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席是什么意思?转席是怎样的婚礼习俗?有何寓意?
转席是什么意思呢?古代人的婚俗在细节上因时因地各有不同,但是有些风俗却渐渐成为一种通俗,比如说最初并没有新娘结婚之时不得下地之后,但是后来却渐渐形成风俗,并衍生出了转席的婚礼习俗,那么转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寓意在其中呢?
古人比较信仰崇拜 ,认为新娘子在行嘉礼的这段时间如果脚落地则会冲撞鬼神,会引来厄运。所以通常来说,在亲迎这个阶段,新娘上轿时需要娘家人背着新娘上轿,下轿时在所经之地一路转接铺席,也就形成了一种风俗叫转席。
当然也不一定都是用席子,也有用毡代替席子的,称之为转毡,又或者用布袋、麻袋代替的,就叫做转袋。在宋代有个叫龚颐正的人在《芥隐笔记·转席》中提到:“今新妇转席, 唐人已尔。”而证据就是白居易曾在诗中写道:“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取自《春深娶妇家》)。“青衣”指的是当时奴仆,“毡褥”指的是铺地的红毡。红毡不够长,需要人前后传递。锦绣毡铺地,又有奴仆驱使,想必是富贵人家才摆得开的排场。
清代褚人穫 的《坚瓠续集·传席撒帐》中也有记载:“又新妇入门,不踏光地,必传席始行, 唐人呼为转席。”由此可以证明,转席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在士庶之间风行了,只是富贵人家用得起毡,贫贱之家恐没有这样的财力,所以就因人而异有了不同的选择,只要保证新娘足不沾地即可。到了宋代时,转席之风已经成了必要的一个步骤,无论贫富都讲究转席之事。
为何转席之风如此受人热捧呢?王棠在《知新录》中讲到,古人用毡是重其事,近人用袋是尚其名。 百姓做事都讲究一个吉祥寓意,追求一个好兆头。婚姻乃人生大事,更是重中之重,林林总总枝枝节节都要讲究一个吉。对女子而言,婚姻更是人生开启第二条的路的重要事件,一个吉祥之意表达着对人生顺遂的无限渴盼。
在 古代封建社会,传宗接代开枝散叶是婚姻的最大目的。是以,传代既有袋递相传之说,又有袋代谐音之妙,取其吉祥之兆,期望实现结婚的最高愿望。所以到了清代时,新娘足不踏地的转席习俗被美称为“传代”。
- 上一篇:拉祜族的“库扎节”为何是其最隆重的节日
- 下一篇:独龙族的历史介绍独龙族民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