

赵普胜是有名的骁将,号称“双刀赵”...开始与俞通海等驻扎巢湖,一起归附朱元璋、后来叛归徐寿辉。

这时他正为陈友谅驻守安庆,多次引兵争夺池州、太平 - 到处抢掠.朱元璋为此担忧不已,于是引诱赵普胜的食客,让他潜入陈友谅军中去离间赵普胜。

赵普胜没有发觉 - 见到陈友谅的使者总是诉说自己的功劳、觉得自己有恩于陈 - 脸上露出悻悻的表情。陈友谅由此怀恨心中,怀疑他要背叛自己。

1359年(至正十九年),陈友谅以会师为名,从江州冷不丁来到安庆~赵普胜在雁汊以烧羊迎接,当他刚一登船 - 陈友谅便马上杀了龙兴(今江西南昌)时,徐寿辉想迁都龙兴,陈友谅不同意...

1360年(至正二十年),徐寿辉仍然决定迁都龙兴,仓促从汉阳出发、临时驻扎江州。 江州是陈友谅管辖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下一步将徐寿辉迎入城中 - 立即紧闭城门、将徐寿辉所部全部消灭.

随即以江州为都,挟奉徐寿辉居于此地,而陈友谅则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官属!然后挟持徐寿辉东下~jingong 太平。

但太平城坚不可拔,于是陈友谅军便利用大型船只靠近西南城墙,士兵们顺着船尾爬过矮墙进入城内 - 攻克太平城。

此后~陈友谅便愈加骄狂。陈友谅部进驻采石矶后~他派遣部将假装到徐寿辉面前陈述事情,趁机安排壮士用铁器击碎徐寿辉的脑袋。

其实吧、徐寿辉一死,陈友谅便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都是以前的旧官。陈友谅即位之日正巧遇上大风大雨,群臣们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贺~没能按礼仪行事。

大战朱元璋

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特别是尽占江西、湖广之地,

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应天。朱元璋担心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于是设计命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速赶来。

说实话 - 陈友谅确实这样率水师东下~到达江东桥,呼叫康茂才、无人答应、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双方战于龙湾~陈友谅大败、原因是潮落、船被搁浅,死者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只得坐小船逃走。

张德胜乘胜追击,在慈湖将其打败 - 焚烧其船。冯国胜率五路大军乘胜追击~陈友谅派出皂旗军迎战~又被大败...于是陈友谅放弃太平,逃至江州。

朱元璋军乘胜攻取安庆,陈友谅的部将于光、欧普祥都缴械投降。第二年,陈友谅派兵在次攻陷安庆...朱元璋亲自率军讨伐、恢复安庆~长驱直入抵达江州。

陈友谅战败,连夜携妻带子逃往武昌。他的部将吴宏以饶州投降,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龙兴投降。

战死鄱阳湖

陈友谅眼见其疆土日益减少~十分愤怒,于是制造了数百艘楼船。这些船均高数丈、用丹漆粉饰,每艘船都有三层 - 设有走马棚,船上船下人语之声互不相闻,橹箱都用铁裹住。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 - 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jingong 南昌、飞梯冲车、百路并进...

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郑愈坚守南昌三个月,朱元璋亲自率军前去援救,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将到、便撤除对南昌的包围,向东出鄱阳湖,和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

陈友谅集合巨舰,以连锁为阵。朱元璋军不能仰攻 - 三日 - 损兵折将,渐感不支。然而不久,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 - 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

陈友仁号称五王,瞎一眼、与此相反智勇双全,他死后 - 陈友谅为之丧气。在这场战斗中 - 朱元璋船虽小 - 却轻便易行;

陈友谅虽是巨舰,可是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 - 陈友谅便与其将士约定第二天集中兵力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后,下令将凡是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

第二天在战~从早晨到中午,陈友谅军大败。陈友谅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预先扼住湖口,拦截其退路.在坚持数日之后~陈友谅同众将商量摆脱困境的对策...

右金吾将军说:“既然出湖棘手,我们就应当焚船登陆,直奔湖的南岸以图在举。”左金吾将军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他们利用步骑追赶我军。

进退之间大家将失去自己的地盘~大势也将去也。”陈友谅不能作出决定~既而说道:“右金吾将军所言有理。

”左金吾将军因其意见未采纳,便率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将军知悉后~也率部投降。陈友谅处境更困难!

