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时间:2016-11-19 11:52:38     编辑:Ky02
20

“中元节”是 的四大鬼节之一,佛教和道教对中元节的意义看法有着各异的解释。在这天人们都会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在这天还有吃鸭子的饮食习俗.

那么您知道中元节吃什么东西传统食物吗 - 下面不妨快来看相关的文章吧!

中元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你猜怎么着?

中元节吃啥传统食物

中元节介绍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同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 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 - 纪念贤人。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基本而言每到中元节 - 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大多数都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 - 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 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节传统饮食:吃鸭

这事儿说来话长,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况且鸡爪呈耙状,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大约怕积下恶怨,不肯回到原处),所以选脚掌扁平的鸭子也在情理之中了。

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算命www.bmfsm.com)

中元节吃鸭是因为传说去世的祖先会在中元节这一天回家探亲~要过奈何桥,但没有船过不了。于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传统,一到鬼节就吃鸭子。

中元节传统饮食:吃扁食

在江苏省的东县乡 - 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跟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现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饺子,实际上扁食与饺子大不相同。

扁食跟饺子的区别,最开始在皮,接下来在馅。

以皮而论、饺子皮较厚,而扁食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饺子馅少,小到唯有如此大拇指那么点 - 故而饺子的个头也比较小,一碗饺子虽说也有十多个,但在碗中不过只占到三分之一,其余全是汤 - 并且饺子的馅相对单一、多为猪肉加些素菜同调料。

而扁食就大不一样了,非但肉类、菜类均可入馅,连鸡、鸭、鱼、蟹、馓子、嫩黄豆等等等等都可入馅,且特别讲究搭配 - 鸡脯配芹菜,猪肉配荠菜,鸡蛋配韭菜等等。

中元节传统饮食:吃“饺饼”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 - 一种相似于春卷的食物。相传,饺饼筒是济公所留下来的:济公在国清寺为僧时,见每一餐都剩下许多菜,觉得很浪费~就把这些菜裹在糊拉汰皮里供下一餐再食用,这种做法了众僧喜爱 - 便流传至民间。

制作饺饼筒~要先将馅炒好放在一边备用。常见的馅有猪肉、猪肝、鸡蛋丝、豆腐皮、冬笋、豆面、芹菜、豆芽、海带、鱼干等。

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面粉往“鏊”上糊,糊成一张薄薄圆形的皮(糊拉汰皮)。最终结果是将食材按顺序裹在糊拉汰皮里,要做到不能裹得太“胖”~也不能裹得太“瘦”,否则就不好看了。

饺饼筒包好了也要放在“鏊”上煎一煎,一直要煎到外表皮呈金黄色并油光发亮!

在山东的独陵县 - 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中元节传统饮食: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还有将近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区别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 - 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

东莞最出名是烧鹅濑。烧鹅濑 - 最讲究的是一锅美味的高汤,那得用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

吃的时候,将濑粉在热水中烫一烫放入碗中,之后加上一大勺高汤 - 粉面再铺上一层皮脆肉嫩的烧鹅。

中元节传统饮食:蒸面羊

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

这事儿说来话长,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跟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跟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

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步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这一民俗的另一说法是,母亲为出嫁的闺女用白面塑一双羊、当然还要蒸熟、更不用说羊头还要缠挂上红布条.娘家要是...合起来的一支小型送羊队伍到新姑爷家,由新姑爷动手切开面羊 - 并将切下的首座块用红绳拴挂在客厅中,这块“面羊肉”等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五送来新面羊时才能取下来.

这其中的讲究是“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新姑爷切完羊后,要吃羊头,出嫁的闺女则吃羊脚,其他的分送男方长辈邻里,以表跟和美美、共享喜庆吉祥!

中元节传统饮食:吃花馍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原本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

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

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