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火把节的传说
云南大理的白族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都会举行火把节,火把节也是白族民家的一个传统节日、别名又叫星回节。
那么您听说过关于白族火把节的传说吗?!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吧!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
白族火把节介绍
火把节是白民族内部唯一共同的节日...见于白族民家 - 拉玛同勒墨三大民系内。是白族全年节日中除去汉源节日外最正式最隆重的本土节日,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有核心的位置。
相比之下 - 官方认可的白族民族节”三月街“仅仅流行于泛洱海区域的南大理一带(参见:南北大理),其影响与重要性远不及火把节!
火把节被好懂地认定为彝族民族节也于是导致白族民间的很多怨言和不理解。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一
1200多年以前,在大理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正演绎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而一段不渝的爱情故事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不瞒你说,南诏王皮逻阁的心中正在酝酿一个巨大的阴谋:吞并其他五诏,独霸大理.农历六月二十五这天~南诏王在松明楼设宴招待五位诏王,邓赕诏主皮逻登的妻子柏洁贤惠而聪明,她猜到了南诏王的意图~又无法劝阻丈夫去赴宴,于是在丈夫的手上戴上铁镯、并嘱咐他小心行事 - 而丈夫去赴宴后就在也没有回来!
不瞒你说,南诏王一把火烧了松明楼,其他五王已葬身火海~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柏洁夫人凭借丈夫手上的铁镯找到了尸体 - 在悲痛不已的在她的又手因在炭火中扒找而已鲜血淋淋,由此有了火把节妇女染指甲的习俗。
这事儿说来话长 - 南诏王垂涎于她的美貌与智慧贤淑,想纳其为王妃。柏洁夫人假装答应,但要为丈夫守灵七七四十九天~并要南诏王为其夫披麻戴孝、自己却借着过海之机,纵身跳入洱海,随丈夫而去。
于是 - 柏洁夫人成了爱情的标记,在大理的一些地方、人们还尊她为本主,以她为榜样,她的故事也就这样一代代地传了下来,传遍了洱海附近的每一个角落。
(算命www.bmfsm.com)
久而久之、就有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烧火把的习俗。为纪念南诏王火烧松明楼,也为纪念柏洁夫人的跟智慧、似乎那火苗之中行寄托着无限的敬佩与思念。
当你到大理南诏风情岛的本主文化广场~驻足在柏洁夫人雕像前,看着她那婀娜多姿的身姿态时,就没问题想象当年是怎样一个场景,并且会深深地陷入遐想之中。
清代邓川人艾濂有《谒慈善夫人诗》云:
山坳古庙千尺柏,拔地参天傲霜雪;
岁寒下一步知不凋,其为木也坚多洁。
历史长河从远古而来,奔流进一个新时代的岁月,经济在迅速发展,白族地区所是现实原悠久的历史文化、纯朴的民风民俗融进了这个全新的社会里、更加焕发出它的古貌新颜来。
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越来越懂的珍惜渐渐逝去的文明,这些祖辈留下的习俗~被人们渐渐地拾了起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白族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二
白族的火把节何以如此隆重热烈?除了民族学方面的各种因素 - 核心是其中有个“火烧松明楼”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一位民族女英雄的追思与景仰。
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白洁圣妃的故事。
想起来真是,相传唐朝开元年间,洱海地区分布着蒙舍诏、蒙嶲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越析诏等六个部族小王朝...他们本来各自都受 王朝的册封,各诏主也当任着各州刺使,受唐王朝剑南节度使管辖。
后来,蒙舍诏日渐强大起来,攻下了河蛮部族~诏主皮逻阁顿生吞并五诏的野心、图谋独霸一方~便用金银珠宝贿赂节度使王昱~的到朝廷默许。
你猜怎么着?当时的六位诏主都属同源同宗的远亲,日常素有往来,有一次皮逻阁应邓赕诏主皮罗邆的邀请赴邓川做客!宴席间~他发现邓赕诏夫人慈善公主美丽非凡 - 而且举止优雅~谈吐不俗~便产生了想要霸占为妻的欲望。
两个图谋联在一起,于是心生一计、在都城建了松明楼,以六诏的年节六月二十五日共同祭祖为名,邀请五位诏主赴宴~用一把火剪灭五诏.