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两封信~信的内容差不多如下:“我想与你约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不过盘算失误~企图加害于我...

我军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龙兴十一郡 - 你还不悔过,重新挑起战端。首先要指出的是被困在洪都,在败于康郎,骨肉将士被葬身于火海。

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当取消帝号,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陈友谅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

时间一久,陈友谅军中粮食渐绝,只得突围冲出湖口。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 - 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

想起来真是~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不过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 - 陈友谅当即死去!顿时~陈友谅军土崩瓦解 - 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

想起来真是、陈友谅生前生活奢侈,过去制造了一张镂金床、做工非常精巧,宫中其他器物也是一样。他死后、江西行省将镂金床献给朱元璋 - 朱元璋感叹道:“这张床同孟昶的七宝便壶有啥各式各样呢?

”然后下令有关官员将它熔掉!

张定边等护陈理返回武昌后,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汉亡。陈理至应天 - 元璋封为归德候。

数年以后,朱元璋出于“安全感” - 将其送往高丽定居,“平安无事”。

历史评价

刘基:“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士诚自守虏 - 不足虑。

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

朱元璋:“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杨璟:“向者如陈、张之属,窃据吴、楚 - 造舟塞江河,积粮过山岳,强将劲兵、自谓无敌...然鄱阳一战、友谅授首、旋师东讨 - 张氏面缚.

此非人力,实天命也。”

高岱:“友谅之勇略、虽或未及项羽、而剽性狡悍~出没飘忽,大困而不馁,屡踬而复振...观其龙江败归 - 还袭安庆;

九江之失、疾奔武昌。和徐达召还,不旋踵而有江州之入。是皆败衄接下来,旬日之间 - 而能陷城摧敌 - 其能开拓封疆,奄有荆、楚,亦一时之雄也...

”“元末群雄共起 - 与我圣祖并驱中原者 - 固非一人,而当时称劲敌多为腹心胁腋害者,惟友谅可虑哉。

谷应泰:“慨自元人失驭,群雄蜂发、逐鹿之夫 - 所在都有。太祖崛起濠梁 - 而在同时并兴者,则有张士诚据吴,徐贞一据蕲~明玉珍据蜀,方国珍据江东,然皆阖门坐大,非有图天下之志也.

独陈友谅以骁鸷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流,地险而兵强,才剽而势盛,实逼处此,以和我争尺土者,非特汉之文伯、子阳,唐之世充、建德而已。

”“至若友谅者、本沔阳渔家、刀笔小吏~徒有凶残、实无功德 - 干城仗普胜而旋即杀之、北面事寿辉而旋即毙之~名实交丧~忠勇并失,诚所谓蝇声紫色~圣王之驱除耳。

而论者以周颠仰天,铁冠大笑,刘基之手挥难星,雷老之忽然不见,王者所至、诸神效灵。而不知友谅者、犯顺多黑闼之风~归命少窦融之智 - 盗窃空名~进退无据,抑也人谋不臧~匪特天亡之也.

谈迁:“国史于陈友谅、张士诚辈辄书寇~夫寇非所言也。彼未我臣,何寇焉.俱田间布衣,仗尺剑起事,虽仁暴悬殊~同样自有幸不幸焉。”

丁耀亢:“按友谅功业、已成犄角、几鼎峙矣。至其谋弑寿辉~是篡贼也。贼安能成大业乎?!盖天生此辈,为我太祖作蕴。

鄱阳贯颅,摧枯拉朽、殆天授非人力也。”

张廷玉:“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友谅、士诚起刀笔负贩~因乱僭窃,恃其富强,而卒全都败于其所恃...

迹其始终成败之故,太祖料之审矣。”

饶汉祥:“江汉先英、三楚雄风。”

《朱元璋系年要录》:“至倾国六十万尝试江流,牧野、昆阳、赤壁、淝水、古帝王豪杰能用其众者,未之有闻。”

大家可能不知道~蔡东藩:”吾谓友谅亦有自败之道,江州失守、根本之重地已去,跟奔至武昌,正宜敛兵蓄锐,徐图在举,乃迫不及待,孤注一掷,丧子弟~失爱妃 - 甚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是可见国之兴亡,实关人谋,不得如项羽之刎首乌江,自诿为非战之罪也.

