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梁山英雄结局都是怎么死的?

时间:2016-12-19 14:28:22     编辑:noble
20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梁山英雄结局都是怎么死的?

不瞒你说,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描写了宋徽宗统治末期的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梁山泊农民起义。随着电视《水浒传》的热播、宋江跟梁山泊英雄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形象已经钻进去到了所有的...都人的心中,而随着最近吴越品水浒、tegic点水浒的对台戏的pk~更是使他们成了人们交谈的话题。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及梁山泊起义,真的那样“惊天地,泣鬼神”么?!

实际上,据历史资料记载,宋朝三百多年、大大小小爆发的农民起义有几百次之多,这是历朝历代都不曾有过的。但宋代的农民起义终未形成全国性规模,活动范围只限于一隅 - 参加的人数也有限、继续下去的时间很短。在宋代几百次的农民起义中、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不论从规模还是效应上讲~主要算是较小的一次。

那么,它的效应何以那么大呢?首先是南宋时编《宣与遗事》把这次起义演义化、故事化~第二个方面是明人施耐庵写的《水浒传》~更是以梁山泊英雄好汉为主线,才使梁山泊跟宋江的故事深入民间,影响越来越大,近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小说虽跟历史有某些联系 - 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宋江起义发生于北宋末年宣与年间 - 激起农民起义的导火线是北宋设置的“西城括田所”。宋徽宗为解决财政上的棘手,于政与元年(1111年)设立这一机构,专事搜刮!起义以梁山泊为根据地。

既然梁山地处黄河之北,所以宋江等人也被称为河北剧盗.梁山泊是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南方那个环绕在梁山(今梁山县南)周围的一个大湖泊...这个大湖泊是由于...的原因北宋时期黄河的两次决口变成。那时、黄河决口,河水泛滥,注入了这个本来就有的浅水滩,这样在梁山周围形成了一个方圆800里的大湖泊!那时 - 在梁山周围生活的都是些主要以捕鱼、采藕和割蒲为生的贫苦农民~他们生活得十分艰苦。可是在梁山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北宋机构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同向辽、西夏交纳“岁币”银帛~还要对此地的老百姓加重剥削,除了原来交纳的赋税外面、又一下子增加十万余贯,人们交了朝廷的赋税后、连生活都不能保证。而地方机构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梁山英雄结局都是怎么死的?

为了增加收入~又在梁山泊周围设卡征税,梁山的老百姓无论是捕鱼还是采藕都要按人头数交税、否则就要按照漏税的法令来施以重罚,就是遇上水旱灾害,百姓颗粒无收也不减免征税.梁山附近的老百姓实在忍受不了官府的残酷剥削同压迫,就以梁山泊为基地进行反抗。

梁山泊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与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是...合起来的 - 占地面积面积3.5平方公里。梁山是《水浒》故事的渊源所在,以此名扬海内、久负盛誉。据有关资料记载,从五代到北宋末,滔滔的黄河有过有三次大的决口,滚滚河水倾泻到梁山脚下,并同古巨野泽连成一片,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水泊、号称“八百里梁山泊”,即《水浒传》中所描绘的“港汊纵横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的梁山泊。

 梁山泊

起义的规模有多大~据有关史书如《宋史·侯蒙传》、《宣与遗事》等记载,唯有…才能36人,这36人为: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石秀、徐宁、李英、花同仍然、武松。当然根据现实推测,作为一次有作用的农民起义,仅此36人就“横行齐、魏”,宋朝官兵数万人不能抵抗,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办到的。据此有人认为这36人可能是起义军大小领袖的总数,也就是说与宋江一起举事起义的,可能是三十六条好汉 - 后来每一个好汉统率一支部队,但为了方便起见 - 仍然以36人名字称呼~这种解释不大合乎情理...那么,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到底有多少人?由于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 - 也无法统计,粗略估计,基本有数千人的队伍。

史记载 宋江起义有三十六位英雄,那么为什么到了《水浒传》就变成一百零八位呢?郎瑛在《七修类稿》这样分析:“贯中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由此可见才有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之说.施耐庵在写小说有感于宋江起义有“替天行道”之言 - 对于当时那些“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江必有之自亦异于他贼也”~才将梁山36位英雄写成108位,小说终归是小说,我们不能当成历史来对待。

在沈家仁的著作《煮酒说水浒》中,作者对水浒的招安做出了细微到骨头的研究,另一方面这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历史上的水浒,根本没有招安这一说法.

