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陵墓在哪 为什么不能开李世民墓

时间:2017-04-01 15:53:36     编辑:noble
20

作为唐朝最有名的君王,也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明君——李世民~公元598年出生,公元626年登基为皇帝~这一年他28岁!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得知同李元吉去世的消息,特别悲痛。三天之后,李渊下令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过了几天后,李渊显示禅位于李世民。

而关于李世民死后的陵墓在哪你了解吗?!为什么不能开李世民墓?!下面就是关于这方面的历史解读!

李世民陵墓在哪 为什么不能开李世民墓

李世民陵墓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将她葬在昭陵,随后一直持续地进行建设.昭陵全长为60公里,占地面积为200度平方公里~昭陵也是帝王陵中占地面积最大,规模最大、陪葬最多的一个陵墓。

昭陵的修建方式处处感觉出来出唐代建筑文化的特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琢磨价值。昭陵距离咸阳机场有25公里,地处渭河阳面,南边靠近关中平原。

昭陵四处环山,森林覆盖面积大,环境优美怡人。

昭陵按照长安城模式设计而成,由皇城、外廓城同宫城组成!根据相关记载,昭陵有城墙围护,在昭陵上面还建有屋舍、泳池、宫殿等建筑。

昭陵下方修建的是玄宫,还有400度米的盘山栈道,通过这个栈道行走向元宫门。城墙的四个角上各开了四个门,分别是白虎门、青龙门、玄武门跟朱雀门。

昭陵的主殿位于九嵕山的主峰,190多座陪葬的陵墓分布在昭陵的两侧,呈现出扇面形式!像唐朝时代长安城的格局一样,重点明显了昭陵的主陵 - 让人看到出君主至上的观念。

后来,昭陵被相关文物单位挖掘清理,发现了很唐代时期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这些历史文物的探讨 - 可以得出唐代时期手工业跟工业的发展水平。

1961年,昭陵被认定为首座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昭陵已被全面开放 - 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与旅游价值!

李世民的陵墓有没有被挖过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被埋在昭陵,昭陵也是“关中十八陵”中最大的一个,面积为2万公倾,陵园周长60公里,同长孙皇后的合葬在一起,那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有没有被盗过?

召陵被盗了吗?或者被挖过。(算命www.bmfsm.com)

不瞒你说~李世民的墓到目前为止 - 还没有被挖掘 - 但是他的墓穴已经被盗过很多次了,昭陵中有《昭陵六骏》的巨大浮雕 - 其中“飒露紫”、“拳毛驹”两块浮雕被盗买美国,余存西安碑林博物馆、一些陵墓中的宝藏在八国联军入侵时就被其它 抢走了。

唐朝一共有21个墓,只有这样三个不在陕西,其他十八个都在关中,简称“关中十八陵”,眼下唯有…才能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没有被盗、也没用被发掘~其它陵墓基本上所有被盗过。

李世民的昭陵~被誉为“天下名陵”,虽说如此被盗了,但盗的主要是金银等细软或器物,还遗存的大量的历史文物~现如今陈列在昭陵博物馆内,展示着唐代前期的zhengzhi 、经济和文化盛况。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昭陵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秦琼、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

不瞒你说 - 上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徐懋功(李勣)、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士贵、郑仁泰、长乐公主、韦贵妃等40余座陪葬墓,遂建成了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平方米 - 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的昭陵博物馆!

《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 - 取其所藏金宝。

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 - 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

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旧五代史·温韬传》:“唐诸陵在境者悉发。

”《资治通鉴》亦载~“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唐帝诸陵发之殆遍!”

乾陵保住不被盗掘之身,要感谢奇异的天象。宋人程大昌《考古编》中称,“史载温韬概发唐陵 - 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

”就是说,在盗掘乾陵时 - 出现了极为反常的天象、狂风骤雨闪,电雷鸣~怕遭报应的温韬被吓跑了。

温韬给 帝王陵带来的损坏 是灾难性的 - 不可逆转的、许多珍贵的文物让其给毁了.因而史学界、考古界都认定,温韬是 盗墓史上危险最大的一个盗墓者 - 有千古之罪.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 - 把《兰亭序》等众多珍贵的名家书画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

搞笑的是,不通文墨的温韬在把一批书画作品带出昭陵后,看上的可是不是价值连城的书画作品,而是装裱在外的华美绸缎。

他让手下将上面的绸缎所有撕下来,而把作品扔了。史学界推测 - 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从此不再出现、可能就是让温韬给撕毁了。

但让人不解的是~在温韬逐一登记的盗得宝物中,不过无此贴。

后世学者抱着一份美好的心愿、希望《兰亭序》》在武则天的乾陵内,果真如此,真是中华文化之大幸...

