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地区为何会有鬼节喝豆浆的奇怪习俗?
每年的农历的七月十四就 传统的鬼节,很多人也把鬼节称为中元节和盂兰节。很多人都会把七月十四联想到kongbu 的鬼神之说中,但是在历史记载,盂兰节在印度佛教中是被记载为敬贺和感恩的意思。
这个节日源于佛祖坐下一个发力高强的弟子目犍连,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个罪孽十分深重的人,死后进入了阿鼻地狱受尽折磨,无能为力的他不忍看母亲受苦,只能求助佛祖,佛祖大发慈悲,让目犍连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准备斋食宴请法力高强的十方僧侣,好让他们在这天为他的母亲诵经超度,因为七月十五是大地收获的季节,气温不冷不热,最适宜超度亡灵,所以才演变成了今天的七月十四鬼节!
在农历七月十四这天,大多数民间的百姓均会朝拜神明或者前去祭祀自己的已故亲友,但是为何在上海松江地区会有七月十四喝豆浆的奇怪习俗呢?据历史资料记载,上海松江鬼节喝豆浆的民间风俗习惯,其实是为了纪念明末清初在松江地区力抗清兵的起义军领袖李待问的。在清顺治二年间,清兵南下攻打上海松江地区,当时在松江地区任知府一职的李待问带领自己的一众部下死守松江城。但是寡不敌众,虽然松江城因为地势原因,清兵很难攻破,但是清兵没多久就将整个松江城团团包围。
被困城中又无法突围而出的李待问一干人等都面临着绝粮断水的危机,这时城中的百姓们纷纷拿出自己家中的粮食前来救济,就这样僵持不下了两个月之后,百姓们的粮草也早已耗尽。李待问也知道他们已经再与援兵可以来相救,如果在继续和清兵抗衡死守,那么城中的百姓和将士都会饿死。李待问在心中已经暗自决定要和清兵作最后的殊死一搏。而这天正是农历七月十四,恰好是李待问的生辰。当晚他把家中最后的几升黄豆拿了出来,磨成了豆浆,分发给了军中的将士喝下,抱着必死的决心再度抵抗清兵。
而这个时候清兵将领也估算到李待问城中早已经粮草不足,所以就下令全力攻城。李待问知道大势已去,他先是命令手下的残余兵马奋力杀出重围逃命,自己则留守城中,并写下了遗书,希望清兵能善待城中百姓,不要加害他们,随后就壮烈的拔剑自刎而死!顷刻间,清兵已经势如破竹的进入了松江城,丝毫不顾这位亡国将士的请求,疯狂** 了城内超过两万多名无辜百姓!后来李待问为国捐躯的事迹被人们流传了下来,当时松江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自发形成了在七月十四这天喝豆浆的习惯!
据说在李待问死后,他还成为了松江城的城隍。百姓们还特意为其塑像和建庙立碑,每年的七月十四都会到城隍庙中上香朝拜,后来还流传到了上海其他地区的百姓耳中,大家都在七月十四日这一天来到松江城赶城隍庙会,而这一天松江城内几乎到处都有人家免费供应豆浆,凡是来赶庙会的百姓无论大小老幼都会喝上一碗浓白的豆浆才会离去,久而久知庙会的时间还拉长到了七月份的下半个月才会结束。也有些百姓人家习惯在七月十四当晚就喝豆浆,据说在这天喝了豆浆的人耳清目明,而鬼节喝豆浆的习俗被松江地区的人民一直延续至今!
- 上一篇:怒族猎神歌都有什么内容?又有何特点
- 下一篇:阿昌族习俗阿昌族玩春灯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