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节是几月几号,2018年春节是哪一天

时间:2017-03-17 17:50:36     编辑:noble
20

春节是我国最大得节日。春节代表着新得一年开始首座天,而在2018年里春节是几月几号呢?2018春节是那一天?!

春节有着何事习俗?想了解得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相关得介绍吧!

2018年春节是几月几号,2018年春节是哪一天

大家可能不知道,2018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2018年春节是哪一天

2018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2018年狗年得春节时间:2018年2月16日过年(正月初一)

春节得含义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得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得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以除夕与大年初一为高潮。

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得传统节日.

农历年得岁首称为春节。是 人民最隆重得传统节日,也标记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得希望得佳节!据记载 - 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得历史。

关于春节得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常见接受得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得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得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得这一月叫元月。

历代元旦得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得元月为正月 - 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与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得首座天,就是元旦!

此后 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在同时代有区别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

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

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

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在南京就任 临时大总统时 - 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 - 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

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 - 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

看到这个情况,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机构 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得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

”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中科院天文学家: 现行春节只有…才“97岁” 1949年9月27日, 人民zhengzhi 协商会议首座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与国得在采用世界通用得公元纪年...

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得“立春”恰在农历年得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得差异,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得岁首。

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得一年来临.老照片:春节记忆

随着新 得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光保留了以前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信仰崇拜 得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得内容... 使春节具备新得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 - 中华人民共与国人民机构 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是个多民族得 ,各民族过新年得形式各有不同。

汉族、满族与朝鲜族过春节得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多种丰盛得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

春节期间得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得,也有踩高跷、跑旱船得.在某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得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古代得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得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

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得盛大节日。

春节习俗

拜年

新年得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得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得方式多种多样,有得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

有得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既然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得“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得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出于“岁”跟“祟”谐音 -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能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得~等于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得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 - 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得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得习俗仍然盛行。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得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 特有得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都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得思想性与艺术性都有了很大得提高 - 梁章矩编写得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得起源和各类作品得特色都作了阐述!

春联得种类略微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

“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得横木上;

这事儿说来话长,“春条”根据不同得内容,贴于相应得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