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游姓起源与来历

时间:2017-08-14 17:12:20     编辑:noble
20

百家姓成为我国的民俗文化之一,各异的姓氏都有区别的历史考究,而关于百家姓你了解有多少呢?百家姓的姓氏那么多~你了解它们的姓氏文化起源同来历吗?

其中百家姓中的游姓姓氏起源与来历是什么?游姓的姓氏郡望跟堂号是啥?主要分布地是那一些?!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百家姓之游姓起源同来历

1.姓氏起源:

姓氏祖宗:公子偃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之子公子偃~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周厉王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封于郑邑 - 之后建立了著名的郑国。郑国君主传至郑穆公(前627年―前606年在位) - 他有个儿子叫姬偃,字子游 - 史称公子偃。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到了公子偃的孙子游皈、便以祖父之字“游”命氏,称游氏,世代相传至今。《元与姓纂》云:“《左传》,郑穆公子偃字子游,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春秋时,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公子偃~字子游、他的孙子游皈以祖父字为姓 - 称游氏.

该支游氏正确读音作yóu...游氏族人大多尊奉公子偃为得姓始祖。

2.姓氏郡望: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 - 是邯郸郡分置、治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

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太和元年(227年)复置广平郡 - 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开皇初年(582年)被废黜。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 - 和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三国时期曹魏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

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算命www.bmfsm.com)

3.姓氏堂号:

冯翊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游氏春秋时期发祥地在原河南广平郡(今河北鸡泽),故堂号曰“广平堂”。

古书《交际大全》中记载有广平郡望,其中有“声实俱茂(雅),秀美而文(吉),清德重名(酢)、善诗卓识(诚之)、独步六朝之伯始(肇),并膺三辟于高闾(明根)”的佳句!

括号内是历代游氏先贤名,内涵意义重大!

美秀堂:春秋时期,有游吉(游皈次子)貌美才秀、举止文雅,熟于典故...他继名相子产之后任郑国宰相,为政宽与。

仁与堂:北魏游明根任大鸿胪,处身仁与,接物礼让.故游氏又称“仁与堂”!

立雪堂:原于“程门立雪”、典出宋朝学者游酢、杨时向儒学家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游酢~游氏第六十六世祖,字定夫,号豸山,同学友杨时都已是四十来岁的进士了、还要继续求学,从福建到河南洛阳拜著名儒学家程颐为师。

游、杨来到程家,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蒙眬中知有二人来却不动声色,二人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 - 见是游、杨二人,装作一惊道:“啊!

贤辈犹在此呼?!”那天正是严冬最冷的一天、门外已积雪三尺。“程门立雪”传为佳话、流传千古。

4.姓氏迁徙分布:

游氏族人迁徙外地甚多 - 海外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和xianggang 、 等地区,在 有重庆市,江西省的赣州市、遂川市、黎川县、龙南县、定南县、崇义县 - 广东省的河源市,浙江省的遂昌市 - 福建省的永定县、三明市、龙岩市、武平市、漳埔市、宁化市、明溪县、建阳市、南平市等地! 在 省,游氏族人以福建诏安移居者为多,现今多分布在台北县、市,宜兰县、桃园县,彰化县等地。

百家姓是我国的姓氏文化最宝贵的遗产,不同的姓氏在历史上发展或者淹没都有,而有区别的姓氏都有自己的姓氏文化 - 上面就是关于游姓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看完有助您了解游姓的姓氏文化起源有帮助。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