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堂之礼起源于什么时候?古代婚俗中的拜堂有什么讲究?
古代婚俗是沿袭自周代婚礼的,但是周制婚礼中并没有新人拜堂这一说~那么新人拜堂之礼是起源于啥时候呢? 古人在拜堂中又有什么东西讲究呢?拜堂又称拜天地,是汉族婚姻习俗的一种!古时候婚礼中的交拜礼多在堂室中举行,于是称之为拜堂成亲。有人说起源于北宋时期 - 也有人说唐朝就有了。从现有的史料中~各位并没有在汉代早先发现新人拜堂的相关记载~可是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在晋代时~有个叫王浑的徐州刺史要续弦,续弦之妻颜氏是平头百姓,地位低.嘉礼之时,颜氏先拜王浑~王浑正要答拜之时被拦住了,有人说王浑好歹也是个州级

,如何能拜一个平头百姓?于是王浑便没有答拜。也就是说若是没有人挑唆~王浑是要答拜的...这就看得出来了在晋代时的徐州已经有了夫妻互拜的风俗!其实在南北朝的时候,夫妻对拜已经固定为婚姻礼仪了。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齐皇帝举行婚姻大典时,夫妻也要互拜的!不过仍是女先跪拜,后起;男后跪拜 - 先起。在唐代 - 新妇第二日见舅姑 - 俗名拜堂,但这个拜堂与拜天地不一样!从另一角度看唐朝北方地区民间已经有了“交拜礼” - 唐朝时结婚所用的婚房是用一种青布幔搭成的青庐 - 交拜礼便在这里举行。“拜堂”一词也在唐代开始正式出现.从唐代开始、从上到下、从皇室到民间,拜堂之礼开始普及...及至宋代时、才渐渐开始有了后来我们都很熟悉的拜天地的风俗。司马光在《书仪》中记载:“古无婿妇交拜之仪,今世俗始祖见交拜~拜致恭亦事理之宜、不可废也!”可知宋代交拜之礼已经流行。元代拜堂 - 于夫妇交拜外 - 尚有同拜天地之礼,即先拜天地、再拜婿之父母,最后夫妇交拜。这就是如今流传下来的三拜之礼...北宋时,新婚当日 - 新人要先拜家庙,行过合卺礼之后,在第二日五更时,新妇要把镜子放在桌子上,接着下拜,把这种礼仪称为新妇展拜...到了南宋之后,才改到了新婚当日,新郎揭开新娘的盖头开始拜堂,这个拜堂之礼所拜为天地、祖宗、公婆(古时称舅姑)、再加上夫妻交拜,拜堂有告知先人、参诸亲之意~也就说着此女子称为了男方家庭的一员了~因而拜堂礼也渐渐作为婚礼中很关键的一环。到了元代时、拜堂之礼和咱们通过电视熟悉到的三拜之礼已无大异 - 这一习俗也一直延续到清代同民国时期。到后来其实拜堂之礼范围有扩大的迹象~在乡村中~新人拜过宗祠完了~还要去乡邻家中揖拜。其实所谓拜堂 - 实际上也是一种告知之意.向先祖告知 - 向父母告知,向自己或对方告知,向乡邻告知。从此以往,以礼相待。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礼节的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