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列表让你清楚看身体

时间:2012-04-18 15:01:50     编辑:ky01
20

大家可能不知道, 五行学说是 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属元素论的宇宙观 - 是一种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是...合起来的,自然界多种事物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持续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到头来。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与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与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五个系统乃至各个系统...内的事物跟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变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意思是所谓“五行大系”...五行大系还寻求同规定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统摄自然与人事!人在天中,天在人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人交相生胜!五行学说认为大干世界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变化世界、宇宙是一个动态的宇宙。   五行学说是表示世界永恒运动的一种观念。一方面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是...加起来,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另一方面又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一直的相生、相克的运动里面维持着协调平衡!五行学说不但…还具有唯物观~加之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 古代用以认识宇宙,阐述宇宙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法则的一种学说。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系统结构观点来观察人体,阐述人体局部同局部、局部和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还有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加强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对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之一和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中医学的进步,中医学的五行学说跟哲学上的五行学说日趋分离,着重用五行互藏理论说明自然界多维、多层次无限可分的物质结构跟属性,再加上脏腑的相互关系 - 特别是人体五脏之中各兼五脏~也就是说五脏互藏规律,揭示机体内部同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阐明健康和疾病、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规律!

  五行的哲学含义:五行是 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 上古原始的科学思想。“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四通八达~流行与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等于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切不可将五行看作是静态的,而应看作是五种动态的相互作用。五行不独是物质和运动,而且又不再是物质和运动,不即不离 - 亦即亦离 - 是五种物、五种性、五种能力~故称五德。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一样,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事物的矛盾作用,事物的运动同变化...《说文解字》:“五”作"”,“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之间交舞也”。五行的“行”宇、五运的“运”字都是运行不息的意思...五行的概念 - 不是表达五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而是代表五种功能属性~“是五种强大的力量不停地循环运动而不是被动无动性的基本(主要的)物质”(英·李约瑟《 科学技术史》)~是自然界客观事物内部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五种状态的抽象,属于抽象的概念,也是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   五行的医学含义:中医学的五行,是 古代哲学五行范畴与中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想起来真是,  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与方 .中医学对五行概念赋予了阴阳的含义,认为木、火、土、金、水乃至自然界的好些事物都是阴阳的矛盾运动所产生。

不瞒你说,阴阳的运动变化可以通过在天之风、热、温、燥、湿、寒六气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反映出来.中医学的五行不仅仅是指五类事物和它的属性、更核心的是它包含了五类事物内部的阴阳矛盾运动。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行学说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好些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祖国医学借用五行学说来证明人体内部还有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

(1) 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生关系中只要是一“行”都具有“生我”(母)与“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把它比喻为“母”跟“子”的关系。

在相克关系中只要是一“行”,又都拥有“我克”(所胜)同“克我”(所不胜)两方面的关系~称之为“所胜”和“所不胜”的关系。

五行相生...内~在同时寓有相克;相克...内也寓有相生。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五行生克制化是正常现象...五行中任凭…都什么一“行”太过或不及、出现异常现象,都可导致相乘或相侮的变化!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相乘是过度的相克、超过了正常制约的程度,其规律同相克~但被克者更加虚弱...相侮也就是说“反克”,又叫反侮~也就是说本来是自己所能克胜的、然而结果却被它克胜 - 其规律与相克正好不一样...正常时土克水~若土气虚弱、或水邪泛滥,水就反过来侮土。

(2)五行归类

祖国学中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与体有关的事物和现象按其属性、形态相类同的 - 分别归纳成五大类~其关系简列如下表:

五行
五脏 心(心包)
六腑 小肠(三焦) 大肠 膀胱
五体
五志
五神
五窍
五音
五主
五色
五嗅 臊(膻)
五味
五液
五声
五荣 面色
五方 西
五谷
五菜
五果
五畜
五时

(年)

长夏
五时

(日)

平旦 日中 日西 日入 夜半
五常(天) 湿
五化

临床应用

祖国医学的五行学说,是将人体各部分归属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同类事物之间发生纵的联系:正如属于木的,有肝、胆、目、筋、怒、青、酸、风等~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是“肝开窍于目” - “肝主筋”,“怒伤肝”、肝病易生“肝风”等;

望诊时 - 青色多属肝风,赤色多属心火~黄色多属脾湿 - 白色多属肺寒,黑色多属肾虚;

用药时,酸味入肝,苦味入心 - 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等。各类事物之间发生横的联系:意思是运用生克、乘侮等变化来讲清楚五脏之间在生理与病理情况下的相互联系。宛若某一脏有病~既可以因生克关系由另一脏传来,也可以通过生克关系传到另一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就是这个理论的具体应用!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