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烛是什么?在古代婚礼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在 婚俗礼仪里,把新人完婚用的新房叫做洞房是很早很早就有了的一种古风俗.在

历代文化诗作中关于洞房的诗篇也不胜枚举.只是当人们提到洞房之时,难免还要提到另一个事物,那就是花烛。唐朝诗人宋庆馀在《近试张水部》诗中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 - 待晓堂前拜舅姑。”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更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句!那么花烛到底是啥?在古代婚礼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其实花烛的出现与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与思维想法是相关的。最早时候的婚礼实际上是昏礼,真正行大婚嘉礼的时间是在黄昏时刻,行罢嘉礼新人回房,房间里一片昏暗,古代又没有电灯,天黑之后当然要点蜡烛了.是特殊布置过的婚房,咱们也曾讲过铺房的婚俗。新房中放置的只要是一件物品都是有寓意的,由此可见用来照亮的蜡烛也不可避免的被赋予各种意义...首要的是花烛不能不要是成对成双大红蜡烛。有钱的人家会在花烛上下功夫~多做金银龙彩饰,不似平常所用的蜡烛,故称之为花烛。龙凤呈祥~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吉祥祝福的代表,龙跟凤一阴一阳,尽合婚姻祥瑞之意。龙凤花烛也有见证婚姻、祈祷祝福之意。古时候也有专门从事做雕刻的手工匠人、做出的龙凤花烛尽善尽美,观赏价值极度之高,价格自然不菲!所以一般人家的花烛龙凤花纹有的是画上去的、或者剪纸贴上去的。若是贫贱人家用不起过于繁复华贵的样式,便点两支红烛也算花烛了。花烛在六朝时已经出现了,到了唐代以后才成为风俗。后人究其起源发现点花烛的寓意大约和先秦时的婚俗有关...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当时的嫁娶情景时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 - 思嗣亲也。”在后世流传说,也出现了一些传说。比方说尧在姑射山遇到鹿仙女的爱情故事于是衍生出洞房花烛夜的传说。传说尽管有虚无缥缈,但古人确实对于花烛有一些独一份的讲究、比如说洞房在...中间点龙凤烛是延续香火之意 - 因而龙凤烛不能灭,得点一晚上,直到蜡烛燃尽...也有传说是因为新婚这一夜 - 热闹之余、人多混杂,为了避免外人潜入,蜡烛要整夜通明。既然古代时候新人婚前不相识,认错了可不就麻烦大了。总之这些没有根据的传说就交织成了花烛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形象。当上新人的守护神,成为婚姻最诚挚的祈祷.
- 上一篇:塔吉克族历史塔吉克族起源史简介
- 下一篇:阿昌族“会街”,“青龙白象”是怎样迎佛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