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舌姓,姓羊舌的名人

时间:2016-12-27 13:00:19     编辑:Ky02
20

  “羊舌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 ,羊舌姓起源有四种说法,得姓始祖是羊舌突。那么您知道关于羊舌姓家谱、羊舌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羊舌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羊舌姓,姓羊舌的名人

羊舌姓,姓羊舌的名人

  

  羊舌姓

  羊舌姓在** 和** 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古书《尚友录》和《元和姓纂》里说,羊舌姓起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那时晋国有一位晋靖侯。晋靖侯本来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后代,而他的子孙中有一人被封于羊舌邑,于是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了。古代的羊舌邑,在现今山西省境内。

  羊舌姓起源

  源流一

  出自官职,汉族姓氏。郑樵《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晋有羊舌职、羊舌肸、羊舌赤。羊舌姓,现行罕见复姓。今辽宁沈阳有分布。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武公姬称的后代姬突,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西周时期,晋国第六代君主叫晋靖候姬宜臼(公元前858~前841年在位)。晋靖候有个后代叫姬称,即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曲沃武伯,即后来的晋国君主晋武公(公元前678~前676年在位),他有个儿子叫公子伯侨,姬伯侨生姬文,姬文生姬突。到了晋献公姬佹诸执政时期(公元前676~前651年),晋献公将姬突封在羊舌邑,其后遂以其封邑名称为姓氏,称羊舌氏,史称羊舌突。

  在典籍《国语·晋语四》中记载:在春秋霸主晋文公姬重耳执政时期(公元前636~前621年在位),“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说明这十一个贵族世家都是晋国旧姓,羊舌家族显然为晋国重臣之一,也是晋文公政权的核心权力支柱之一。当时,姬突的后代形成了羊舌氏一族,著名的有多人,如羊舌职(公元前?~前570年)、“羊舌四族”:羊舌赤(伯华)、羊舌肸(叔向)、羊舌鲋(叔鱼,公元前580~前531年)、羊舌虎(叔罴,公元前?~前552年)等,皆先后为晋国的高门大户、晋国卿大夫,时称羊舌大夫,其世家显赫一时,也因此引起其他晋卿的不满与嫉妒。

  到了春秋末期的周敬王姬丐六年(晋顷公姬弃疾十二年,公元前514年),范宣子(士丐、士訇)在剪除栾氏党羽的过程中,羊舌氏一族被大力削减势力,其封邑被改封给祁氏家族,其间有后裔子孙以及族人逃到其他诸侯国者,之后改单姓为羊氏、杨氏等,世代相传至今。羊舌肸当时是晋国的太傅,食采于杨氏邑(平阳,今山西临汾)。他有个儿子叫羊舌伯石,字食我,他后来继承了父亲的封地和爵位后,正式以邑名为姓氏,称杨氏,即历史上著名的杨食我。杨食我后来出于情义杀了晋国大夫祁盈的两个yinluan 家臣祁胜和邬藏,激起其他晋国世家的不满,其中以赵氏、魏氏、韩氏为首的晋国“六卿”一直视祁氏、羊舌氏这样的晋国公族为夺取政权路上的绊脚石,借机挑拨,不仅以乱臣贼子的之名杀了杨食我和祁盈,还攻灭祁氏、羊舌氏两族,尽分两族所有的封地。此灾难发生后,杨食我的后裔子孙以及其他族人逃到仙谷(今陕西华阴华山),之后有称羊舌氏、有称羊氏、杨氏者,隐居下来。一直到秦始皇统一 后实行郡县制,羊舌氏一族所居之地被划定为弘农郡华阴县。其后世子孙开基各地,名人辈出。如今,杨氏一族大多源出弘农郡华阴,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杨氏家族首座郡望,亦是羊舌氏、羊氏的著名郡望。

