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女儿节的习俗

时间:2016-12-05 09:52:01     编辑:Ky02
20

  女儿节并非只有 会过的节日,在***、曼法傣寨也有过女儿节的说法。那么您知道各地女儿节的习俗有哪些吗,下面不妨详细来了解看看吧!

各地女儿节的习俗

各地女儿节的习俗

  

   的女儿节

  女儿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甘肃省陇南市的西和县,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

  “西和乞巧”被称为 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 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其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有些地方的女儿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女儿节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女儿节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女儿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zhenkong ,如一口气能穿七枚zhenkong 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zhenkong 的叫输巧。女儿节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女儿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女儿会”,各地区的“女儿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女儿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江苏南通,农历2月初2是女儿节。南通谚语云:二月二,家家户户接女儿,娘家不请是穷鬼儿,女儿不去要烂腿儿,女婿不去是龟子儿。封建社会家庭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一旦出嫁就与娘家脱离。南通土话说,吃了杨家窖的水,就是杨家窖的人。春节期间,南通有“吃年酒”的习惯,关系亲近的亲戚之间必须相互走动。进入农历2月,女儿女婿差不多也有一个月未去娘家了。南通人非常注重亲情,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应该经常到娘家走一走看一看,这大概就是南通女儿节由来。至今想起来南通人这种的亲情是多么地温馨。

  ***的女儿节

  ***女儿节又叫“上巳”或“桃节”。在***历史上的室町时代,有用纸做成人偶抚摩身体后将偶人投入河海的习俗。人们认为,随水流漂走的人偶会带走疾病和灾祸。到了江户时代,幕府将每年的3月3日正式定为女儿节。每年女儿节前约半个月到节日当天,***民间都举行盛大庆典,祈愿女孩健康成长并获得幸福。每逢此时,有女孩的人家都会摆出做工精湛、造型华美的宫装人偶来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长。 女儿节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日语里的被称作“雏祭”。

  很多***人认为,女儿节源自 ,在融合了***本土文化之后才形成了节日。据***史料记载,在8世纪的平安时代,京都(当时***的中心)的上流宫廷贵族女子间已经盛行在人偶身上换穿衣服的游戏,后来又出现了向河水中投放人偶以求吉祥的习俗。摆放人偶是女儿节的最大特征,这些身穿锦衣的宫装人偶以精美华丽和做工细腻著称。女儿节人偶的摆放非常讲究,在特制的雏坛上,一般为3层、5层和7层等奇数排列。一个标准的人偶雏坛的顶层为“天子与太后”,以下各层可根据需要配以三女官、负责奏乐的五雏童、侍从以及听差等。在摆放人偶的同时,还要辅以“桃花、灯笼、梳妆台、日用品”等装饰,一些地方的习惯中还会放上白酒和菱饼等食品。 在女儿节摆放的人偶很多是长辈赠送的,在过去,它甚至成为女性出嫁时重要的嫁妆。(算命www.bmfsm.com)

  外公外婆通常会事先准备好红包,让年轻夫妇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购人偶。女儿节的人偶一般在3月3日之前数日开始摆放,结束后则要及时收藏起来留待来年再用。据说,一旦人偶摆放时间过长,将会影响女儿的婚嫁。 从女儿节的人偶规格往往可以判断出某个家庭的富庶程度和社会地位,同时它也是***经济发展的真实反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时,人偶的摆放数量和奢华程度都达到顶峰。如果祖先是声名显赫的世家,家中摆放的人偶甚至有几百年的历史,可列为 指定的特别文物。

  曼法傣寨的女儿节

  离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大约30公里的三乡曼法寨是个傣族居住的大寨子,民风淳朴,竹楼与椰子树相伴。据说由于种种原因,寨子为女儿举行的赕佛活动(赕萨琅甩),因而,家家户户做得格外认真。这一传统已延续了几百年,是小女儿的成姑娘礼,所有的女儿都要经过这祈愿将来幸福、如意的仪式。傣族妇女的勤劳是出了名的,不仅要生儿育女,寨子里的农活、生意等许多事也都由女人来打理,因而在当地女人有很高的地位。

  第二天,曼法寨开始过节。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大多数人家都在杀牛,有的是一户人家杀一头牛,也有的是两户人家合着杀一头,过节的日子是由佛爷和寨民商定的。

  一个寨子同一天请客吃饭,热闹非凡。晚间,整个寨子米酒飘香,被请来做客的其他寨子的人,有的开着汽车、拖拉机来,更多的人是骑摩托车来的。shaofu 和小朴哨(少女)穿着漂亮的筒裙,三三俩俩挤在一张摩托车上,与香蕉园、棕榈树、竹楼构成别样的风情。傣族少女确实很美,是一种温柔的美,擦身一过,自然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不知是看好还是嗅好。在这里很容易分辨出谁家养了儿子,谁家是女儿。因为有儿子的家庭,音响传出的流行歌曲的声音,震得竹楼嘎嘎作响。而有女儿的家庭是安静的。

  女孩的心愿 天黑了,年轻人和老人们还在喝酒聊天,女人们准备着明天去寺庙用的东西。她们买来了在这里能买到的所有的小商品:电筒、电池、方便面、矿泉水、饮料等等,然后用绿色或红色的包装绳,编成网状,套上小商品,一个个成排地掉在竹竿上。还有塔式的竹架,顶上是一把张开的雨伞,从上到下挂满了崭新的1元、5元、5角、10元的钞票,花花绿绿的。还有稻子、土布以及新鲜的粽子、芭蕉叶包着的粑粑、肉等。女孩们高兴地帮大人做这做那,同时也在挑选自己明天要穿的傣裙。第二天一早,曼法寨的曼乍缅寺从里到外全是满当当的施舍品和做赕的人。女儿们都被领来了,特别是五六岁的女孩。她们静静地坐在自家摆放的东西旁,聆听着和尚们颂经。岩华的侄女对我说,她小时候就经历过一次,没有做过赕的女孩是不完美的。那些没有女孩的家庭,也要随全村人一起参加活动,区别在于准备的施舍品少或简单一些。我问几个小女孩今天有些什么愿望,玉凤说:“我希望长大后脸上的疤痕没有啦!”玉南罕回答:“希望快点长大,可以到城里的美发店做最好看的头发。”玉波却说:“希望长大后去昆明,然后自己打的士,到处去玩。”稍懂点事的女孩什么都不回答你,只是害羞地低着头,笑一笑。

  缅寺的围墙外站着许多来自其他寨子的和尚和他们的家人。这里没有年纪大的和尚,除了佛爷,和尚出家和还俗是自由的。在赕佛的仪式里,僧人要做的只是念经等佛事活动,其他的俗事则由村民公认的组织者来主持。

  漫长的仪式结束后,组织者就让所有在寺院周围的和尚来抽取,用芭蕉叶卷着的一张经文和各家的联系方式。和尚们抽到后就把它交给自己的家人,由他们去收取放在寺里的施舍品。和尚们的家人,收取施舍钱物前,要喝主人敬上的一杯酒,然后把经文大声读完。这种分配施舍钱物的做法,体现了平均的原则,在傣族地区几乎看不到富裕的寺院主持和出家人。耐人寻味的是曼乍缅寺里的功德箱有三个,分别写有:寺庙建设基金、水电费基金、助学基金,施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捐献。交完施舍品的人们满意地散去,和尚和自己的家人带着施舍品也离去了,傣寨又回到了宁静之中。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