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中,德昂族是一个不算大的族群,对于他们的民族文化你可否了解呢?一个民族文化离不开他们民族的传统节日,而德昂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你可否知道呢?想了解的话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德昂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德昂族的由来
史书多认为德昂与佤、布朗等民族是汉晋时期云南濮人的后裔,唐宋时期被称为扑子,茫人,元明时期被称为金齿,蒲人。自清代起,史籍乾隆《东华录》,光绪《永昌府志》等书称他们为“崩龙”,当地汉族又根据他们妇女服饰的特点,分别把“别列”支系称为“红崩龙”,“汝买”支系称为“黑崩龙”,“汝波”支系称为“花崩龙”。
*** 民族识别时沿用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来根据本民族意愿,并报国务地 批准,自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起正式称为”德昂族”。说起濮人,在古代他们多住居云南的西南部地区,即史书所说的古“哀牢国”旧地,是个“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广阔区域,包括现在的大理,保山、德宏、临沦,西双版纳等地、州濮人在古代是个人口众多的族群之一,也是较早开发云南西南部的古老民族之一,因此一些江河,物产的名称上都留下濮人的烙印,现在的元江,古称“濮水”;永昌郡内的大龙竹则称为“濮竹”,曾是古代濮人朝觐中原皇帝的贡品。从文献记载及其他民族的传说故事中,都反映了德昂先民濮人是永昌郡内的古老民族。他们充分利用这里”土地沃腴,宜五谷蚕桑”的优裕条件,种植水稻和纺织木棉布,远在汉晋时期他们的社会经济就有了发展。中原封建统治阶级,一方面积极发挥濮人的先进生产技术的作用,一方面大量收敛濮人的财富,使濮人困苦不堪,不断起来反抗。永昌郡内的濮人虽多,住地较辽阔,但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地处交通沿线或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则较快,文化也较高;有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纺织业不发达,缺少衣着,古代史学家把这部分濮人称为“裸濮”。德昂族在历史上曾有过兴盛的时代,过去他们有很多支系,如汝旺、汝果、汝峨、汝进、汝本、汝波、汝别牙、汝买阿、汝昂、汝腊、汝王、汝科、汝别列、干得别列、汝不峨、汝布冬、汝孟丁、汝孟得丁、汝格若等等。历史上的德昂族曾在滇西一带以武力称雄,特别是在12—15世纪时,德昂族的先民建立了金齿国,更是称雄一方,后来逐渐走向衰落,以致在很长时期只能靠租种别人的耕地维持生活,直至1949年以后,他们才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德昂族的传统节日
1.泼水节?
泼水节是德昂族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在每年的阳历4月14日至16日举行,节期为3天。泼水节的头天清晨,男女老少都换上盛装,特别是姑娘们打扮得鲜艳夺目,老人把已准备的食品和各色纸剪小幡旗、香炷、蜡条等贡品携往庄房贡于佛堂神龛。信徒把准备好的水龙木槽支架于小佛房内,小佛房四周摆着十余尊小佛像,并将转水花筒插于龙头穴孔中。晌午,佛爷诵经毕,便开始举行泼水仪式。众民以泼水用的小竹筒盛来清泉水,依次倒入龙槽,水即顺龙槽流入转水花筒推动旋喷水器,反复旋转洒水洗四周小佛身。浴佛毕,众民们在象脚鼓、铓锣声中尽情互相泼水,表示吉祥如意。
2.入雨安居节(关门节)?
“入雨安居”节(佛教词语),每年阴历6月15日举行,为期2天。全寨信徒都要携带贡品前往佛寺赕佛,参拜佛像,听佛爷念经,乞求佛祖保佑寨中人平安生活、五谷丰登。16日傍晚,佛爷便将寺院大门关闭三个月。在关门节三个月内,寺院所在僧侣都要遵守佛规,即不能串寨,不喝酒等。信徒也不能杀牲、谈情说爱和结婚等。
3.出雨安居节(开门节)?
“出雨安居”节(佛教词语),每年从关门节始至阴历9月15日止,期满三个月后,即举行开门节仪式。但两个节日之间佛爷经常念经,信徒都要前往寺院听念经。全寨父老都要到庄房参拜佛,青年人要敲铓锣、象脚鼓,以求神保佑。开门节过后,僧侣即将佛寺大门打开,便可串寨。
4.烧白柴?
“烧白柴”是布朗族人的赕佛节日间在每年阳历12月14日。是晚 ,在寨外广场上搭一座5米高的白柴宝塔,点火焚之。德昂族人认为,天气寒冷季节已到了,怕佛祖受冻,需烧白柴,给佛烤火,以驱寒冷,增加温暖之意。
5.做摆?
“做摆”是德昂族人赕佛活动之一。“做摆”日期是根据村寨是否具有财物条件来决定举行的。日期不定,数年举行一次,每次3—5天。由村寨头人、家族长共同推选出“做摆”的承头人。承头人选出之后,便着手筹积资金,并到寺院拜赕佛,敬献贡品等。“做摆”之意是祈一村寨和家中人平安生活、消祛灾难。由佛爷念《长拉尼亚》经,以求大家有吃有穿,年年富有。?
- 上一篇:鄂温克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 下一篇:保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