说真的,吴晗:“陈友谅即使失败了,但他毕竟是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英雄人物 - 在历史上起过作用,当时人民对他是同情的,怀念的,他的坟墓到今天还在新建的长江大桥下被保存着~供来往游人悼念.

陈友谅跟周芷若的私密关系

成昆表面是少林寺的老师 ,另一方面背地里反而做了很多坏事,少林寺和武当本来就很交好,成昆想要瓦解武当派的势力!

陈友谅为了完成师傅交代的任务、他找到了突击武当派的决定性人物,此人便是宋青书!宋青书是武当派大弟子宋远桥的儿子,张三丰一心想把宋青书培养成武当的接班人。

从另一角度看宋青书有极强的嫉妒心,他喜欢周芷若,但是周芷若只喜欢张无忌!

陈友谅得知宋青书的弱点后,想利用周芷若来ciji 宋青书,让他成为自己的人。陈友谅乘周芷若不注意时~将周芷若进行了bangjia ,并告诉宋青书,周芷若所在的地方。

知道周芷若的消息后、宋青书心急如焚、赶至陈友谅的住处。陈友谅还告诉宋青书,设若宋青书能帮自己完成事情的话 - 就将周芷若嫁给他!

宋青书非常满意这一交易,于是死心塌地的为陈友谅做事,随后,陈友谅也满足了宋青书的愿望~将周芷若嫁给他。

期间,周芷若被服用了大量的十香软经散,所以她没法逃脱。陈友谅安排宋青书与周芷若举行婚礼,宋青书以为自己的愿望终于有机会实现之时,张无忌前来解救了周芷若!

此后,宋青书更是怨恨张无忌。

陈友谅的女人介绍

根据记载~陈友谅一共有四位妻妾,分别是杨苕华、娄玉贞、陶氏、阇氏。

陈友谅跟朱元璋展开鄱阳湖之战时~刚开始时朱元璋不敌陈友谅,相比之下一下子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下令火烧陈友谅船只~陈友谅仓皇而逃...

后来、陈友谅进队没有了粮食 - 他想要突破湖口,半路上遇到朱元璋的拦截,陈友谅当场战死,朱元璋早就听说陈友谅妻子阇氏年轻貌美,于是顺便霸占了阇氏 - 并且封她为瑜妃。

据说,朱元璋霸占阇氏的时候,阇氏已经怀有身孕 - 是陈友谅的孩子!阇氏嫁给朱元璋后,将这名孩子顺利的生了下来,朱元璋将他列为皇子中,阇氏孩子长大后,朱元璋将他封为潭王,并让他镇守长沙~临走前阇氏告诉了潭王了他的身世,并且叮嘱他不要忘记报仇,潭王后来深知报仇无果,于是~潭王选择与爱妃于氏自焚而死。

在电视剧《乞丐皇帝传奇》中 - 陈友谅是一位痴情的汉王,从小到大,陈友谅一直深爱着佩瑶、即使他一直都知道佩瑶喜欢的人是朱重八。

为了得到佩瑶 - 陈友谅做了很多坏事,他打着爱情的名义、陷害朱重八、甚至伤害佩瑶的亲人。后来 - 陈友谅用计谋与手段得到了佩瑶、在佩瑶嫁给他以后、他从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转变成了一个温柔无比的人,而他温柔的一面也只会给佩瑶!

后来,陈友谅和佩瑶生下一个孩子、或许是因为陈友谅做了很多坏事,孩子生下来有眼无珠,俩人非常难过。

陈友谅究竟是为啥输给朱元璋

要我说啊,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农民起义领袖 - 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很多历史文献中也多以神化朱元璋来chouhua 陈友谅,这是封建王朝“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使然.

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在乱世里,他的行为法则确实当时通用的选择 - 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进步到了极致,直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信仰崇拜 baoli ,不讲基本的信义,使他丧失了人心。可他又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他坏事做尽却又敢作敢当~有极强的军事与zhengzhi 才能,反抗元的统治,能够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向元朝妥协,坚持到了最后.