其实温韬这个人还算有意思,他可以说是 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民国时期的孙殿英跟他比起来也是小巫见大巫。

其一:温韬盗陵没有何事用于军费的理由~我想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未知事物的一种猎奇心理。

其二:温韬所盗陵寝之多~堪称有史记载之最...在他任节度使的七年时间内,唐朝诸帝的18个陵寝居然被他一一光顾.

(温韬仿佛生下来就是给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烦的.在乾陵之前已经挖掘了17座唐皇陵 - 只剩下乾陵...温韬与黄巢一样、他也兴动数万人马在光天化日下面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 - 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

温韬实在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还是没有再继续挖下去、遂此绝了念头...乾陵至此逃过第二劫...)

其三:胆大包天却又惧怕鬼神。这一条是这个人最有趣地地方。温韬盗陵时一般都率领众兵~在光天化日低于进行。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当时,偷坟掘墓是不赦的大罪~纵使五代时期 社会动荡不堪,但在老百姓心中却是难以原谅的。可见,此人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盗墓,并将所盗物品编成名册公诸于世,其胆量之大为令天下所有盗墓者之楷模!

就是这么一个大胆之人、也有被鬼神之说吓退的时候...在温韬准备公开挖掘女帝武则天的乾陵时,忽然风雨大作,致使其工程不得已进行 - 只得改期.

可后来每到准备挖掘乾陵时~都会出现风雨交加的天气、他的下级提醒他、这有也许是鬼神相护的原因.于是,这个人终于感到了害怕、再也不敢挖掘乾陵了。

从史书上记载的温韬的生平来看~这是一个狡诈嬗变的人物。他对朝代的更替看的很开,谁的势力强大一些就依靠谁。

不过在动荡的年代这也是不得已的生存之道... 的死节之士历代都层出不穷 - 只是温韬不肯做罢了。

温韬的毁灭,其根源还是他没有掌握好度。早年盗陵的臭名、嬗变的个性注定为统治者不喜、虽然他有大批的宝藏来打点上下 - 甚至连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玉娘都能贿赂,但最终温韬还是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所杀。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在当局者的眼里,他是一个生有反骨的人 - 今天你能够反了后梁,明天就能反我后唐!今天你能盗先唐的陵寝 - 明天就有可能盗我的陵,这样的人,在极其时期还有点利用价值,在时局平定后是一定不能让他生存下去的...

李世民祖坟风水图解

以当今的地名来说,李世民家的祖坟位于甘肃省陇西。后来,李世民命人在陇西县修建了李氏龙宫。据说,当年李世民父子在晋阳起兵准备推翻隋朝的统治。

隋炀帝知道后下令让阴世师同骨仪等人摧毁李世民祖坟,想要损坏 李家的风水,让...发生他们起义失败。他们没有损毁李家真正的祖坟,李世民父子成功地打下了天下...

李世民成了皇帝后,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李世民不是汉人~而是胡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李世民派遣袁天罡考察李家的祖坟所在、随后,袁天罡进行考核~核实了李家祖坟在甘肃省陇西县。

李家龙脉位于昆仑山脉以西方向,其中还有六盘山缠绕于此、在它的右方还有秦岭山脉围绕。从所处的地势与位置来看~有森林山脉水源的保护,在风水来说~的确首座个佳处。

在李家碑文上写着祖籍所在处,即陇西县,后来,元袁天罡证实了李世民祖坟所在处之后,李世民派人修建了李氏龙宫...

李氏龙宫至今仍然健在~成为了陇西地区唯一一座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传、李世民的祖先是李耳,他看见周朝即将衰败没落,便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了甘肃...他们途径天水、秦安等地然后一路向北到达了酒泉...

从酒泉返回后隐居到了临洮、随后便有了陇西李家,后来有一个说法即为“天下李氏出陇西”.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