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为什么那么准
有人想说为什么算命先生会能预算出个人的一切事情,而且还很准确无误,而你你知道为什们算命会那么准吗?有些什么心理诀窍呢?他们是如何算出来的呢?想了解的话那就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算命为什么那么准
算命先生为什么说得那么准
心理学家认为,算命先生之所以能够说得如此之准,其实只是利用人们的一种“自我求证”的心理,把人们引入到自己的“陷阱”之中而已。
算命先生往往善十观察人们的心理,并懂得利用这些心理达到自己的目的。算命先生向被算命的人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语意不明确的,因为语意不明确的问话,往往容易让人们向自己认定的方向去推测和想象。
例如有时算命先生会问:“你家门口是否有棵大树?”如果有,你就会认为他果然能掐会算;如果没有,他会一本正经地说:“哦,没有最好。”好像他原本便希望没有这棵树。如此等等。不用算命先生说出些什么,你自己已经联想了很多。
人们都有一种“自我求证”的心理,当其受到某种暗示后,大脑中会立刻浮现出一系列与此暗示有关的内容。当听到算命先生说你“与水有缘”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把自己一切与水有关的经历或事物都找出来,来证明自己确实与水有关,甚至会把自己某一次游泳时发生脚抽筋的事都联系到这里。你会觉得:真是神了!他怎么知道我的命和水有缘呢?
算命先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向人们提供一些模糊的信息,让人们自己去求证,以使信息的模糊性具体化,让被算命的人觉得他们真是神机妙算,可以洞察天机。而事实上这一切却是被正在算命的人自己“算”出来的。(算命www.bmfsm.com)
“算”术高超的算命先生往往都是善于设置“心理陷阱”的高手,他们能够从很多细节中发现和总结有效的信,自、,抓住被算命人的心理,在询问以及对话中对被算命人进行不动声色的暗示,使其主动钻进自己设计好的“陷阱”之中。
“自我求证”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而算命先生恰恰是巧妙地利用这一点,达到了自己骗财的目的。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不会轻意被那些算命先生的“伎俩”所迷惑了。
算命占卜为什么会这么准
一、你信的不是算命占卜,你信的是巴纳姆效应
作为一个学心理的,我曾经被问过一个很彪悍的问题:是不是我什么都不用说你就能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能不能呢?
隔着网络,我们素昧谋面,但是我的确能够知道你在想什么,接下来我会说一段话,你来看看准不准。
“你需要别人喜欢、羡慕、尊敬你;你有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近乎吹毛求疵;自觉有相当的潜力尚未开发;你发现自己在人格上有缺陷,但你有能力去弥补;你虽然经常表现得坚强有主见,但内心深处却常常没有安全感;如果有可能,你渴望改变现状,不喜欢各种束缚手脚的限制和规定;你以自己能自立 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有时很外向、开放,有时却相当的内向、保守;你的灵魂有一部分向往非现实主义……”
是不是很准?当然很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
不过以上这份评价并非我有什么通天的本事能掐指算出来,其实这份自我评价出自心理学家福勒先生。
192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Bertram Forer)对他的学生进行一项性格测验。实验过程为:学生每人填一份问卷,然后他会对每一份问卷结果进行性格分析;分析结果出来后,同学们要对性格分析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
结果评分竟然高达4.26分!几乎每个学生们都认为自己的个性很符合这份个性报告。但事实上,每个同学的性格分析报告都是一模一样的。这些评价其实都是人类的一般性格特征,而且并且阐述得模棱两可。
福勒证明的这种心理学现象被称为“巴纳姆效应”,也叫“福勒”效应,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这个效应的命名来自非常有名的杂技师肖曼·巴纳姆,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期待出现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二、主观验证让我们愿意相信那些我们想去相信的事
在巴纳姆效应测试的另一个研究当中,学生们用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随后研究者对报告进行了评价。研究者们先写下了学生们个性的正确评估,但却给了学生们两份评估,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假的,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谈的评语。之后,学生们被提问他们相信哪一份评估报告最符合自身。超过一半的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subjective validation)的作用。主观验证的意思是,当有一条观点专门来描述你本人的时候,你就很有可能会接受这一观点。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从基因角度上来看,每个人几乎都是一样的。相似的基因造出了相似的大脑,大脑中相似的机制引发每个人的思维。尽管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每个人的思维产生影响,但大体上来说,每个人的情感、个性上总有很多共性的。
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总能找到符合这一设想的逻辑。
著名作家张爱玲在《十八春》里描述曼桢想念世均时有一句话说得极为妥帖: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
我还想起生活中的一个趣事,一个朋友一直以为自己是双鱼座(因为他看的是农历生日,但星座是看阳历生日),认为星座书上说的那些关于双鱼座的特点非常符合自己:浪漫、爱幻想、安静、对人温柔体贴……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是金牛座,痛苦直呼:我怎么可能是金牛座,我哪里势利爱钱了?
时下也有一种现象,很多陌生男女初次见面都会谈到星座话题,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将对方对号入座,对照星座上的说辞就以为很了解对方了。直到后来对方做出让你难以忍受的事情,你质问对方,你怎么能这样呢?其实他一直是他,只不过你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他了。
三、怎样避免被巴纳姆效应套牢
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种途径:
1. 学会面对自己。不能因为自己有缺点或不足就想方设法去掩饰,这无异于掩耳盗铃;同时也不要过分夸大那些缺点和不足,致使自己缺乏自信。正确地做法是要客观公正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2. 培养敏锐判断力。很少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所以看待自己判断事情时,要充分收集各方信息,然后做出明智的决断。
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同时也在影响和暗示着别人。尤其当一个人迷失自我时,他会迫切地渴望寻找自我。那些求助于算命占卜的人,通常都是情绪低落的失意之人,对生活失去掌控,内心缺乏安全感,这时的他们比以往更容易受暗示。而算命师又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摸索到求助者的内心渴望,然后说一些留有余地的说辞,泛泛而谈,一旦求助者感觉自己被说准后,算命师就会沿着那个方向继续说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求助者就越发深信不疑。
有人就会问了,那星座还要不要信?还要不要去算命占卜?以我之见,可以信却不能盲目信。毕竟现实生活中充斥着来自各方的巴纳姆效应,各种心理暗示,与其去防不如坦然去看待这一心理现象。相对那些江湖骗子,我们更擅长自欺欺人,既然如此倒不如多关注符合我们期待的一面,对自己做适当的积极暗示。就像有位印度哲学家说过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往往不是真理也不是科学,而是希望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