  该支羊舌氏、羊氏、杨氏同宗同源,皆尊奉羊舌突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盈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西周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叫祁盈,也受封于羊舌邑(今山西洪洞东南部),时称羊舌大夫。祁盈,是春秋时期晋国著名大夫祁黄羊之孙,祁午之子,亦是晋国上大夫。他为人正直不苟,并与羊舌肸的儿子杨食我是好朋友。祁黄羊与姬突一样,也是靖候晋姬宜臼(公元前858~前841年在位)的后代,因此祁氏家族与羊舌氏家族为血缘亲戚,由于受封地在祁邑(今河北栾城),因此指地为姓氏,称祁氏,但与伊祁氏、陶唐氏之后裔的祁氏并非同宗。重情重义的杨食我为祁盈不平,忿而斩杀了祁胜和邬藏这两个恶臣。荀跞本来就一直不满羊舌氏、祁氏家族的势大,老想取而代之,加之赵氏、魏氏、韩氏等其他家族势力为首的晋国“六卿”也要乘机消灭祁氏、羊舌氏两族,因此共同挑唆晋顷公杀了祁盈和杨食我二人,祁氏、羊舌氏家族就此覆灭,子孙后代迁逃四方。

  在祁盈的后裔子孙以及祁氏族人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羊舌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羊氏、杨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季姓,出自古代一个叫季果的人,属于以事件纪念为氏。在典籍《左传释例》中记载,该支羊舌氏是由于一桩盗羊案形成的:当年有人偷了一只羊,还强行留下个羊头给一个叫季果的人。季果当时无法拒绝,就将那羊头收下,却埋在了地下。后来盗羊的人被告发遭到官府抓捕,还连累到季果。季果就坦然地说他并没参与盗羊之事,那盗羊人给他的羊头也根本未动,而是埋地下的,他没吃。当即官府就派人到其所述的地方掘地一看,果然发现了羊头,而且那羊舌还在,于是就宣判季果无罪,当堂释放。

  此事件之后,季果便以“羊舌”为姓氏,以警后世,其后裔子孙皆称羊舌氏,世代相传至今。

  

  羊舌姓家谱

  郡望

  弘农郡:弘农郡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其时辖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华山以南的地区。王莽执政时期改名为右扶风。东汉初期复名弘农郡,东汉末年又因避汉灵帝名讳而改名为桓农郡。三国时期曹魏国再次复名为弘农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移其治到陕县(今河南陕县)。北魏时期又改恒农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今函谷关)。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到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又复置,移治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部,隋朝义宁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陕县。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农郡被彻底废黜。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 机构 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机构 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机构 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算命www.bmfsm.com)

  种璧堂:汉朝羊公,名伯雍,施舍茶汤三年。有一人喝了以后从怀中掏出一升石子,对羊公说:“你种了这石子,可以得到美 玉,还可以得到漂亮的妻子”。羊公就把石子种了下去,果然长出玉来。邻居徐氏有一女儿很漂亮,没有订婚,因为她要讨一双白璧做的彩礼才许亲。羊公知道了,便跪到种石子的地方去挖。果然得到五双白璧,欢天喜地送到徐家。徐氏一见就许了婚。结婚后,生了十个儿子都很有才。羊公后来做了宰相。

  

  姓羊舌的名人

  羊舌突

  姓姬,名突,春秋时晋国人,羊舌氏的得姓始祖。晋武公子姬伯侨,生姬文,文生姬突。晋献公时封为羊舌大夫,采食于羊舌邑,其子孙因以邑为姓,称羊舌氏。

  羊舌职

  为〖晋国第27任国君〗悼公姬周(BC572—BC558年)羊舌大夫。生子四:赤、肸、鲋、虎,号称“羊舌四族”。长子羊舌赤字伯华,铜鞮大夫,生杨道字子容;次子羊舌肸字叔向,又字叔誉,太傅。肸生羊舌食我,名食我,字伯石,以邑为氏,号曰杨石。三子羊舌鲋字叔鱼;四子羊舌虎字叔罴。

  羊舌赤

  春秋时晋国中军尉,字伯华,为羊舌突的长子。时称他“铜鞮伯华”。孔子说:“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盖铜鞮伯华之所行。”即卒,孔子叹曰:“铜鞮伯华无死,天下有定矣。”

