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满村年例
“宝满村”别名又称之为“宝满”,是属于湛江市霞山区海头街道,人口总数达到7000多人左右。那么您知道宝满村年例的时间吗,为何年例日各有不同?下面不妨来了解看看吧!
宝满村年例
宝满村介绍
宝满村坐落在离湛江市市区中心约7公里处,东边临海,西靠三岭山,是一个依山近海,有着光荣抗法历史的村庄。
宝满村始祖为百一公是从莆田晋江搬迁到湛江市区,宝满梁氏大宗分居龙登村等梁氏村庄,是湛江市区三大梁姓村庄之一,年例三月二十七日游神大巡游文化节,堪称湛江最隆重最大型游神,场面盛大湛江之最,直升飞机也请来游神,有出名的东岳宫文物建筑,有宝满集箱大型码头,也是湛江有有名的***村庄富村。
宝满村是湛江市主要的***老区村庄之一,村民曾于1898年前后合力抗击法国侵略者。
宝满村现有总人口7000多人,将近2000多户,耕地面积1000多亩,宝满村领导引导村民通过种植富贵竹等经济作物和外出经商等途径增产、增收,并坚持发扬优良***传统,打造特色生态文明村,孕育了特色群众文化。(算命www.bmfsm.com)
宝满村公路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地理环境非常优越。宝满村的村道已实现道路硬底化,并有完善的排污水沟设施,环境优雅。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95%以上,社会风气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新的形势下,宝满村不会满足现状,将依托湛江临港工业园、农海产品市场,抓住机遇,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把宝满村建设为和谐、美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宝满村年里的时间
宝满村始祖为百一公是从莆田晋江搬迁到湛江市区的。宝满梁氏大宗分居龙登村等梁氏村庄,是湛江市区三大梁姓村庄之一。
年例三月二十七日是游神大巡游文化节,堪称湛江最隆重、最大型游神,场面盛大湛江之最,直升飞机也请来游神。有著名的东岳宫文物建筑,有宝满集箱大型码头,也是湛江有有名的***村、庄富村。
为何年例日各有不同?
其一、年例节也叫“神诞日”,是敬神祭祖的日子,所选定的日子可能与所奉的神的诞辰、宗族搬迁日、祠堂落成日等有关。
其二、文化图腾各异。年例民俗活动中常见的图腾有龙、狮、傩等,但各地各有讲究,如遂溪县是醒狮之乡,多以舞龙舞狮为主,但遂溪殷屋村却有“狮子不能进村”的习俗,该村只能舞龙和舞鹰雄。雷州乌石是个港口,当地有一种蜈蚣舞,舞完了用竹篾烧火赶走瘟疫,以祈祷海不扬波,人丁兴旺。吴川梅录舞貔貅,为的是镇宅避邪,广纳天下财。雷州松竹等地和麻章旧县舞傩,为的是驱疫庆丰收。
其三,各地供奉的神不同,所供神的数量也不一样。比如吴川梅菉头村的祖庙供有94尊神像,包括康王、冼夫人、关帝、华光等,到年例时,游神的队伍浩浩荡荡,颇为壮观;松竹镇山尾村的三宝堂供奉菩萨、玄坛雷首与三山公;白沙镇东岭村的雷麦陈三殿宫供有雷神、麦陈二将;南兴镇下田村帝帅庙供奉北帝、南极、天罡、玄坛与上元;太平镇东岸村供奉三官公、关圣公与观音,家家户户奉祀雷首公;太平镇调浪村奉祀万天雷首保运天君、五显火轮华光大帝、英武、观音与梓童诸神;客路镇内村供奉顕赫邬王、雷首、兴武、班师、华光、灵官、土地、 、文昌梓童;客路镇客路圩供奉仁勇关皇大帝、仁勇关圣帝君、白马、茗山邬王、康皇、华光、毒蛇王、青蛇王、老师大爷、二爷、三爷、得道李康农、天后宫、陈氏、黄氏、李氏、谭氏等姑娘、四境土地公婆;麻章太平镇麒麟村供奉兴武、邬王、白马、雷首诸神;太平镇南边园村供奉五海、二爷、三爷诸神;太平镇草坑村供奉老师、观音诸神;太平镇仙坡村供奉巡天、白马诸神;南边园村、草坑村、仙坡村供奉雷首。无论供奉哪个神,都预意了族人对神所代表的精神与文化的敬仰,以祈祷风调雨顺,百业昌隆,人丁兴旺,为的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其四:游神的方式不一,有陆上巡游,海上巡游和空中巡游。大部分年例的游神是在村所辖的区域内巡游,是陆上巡游。临海的村庄也有海上巡游,据说麻斜过去是把神请到船上,开着船出海巡游,但这种巡游方式近几年没有再现。
2005年,对麻章志满办年例时,甚至还出现了飞机巡游的壮观场面,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当我们透过各种神和图腾等文化表象,仍可看到其背后的历史渊源——雷州文化由土著文化、越楚文化、汉闽文化与海洋文化交融而成。雷文化是湛江较原生态的土著文化,雷州地区崇拜雷神,沿习了古越族人对自然多雷的崇拜。据史志记载,上古的雷州属南交,是古越族聚居之地,古越族的俚人崇拜雷神,善于铸造云雷纹铜鼓以酬雷,他们建雷公庙,用铜鼓举行祭雷酬雷仪式,以示对雷神的崇敬。1989年,雷州市英利覃典村出土一件北流型汉代铜鼓,鼓面中心有太阳芒纹、云雷纹与鼓身都有云雷纹;1999年雷州西南的迈熟村出土一件万家坝型春秋时期的铜鼓,鼓面有太阳芒纹与云纹,鼓身有网纹,鼓脚有云纹一圈。如今,雷州仍遗存有雷公庙、雷祖祠、 雷皇庙、南天宫、辛天庙、邓巡宫、帝帅庙、雷龙朱帅庙、镇海雷祠等奉祀雷祖雷神部将的古迹。除了沿海口岸独尊妈祖庙外,雷州许多庙供的是雷神、妈祖与观音三神合一,这是宋代以后闽南人大量迁雷,妈祖文化在雷州广泛传播的结果。在年例之风最甚的吴川,康王、冼夫人、妈祖大行其道。这与吴川的历史形成有关。据史志记载,历史上两次闽人南迁,首座次是南宋皇族遗裔为逃避元兵追杀,由闽入粤,由雷入琼,护驾的十万福建军民在粤西大量散落;第二次是明朝海禁,耕海的闽人被迫上岸,流落高雷者不少。闽人敬奉海神妈祖(即天后),并把这种信仰传给后人,今天,天后庙在民众中得到普遍尊崇。康王是北宋抗辽名将康保裔,这位中原名将在吴川广被敬奉,梅菉祖庙供奉的就是康王。据文籍记载,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出身将门,战功显赫,最终战死沙场!中原地区的百姓为了纪念康王,建了许多康王庙。随着北宋国力渐弱,人口不断向南方迁移,并把他们所敬奉的关帝、康王这些“神灵”人物一起带到了粤西地区。至于冼夫人与吴川则更有渊源,吴川秦属象郡,汉属南越,南朝归属高凉县,高凉文化是古南越文化的分支,至今,吴川仍有不少宗族源自高凉,为纪念夫人设冼太夫人庙。
- 上一篇:湛江年例时间表,湛江年例时间各村一览表
- 下一篇:传统的年例活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