宋江起义结局怎样做,《水浒传》这样安排的:当日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出于为弟兄们的前途同归宿着想,决定接受朝廷招安、收尾率领梁山好汉归顺了朝廷,宋江被拜将军攻打方腊,剿灭方腊后、徽宗便杀死了他、其他归降的梁山好汉也是死的死,逃的逃,所剩无几.有人认为梁山好汉确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并且还举出了例证。成书于宋元之际的《宣与遗事》也提出了梁山好汉的结局,说他们受了招安,一一被加官晋爵,跟《水浒全传》描写一致。北宋末年李若水所写的《捕盗偶成》中明确载有宋江“三十六人同拜爵...”李若水生活的年代是北宋末年跟梁山好汉活动的年代相去处不远 - 他虽未亲见梁山好汉们受招安的场面~但他的记录也不会太离谱~毕竟是一些根据的。

据正史记载、梁山好汉并未被招安~而是被海州知州张叔夜率军俘虏的。宣与三年三月、宋江率军沿水路向南扩张,导致了附近沿海官员的恐慌.海州知州张叔夜是位年长的官员 - 他处事经验丰富、对于这件事自是不敢马虎,赶紧通知临近州县,迅速调集数县的wuzhuang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梁山英雄结局都是怎么死的?

,很快就组织了一支千余人的敢死队、设好埋伏、准备用计将梁山好汉全部拿下。果不出张叔夜所料,宋江一行中计了~他们仓促地登陆与官军作战,只留了很少的一些人守船。张叔夜命人乘机烧起火把,将宋江装有粮食军备的船只烧了起来。这样,宋江一帮人身后无退路 - 斗志削弱,于是被张叔夜打败做了俘虏。

从正史看来,梁山好汉并非受了招安~更没有“三十六人在并且拜爵”。宋江等人被打败后,张叔夜跟两位州官一起受到宋徽宗嘉奖,张叔夜以后官职也是一升再升,受到朝廷重用 - 行说和这次剿灭宋江等人是有极大关系的。正史中这种说法 - 同样人们质疑,宋江等英雄好汉流动性大,行军极其迅速,并且已身经百战,再加上智谋军师吴用的出谋划策,对于行程一定是做好了周密的打算~而张叔夜从探知消息到召募千余“死士”战斗却并非一日两日有机会解决得了的~宋江等人为什么却在海边等着挨打呢?

再说,宋江一行的战船被烧,按照梁山好汉的一贯做法~一定会背水一战,怎么却会“全无斗志”呢?!按说“官军莫敢缨其锋”的梁山好汉闯荡江湖也有数十载 - 一夜之间可是将宋江等人都捉拿 - 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致使这种怀疑是有一定道理的。张叔夜本也是海防重地的长官 - 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再说还有两名富有经验的州官帮助他、能够随时调集周边数县的wuzhuang 、连同张叔夜自己统率的部队,完全具有打败宋江的能力~以致正史中记载的梁山好汉们被俘大概是事实...

除去比...多的说法外,关于梁山好汉们的结局还有几种说法更是神乎其神.一种说法是王登父子打败了宋江等梁山好汉并且最后都将他们杀掉了。这种说法是北宋末年词人葛胜仲在《承仪郎王公墓志铭》 - 也就是王登的墓志铭中所说 - 赞颂王登英勇善战.可笑的是就在葛胜仲写这篇墓志铭后马上,一个破落文人又为王登的儿子王师心写了一篇墓志铭,其中讲述的是王师心破获宋江等人的事情.将这两篇墓志铭两相对照就会发现很多破绽 - 王登(父亲)墓志铭上说这次战役是他亲自组织的,已全歼宋江数千名弟兄,功劳可谓大焉;到了儿子彼处但是变成了儿子引兵打败宋江~而宋江等人可是又逃走了。更可笑的是,王氏父子二人的官职都没有高过沐阳县尉~手下顶多八十个人,又怎能打败以至全歼宋江的数千之众呢?而宋江等人假设连一县也不可对付~又怎有能力闹得大宋朝鸡犬不宁呢?!可见这种说法并不可靠。

还有一种没来由的说法是梁山英雄多被蔡居厚残杀。蔡居厚是北宋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市)人~也有的说是杭州市人.蔡居厚字宽夫~进士及第~历知沧州、应天府、秦州等 - 曾迁起居郎,右谏议大夫、户部侍郎等,后因事罢职。据说蔡居厚不一会儿就病逝了,而他死后~亲戚王生也暴死了,可是三天后王生奇迹般复活,并神秘地告诉家人说,自己死后到了阴曹地府,那里十分令人恐惧。他在里面行走,可是走着走着真没想到看到了蔡居厚,他是囚犯模打扮,正在被两个大鬼以桶血浇头~蔡居厚痛得大叫,王生赶紧走前去问蔡居厚怎么回事,蔡居厚说是因为在郓州杀了梁山好汉五百人导致受到此刑罚!蔡妻听到王生这样说~赶紧请了道士为丈夫超度亡灵、并向被斩杀的五百梁山好汉谢罪~一家人这才平安无事。这一记载更是像神话一样,更是不可细究其有无!就算是蔡居厚真的压制 了起义军、也不会是在郓州、这不仅和蔡居厚经历不符、也跟宋江等人事迹不相吻合...导致也是不可信的.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