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赏菊

时间:2016-09-28 15:47:47     编辑:Ky02
20

“赏菊”是每逢重阳节时的民间活动,自古以来就有登山、佩茱萸、饮菊花酒之俗。那么重阳节赏菊的由来是因何事 - 重阳节赏菊的出处来自哪里?

下面建议你来看相关的文章吧!

重阳节赏菊

重阳节赏菊

赏菊的风俗

自汉魏以来,重阳(九月初九)有登山、佩茱萸、饮菊花酒之俗。晋代诗人渊明尤爱菊花。至唐宋时,重阳赏菊成为风俗。

宋代~菊之名种培植繁多,盛况逾越前代~成为当时城市居民的一大活动。明、清继之,有堆菊花山等项目,实际即是菊花品种展览,其名目多至千种。

北京、苏州等地全都达到挺大的规模。

自汉魏以来 - 重阳(九月初九)有登山、佩茱萸、饮菊花酒之俗!晋代诗人渊明尤爱菊花.至唐宋时、重阳赏菊作为风俗。

宋代,菊之名种培植繁多 - 盛况逾越前代、成了当时城市居民的一大活动。明、清继之 - 有堆菊花山等项目 - 实际即是菊花品种展览、其名目多至千种。

北京、苏州等地皆达到比较大的规模。

重阳节赏菊的由来

陶渊明一生酷爱菊花 - 以菊为伴号称菊友,被人们奉为“九月花神”...他种菊既食用又观赏。

每逢中秋日,当菊花盛开的时候,附近的乡亲、远处的朋友,常到他家做客赏菊。

他就摊煎饼、烧菊茶款待亲朋,大家走时采菊相送~“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东方朋”。来赏菊的人们川流不息,常使他不能按时去田园耕作。

有一天,他灌园浇菊时,自言自语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日来。”菊花有情~不负陶公心 - 到九月九日那天,菊花果真争妍斗奇地一齐盛开了。

客人们也都在那天来了 - 望着五彩缤纷、芳香四溢的满园菊花~吟诗作赋,令人心醉。此后、亲朋好友相约~年年重阳一日来赏菊...于是~重阳赏菊的习惯便由此有了~流传至今。

重阳节赏菊的出处

三国魏曹丕《与钟繇书》:“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

唐 李群玉《九日》诗:“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算命www.bmfsm.com)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 - 曰万龄菊;

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宋 吴自牧《梦梁录.九月》:“年例:禁中跟贵家全都此日赏菊,士庶之家,还市一二株玩赏.其菊有七八十种,且作重九久。”

宋 周密《武林旧事.重九》:“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

清 顾禄《清嘉录.菊花山》:“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千盎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抬......或于广庭大厦,堆叠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为菊花山~而茶肆尤盛。

清 潘荣陛《帝京梦时纪胜.赏菊》:“秋日家家胜栽黄菊、采自丰台~品类极多。椎黄金带、白玉团、旧玉团、旧朝衣、老僧衲为最雅。

酒炉茶设,亦多栽黄菊、于街巷贴市招曰:某馆肆新堆菊花山可观.”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 - 曰九花山子...

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