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
我们 的纪念法有公历和农历,还有阴历。我们所知道的就是新历就是公历,农历就是旧历和阴历,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 从辛亥***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 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那么农历是阳历还是阴历呢?一起来看看吧。
农历是阳历还是阴历吗
农历是阴历。
农历 = 旧历 = 阴历 = 夏历 = 古历
公历 = 新历 = 阳历
农历是我国的历法。在万年历或者日历上,显示数字为汉字的是农历日期,例如:正月初一。我国很多节日也是根据农历来计算的,比如:除夕,即大年三十;春节,即大年初一。
阴历是农历吗
阴历:又称太阴历。他以月亮的圆缺决定一个月时间的长度,月份和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周期(四季寒暑)无关,年的长度只是月的整数倍。月亮盈亏周期为29.5306日(29日12时44分3秒),称为一个朔望月。由于历法规定月必须是整日数,这样一年中有些月份是29天,有些月份是30天,以此调整历法月的平均时长与月亮的盈亏周期相一致。
农历:又称旧历,是阴阳历的一种,过去误称阴历。由于在我国已使用很多年代,所以习惯上叫阴历。它的特点是:既重视月亮的圆缺变化,又照顾一年中的四季寒暑。为了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在历法中协调起来,采用“19年7闰法”,即在19年中分别有7年分别增加一个月(闰月),其他年份仍为12个月。一年有13个月的又称为闰年,全年383~385日;一年有12月的又称平年,全年353~355日。这种置闰历法的精度相当高。这种历法又根据太阳在黄道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便于农事。其缺点是平年和闰年日数相差较大。
农历和阴历的区别
1、阴历是农历,但农历不仅是阴历。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其中包括象这样“八月十五月亮圆”表示的以月亮周期记录的阴历。也包括“清明节”这样按“节气”来表达的、总在每年的4月5日这样的太阳历。
经常会在日历上看到“农历七月初七,大暑第九日”这样的表示,前面的七月初七是农历中的阴历表示法,而大暑第九日则是农历中的阳历表示法。
2、从字面上理解,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农历分为阴历和阳历就是这样的表示。但自从采用西方的“公元历法”,现在的阳历就基本上专门来表示也是“太阳历”的“公元历”。这主要跟我们的习惯有关。因为作为 日期记录及节日的大部分,都是按照农历中的阴历来定义的。比如“除夕”就是腊月三十,年就是正月初一。端午节等等都如此。而用农历中的阳历来表示的好象只有一个算不上节日的“清明节”。农历中的阳历就是24节气,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说起来,农历中的阳历倒更能代表“农历”这个称谓。
- 上一篇:阴历七月十四是什么日子
- 下一篇:农历4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