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和传说
元宵节在北方一般都是以吃元宵为主,而南方的区则是吃汤圆,节日的饮食习俗都有差异。那么您知道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最早记载出现哪个朝代吗,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传说故事又是怎样的?
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吧!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同传说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是元宵。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据说元宵标记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的,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
这事儿说来话长,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这是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 - 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相当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与“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当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
因元宵节必食“圆子”,导致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也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接下来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
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同“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
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算命www.bmfsm.com)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
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 - 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 - 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与成皮,然后将馅“包”好;
北方做元宵 - 先把馅儿捏成均匀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
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元宵的吃法还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有特色,宜于兹补。
元宵节除元宵这一具备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外 - 各的还有许多其他的应节食品。
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麦饼.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过后食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
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江北的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十人日落灯、夜晚吃面条...
元宵节吃元宵的传说
传说一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发展成,说法很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
据称“太一”是当时挺显赫的一位神明 - 的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从而受到的奉祀有点隆盛.
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与元宵节有关。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 - 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
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传说二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汉族民间还有种有趣的传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
你猜怎么着?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由于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 - 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传统。
汤圆(元宵)的做法
猪板油:
虽说植物性油脂比动物性油脂更健康,但从传统制法的角度上来说,用猪板油调馅味道更加厚重、润滑、香甜。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酌情调整猪板油的用量。
猪板油的两面均有一层筋膜、制作时要事先用手撕掉、为了便于操作,购买时最好挑选较厚的猪板油!
黑芝麻:
黑芝麻的挑选较为简单,应选购颗粒完整、颜色均匀的黑芝麻 - 且质的干燥,并有淡淡的芝麻清香~其中不应有其他颜色的杂质为上品。
绵白糖:
含水量较高,易吸收水分~并且有较好的融解性。因而当馅料好合适,可以迅速、充分的与其他馅料混合得亲密无间。
汤圆粉:
意思是是糯米粉。传统做法是将糯米长时间浸泡~在用石磨磨成米浆,沥干水分后制成干干的汤圆粉。 如今市场上早已有现成的汤圆粉出售,大体而言自制汤圆时可省去磨粉的繁琐步骤~马上购买汤圆粉即可。
汤圆粉的种类同质次较多,应挑选颜色白皙、粉末均匀且细腻的袋装汤圆粉。 尽量避免购买散装汤圆粉,此种汤圆粉中会有掺入其他杂粉的大概,对一般人来说,其质量不易分辨。
1、取100g上好的黑芝麻~放入平底锅中,用小火耐心翻炒,待听到锅中的黑芝麻发出“啪啪”声~且能闻到明显的芝麻清香时,黑芝麻就算炒好了.
2、将黑芝麻倒在案板上摊开,再稍稍放凉,继续用擀面杖擀压成黑芝麻碎。 或放入打碎机中搅打成黑芝麻碎...
3、选120g较厚的猪板油,用手从猪板油边缘处将筋膜揭开,再小心的完全撕下,接着将另一面的筋膜用同样的方法撕下 - 再把猪板油切成小丁。
4、把黑芝麻碎、猪板油小丁和绵白糖(100g)放入大碗中,戴上卫生手套,用手不断的搅拌抓攥,使3种馅料充分揉与在一起,变成一整块 - 看不到白色的猪板油即可。
(注意:猪板油中的筋膜较多、设若在搅拌过程中发现残余的筋膜要挑出去除,以免效应馅料的口感。)
5、将黑芝麻馅料用手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约10g重、再用手搓成小圆球。
包汤圆
1、在400g汤圆粉中逐渐调入250ml温开水,并用手不停混合搅拌!
2、归根到底与成一个软硬适中的面团,再静置30分钟,继续将面团搓成长条状、再切成大小均匀的小段。
3、用手将粉团搓成圆球状。
4、保持双手的干爽,将粉团放入手中、小心的捏成酒盅状汤圆皮。
5、在每一个汤圆皮中放入1枚黑芝麻馅料块,再将面皮边缘向上端收起,直至将黑芝麻馅料块完全包裹住。
6、再将粉团搓与成圆球状,制成汤圆生坯。
煮汤圆
1、汤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后放入汤圆生坯...
2、用汤勺沿锅边推转,大火煮制约3分钟 - 待汤圆逐步浮起.
3、汤水沸腾时、再倒入少许冷水 - 继续用大火煮制3分钟,最后待汤圆再次全部浮起。
4、最后要强调的是汤水烧沸后,将汤圆和汤一起盛入碗中即可.
- 上一篇:2017年闹元宵作文600字范文
- 下一篇:2017年幼儿园元宵节活动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