其造船本领极高,但后来他输给朱元璋的一个原因,就是输在了自己制造的巨大舰船上。

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义~并不亚于项羽与刘邦~且两者挺有像点。比如论反秦战功,项羽大于刘邦;论反元功绩,陈友谅也大于朱元璋。

陈友谅的形象与效应远远比不上项羽。这和《明史》在清代由官方修撰有关 - 成王败寇是一个原因,刻意打压陈友谅是肯定的,《明史》中关于陈友谅的记载、大多数是负面的,说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就是说他好弄权术且下手狠辣。

这也是此刻的文学影视作品chouhua 他的首要原因。

毕竟~司马迁除非…否则一个...项羽在历史浩卷里光彩照人 - 离不开司马迁。而陈友谅一直被贬损,失去了本来面目跟历史上应有的位置。

陈友谅出身贫苦、自小看多了官吏欺压百姓之事,对官吏恨之入骨!他带领起义军每攻克一地 - 最拿手的事,就是把tanguan 处以烹刑,一煮了之...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种酷刑让官员们闻风丧胆、至今他的出生地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这里的“狗” - 就是指tanguan 。

大家可能不知道、陈友谅一直坚定地站在反元的最前线,1358年他直接指挥了安庆战役。当时守安庆的是余阙,此人曾被元朝任命为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帅,后因守安庆有功,升任淮南行省左丞,并赐二品服、朱元璋不敢讨伐余阙,说什么此人是忠臣~假设大臣们都像余阙这样 - 元朝就不会乱了!

而陈友谅不过敢于啃这块硬骨头,为了攻打安庆,三败三起,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两军大战于沙漠洲,余阙亲率兵士 - 冒着箭雨冲入阵内,连斩陈友谅十三员大将.一直打了七年,陈友谅损兵折将~终于拿下了安庆城,余阙“引刀自刭”、沉于清水塘中、他的妻妾也都投井而死,获得了“满门忠烈”的好名声.

反倒是陈友谅~为反元之战立下汗马功劳~成了一个逼死忠烈的“罪人”。

后来 -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余阙等元朝的殉葬者大加表彰...而对于元朝的降官或者在元朝任过职的文武官员,则大加污辱说不定...(算命www.bmfsm.com)

明朝的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元顺帝养有一头宠物象,很善于跳舞,元顺帝逃走后,朱元璋把象弄到了南京 - 在宴会上 - 让这头大象跳舞 - 大象死活不肯跳,朱元璋一怒之下杀了大象。

有一个大臣叫危素,元朝时曾任翰林编修、礼部尚书等职,降了朱明王朝过后~朱元璋太意外了在危素的身上挂了两块牌,左边是“危不如象” - 右边是“素不如象”。

陈友谅的老婆是谁

根据记载,陈友谅一共有四位妻妾 - 分别是杨苕华、娄玉贞、陶氏、阇氏。

陈友谅同朱元璋展开鄱阳湖之战时,刚开始时朱元璋不敌陈友谅、但是突然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下令火烧陈友谅船只 - 陈友谅仓皇而逃。

后来~陈友谅进队没有了粮食,他想要突破湖口~半路上遇到朱元璋的拦截,陈友谅当场战死~朱元璋早就听说陈友谅妻子阇氏年轻貌美,于是顺便霸占了阇氏,并且封她为瑜妃!

据说~朱元璋霸占阇氏的时候,阇氏已经怀有身孕,是陈友谅的孩子。阇氏嫁给朱元璋后~将这名孩子顺利的生了下来,朱元璋将他列为皇子中,阇氏孩子长大后 - 朱元璋将他封为潭王,并让他镇守长沙,临走前阇氏告诉了潭王了他的身世,并且叮嘱他不要忘记报仇,潭王后来深知报仇无果,于是,潭王选择同爱妃于氏自焚而死.

在电视剧《乞丐皇帝传奇》中,陈友谅是一位痴情的汉王,从小到大~陈友谅一直深爱着佩瑶、即使他一直都知道佩瑶喜欢的人是朱重八。

说真的 - 为了得到佩瑶,陈友谅做了很多坏事,他打着爱情的名义,陷害朱重八、甚至伤害佩瑶的亲人。后来、陈友谅用计谋与手段得到了佩瑶,在佩瑶嫁给他以后,他从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转变成了一个温柔无比的人 - 而他温柔的一面也只会给佩瑶。

后来,陈友谅与佩瑶生下一个孩子 - 说不定是因为陈友谅做了很多坏事,孩子生下来有眼无珠,俩人极度难过。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