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拜祭用品有哪些

时间:2016-10-25 16:25:37     编辑:Ky02
20

你猜怎么着?“寒衣节”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为主,拜祭用品也是节日重要的筹备之一!在十月初一寒衣节这天必须准备的三件拜祭用品分别是“饺子、五色纸、香箔”,那么分别有何事说法呢?

下面不如快来看相关的文章吧!

寒衣节拜祭用品有哪一些

寒衣节拜祭用品有什么

寒衣节“烧寒衣”

寒衣节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 - 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里面 - 写上收者与送者的名字包括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同阳间一样,有钱就没问题买到许多东西...

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 - 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

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上坟烧寒衣了。

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 - 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下一步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

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其实是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算命www.bmfsm.com)

送寒衣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首座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 - 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通常 - 在有的地方人们习惯在亡者坟前进行送寒衣 - 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

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

寒衣节拜祭用品准备

过寒衣节,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三样:饺子、五色纸、香箔是也。 洛阳话有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 - 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

这些东西油膏肥腻~操作间不免弄得满手、满脸皆是、可不就“油唧唧”了? 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

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

大家可能不知道 - 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下一步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

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 - 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市区、偃师等地、也有人不去老坟烧寒衣、而在家门口还有十字路口烧。待到十月初一这天,瞅着天快黑了 - 人们抓把土灰,在家门前撒一个灰圈 - 下一步焚香上供~燃烧纸衣、冥币,祭奠先人.

讲究的人家,会特意跑到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为“游魂路鬼”送寒衣,为的是“鬼有所归,其实是不为厉”,贿赂那些流浪鬼,使它们能与自家的亡人跟平共处。

新安县另有讲究:新出嫁的媳妇逢十月初一、得为夫家新故的老人添土;到家庙祭祖者,还得奏起鼓乐助兴。 烧寒衣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凡送给死者的衣物、冥币等物、必须焚烧得干干净净,唯有如此,这些阳世的废纸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绫罗绸缎、金银财宝...

倘若有一个纸角没有烧尽,那么对不起、你将前功尽弃、你所祭奠的亡人将得不到半分好处.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 - 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

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外面、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除非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以及金银铜钱。

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跟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标记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

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

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 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 - 民间也每次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光…也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标记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 - 让儿女、丈夫换季!

假如此时天气仍然暖与~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

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民间改善生活 - 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