  羊舌肸

  春秋时晋国贤者,字叔向,又称叔肸,为羊舌突的次子。博议多闻,品德高尚,能以礼让国,是当时晋国的贤臣。孔子称之为“遗直”。

  羊舌肸

  羊舌鲋(?-前528年)复姓羊舌,名鲋,字叔鱼,羊舌职第三子。是 有史记载 以来,首座个因为贪腐 而受到惩罚的官员。

  羊舌虎

  (生卒年待考),羊舌肸之弟。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羊舌虎和栾逞感情很好。栾逞在晋国犯了罪,逃奔齐国。齐庄公微遣栾逞于曲沃,以兵随之。齐兵上太行,栾逞从曲沃中反,袭入绛。绛不戒,晋平公欲自杀,范献子止公,以其徒击逞,逞败走曲沃。曲沃攻逞,逞死,遂灭栾氏宗。晋国因此也连带杀了羊舌虎,羊舌肸也为了此事做了奴仆。不久,祁奚说:“我听说小人得了权位,不争权夺利是不可能的;君子操心别人的灾难,不去挽救是不吉祥的。”于是就去拜见范桓子,劝告他道:“听说善于治理 的人,赏赐不会过分,刑罚不会滥用。赏赐若过分恐怕那些缺德小人也能受惠;刑罚若滥用恐怕那些才德君子也受牵累。我们宁可过分赏赐到缺德之人,不可因滥用刑罚而使君子受刑。所以尧用刑罚处死鲧于羽山,却重用他的儿子禹。周朝用刑罚杀死管叔、蔡叔,而用周公为相,这就是不滥用刑罚。”范桓子听了祁奚的话,赶紧就命令吏卒放出了羊舌肸。

  羊舌姓起名

  羊舌姓男孩起名

  羊舌晓龙、羊舌乃衡、羊舌原伍、羊舌  津、羊舌  晨、羊舌可爱、

  羊舌功建、羊舌婉湄、羊舌天伟、羊舌凌焓、羊舌湘昀、羊舌之雨、

  羊舌家熙、羊舌益弘、羊舌绪亮、羊舌虹明、羊舌昀骜、羊舌孟卓、

  羊舌海海、羊舌优友、羊舌晋武、羊舌佳伲、羊舌  娉、羊舌鸿翼、

  羊舌书玮、羊舌明缨、羊舌  萌、羊舌  闵、羊舌钡奕、羊舌治润、

  羊舌鸿莆、羊舌  骁、羊舌宇翱、羊舌苏轩、羊舌超缤、羊舌欣馨、

  羊舌之上、羊舌玉喜、羊舌嘉祺、羊舌心问、羊舌孝宇、羊舌  铧、

  羊舌沂瑷、羊舌荫名、羊舌素云、羊舌杰彬、羊舌景轩、羊舌晓东、

  羊舌  焱、羊舌泽峰、羊舌舒畅、羊舌佳雯、羊舌涵淞、羊舌予童、

  羊舌培伟、羊舌骁海、羊舌皓诚、羊舌  秦、羊舌金廷、羊舌启星、

  羊舌姓女孩起名

  羊舌凯慧、羊舌杰仑、羊舌宇慕、羊舌  利、羊舌惜时、羊舌有乔、

  羊舌雪云、羊舌志佳、羊舌树青、羊舌兴华、羊舌俊析、羊舌梓然、

  羊舌妮妮、羊舌家俊、羊舌十七、羊舌宙罡、羊舌弘山、羊舌苹桂、

  羊舌  修、羊舌天瑜、羊舌雯雯、羊舌同浩、羊舌亚民、羊舌  实、

  羊舌雪波、羊舌浩强、羊舌舒涵、羊舌嘉蕾、羊舌双亦、羊舌俊岭、

  羊舌潇玮、羊舌佳富、羊舌  兰、羊舌庆伟、羊舌  武、羊舌乐之、

  羊舌唐仙、羊舌家利、羊舌秋合、羊舌睿麟、羊舌仕狁、羊舌泽鑫、

  羊舌亦伟、羊舌滢毓、羊舌  凌、羊舌哲男、羊舌日停、羊舌战军、

  羊舌立翊、羊舌开颜、羊舌栩海、羊舌  航、羊舌逸鑫、羊舌丽华、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