话说邓赕诏夫人慈善公主,原系浪穹诏老诏主罗铎之女,自幼美丽善良、罗铎和邓赕诏主的父亲咩罗皮是好朋友,便将女儿嫁给邓赕诏主皮罗邆 - 因公主出身于浪穹宁湖之北,故又称为宁北妃。
这慈善公主宁北妃不但美丽善良特别是聪慧贤淑,深爱着秉性忠厚的皮罗邆,一心辅佐他造福一方百姓 - 做个仁德之主。
此刻,接到蒙舍诏松明楼祭祖的请帖。夫人寻思,那皮逻阁素来野心勃勃、年年攻城掠地~搅的民不聊生,还以枭雄自居,不可一世.
此番邀请~必定窝藏祸心。于是苦劝丈夫万万不可赴约。而皮罗邆可是慑于蒙舍诏主的淫威,如若不去反遭欺祖的罪名.
便明知山有虎、也只的向虎山行。夫妻俩万般无奈,临行时,慈善夫人给丈夫戴上一对铁手镯,依依不舍地含泪而别...
那松明楼真的建的巍峨壮观.六月二十五这天,邓赕诏主皮罗邆、浪穹诏主铎罗望、施浪诏主施望千、蒙嶲诏主原罗等四位诏主都已到齐,只差越析诏主于赠远未到。
松明楼灯火辉煌~舞乐声中,众诏主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一个个喝的酩酊大醉,皮逻阁但是不知何时已溜之大吉.
一下子之间~只见楼下四面火发 - 烈焰腾空、四诏主未及酒醒便全部葬身火海.
且说当天慈善夫人越来越感觉事情不妙,便带领人马高擎火炬星夜赶往松明楼,可惜她们赶到时 - 现场已完全成了一片灰烬!
夫人呼天呛地,边哭边用双手在灰烬中刨认尸骨,直刨的十指鲜血淋漓、终于凭那对铁手镯认出丈夫尸首...眼前皮逻阁却假惺惺地谎称松明楼失火缘自焚烧纸钱不慎,实为意外~并涎着脸对慈善说“夫人足智多谋~孤王心仪已久、如蒙不弃,当迎娶为贵夫人!
”慈善只恨的咬碎牙关~反而装出若有苦衷似的说:“丈夫尸骨未寒、怎能另寻新欢 - 且容归葬,守孝七七四十九天。
”皮罗阁答应了。
慈善夫人回到邓赕,当即加固城池,聚积粮草 - 训练兵士,决心与皮逻阁决一死战。当皮逻阁发觉中了缓兵之计,怒火中烧~立刻兵临邓赕。
慈善夫人亲自披挂上阵,军民同仇敌忾~蒙舍兵尸横遍野,邓赕城仍久攻不克。收尾由于...的原因蒙舍兵发现邓赕城供水的瓦管、断了水源,城池终于被攻破、慈善夫人被俘。
焦头烂额的皮逻阁一见夫人,却又被她的美丽与英勇折伏,禁不住怒气全消,恳求夫人非嫁他不可。夫人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在海边设祭坛 - 祭奠松明楼亡灵;
二是皮逻阁必须披麻戴孝;三是迎娶之日务必要乘船走水路,(暗示水火不能相容)!皮逻阁一一应允。八月初八这天~只见慈善夫人穿一身纸做的素衣白裙,默默伫立船头。
皮逻阁问:“夫人为何不穿绫罗素衣?”夫人答道:“这是收尾一次祭奠亡夫,过此一时便没用了。
”船到海心、意外地风浪大作,慈善趁势纵身投海、众人忙去拉时只抓住了一把纸屑...
慈善夫人殉节的大义行为深深触动了皮逻阁的良知~便当即册封她为“柏洁夫人”,邓赕城也被封为“德源城”。
这便是白族地区流传千年的火把节的传说.火把节这天村村寨寨不仅如此要竖大火把,还要耍小火把 - 青年妇女要焐红指甲~小伙子们要跑马,海边的渔民要举行船赛等等等等、都是对柏洁夫人一举一动的纪念。
直到八月初八,沿洱海的白族还要举行标记打捞夫人遗体的耍海会!柏洁夫人被许多地方尊为“本主”!
其封号也从“柏洁夫人”升级为“白洁圣妃”、“白洁圣妃阿梨帝母”,成为跟佛同尊的神祗!
而其中最说明问题的是邓川德源城柏洁神祠的一块横匾,题为“铁钏千秋”.
白洁圣妃的传说所以经久不衰,在于它歌颂的是坚贞不屈,不畏qiangbao 的英雄行为 - 并不关联有没有赞成六诏统一的问题!
其主旨不在对历史的评判,而在于对崇高美德的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