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姓,姓浦的名人

时间:2016-11-26 13:49:30     编辑:Ky02
20

“浦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浦姓起源有八个渊源,主要分布今天的陕西长安东。那么您知道关于浦姓家谱、浦姓名人信息有什么吗,姓浦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一些呢?

下面不妨快来看相关的文章吧!

浦姓,姓浦的名人

浦姓,姓浦的名人

浦姓

浦姓有好几种渊源。在古代姓浦的历史名人有明代画家浦源、明代监察御史浦镛、三国时期魏国学者浦仁裕、明代唐府教授浦南金以及演员浦琼英。

浦姓起源

渊源一

出自姜姓,是西周时期姜太公的后代.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人有奔于晋国的、做了晋国大夫...因为被封于浦 - 于是以浦以...的身份姓氏,称为浦氏。

渊源二

源于己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舜帝裔孙的封地 - 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远古时蒲草可当食物,长大后可织衣编席。蒲草多生在水边,被看作是吉祥之地,“端午节”无蒲草不成节。

这事儿说来话长,相传,在夏王朝时期,舜帝的裔孙被封在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据说是当地以盛产蒲草而得名...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蒲氏~其后人中有简略去“艹”部首改称浦氏、世代相传至今,是历史非常长的姓氏之一。

渊源三

源于姬姓 - 出自少昊氏支裔皋陶的后代,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皋陶是传说中的少昊氏支裔,东夷部族首领之一~主要活动在奄地一带(今山东曲阜)。

虞舜执政时期 - 皋陶曾担任负责任掌管刑法的士,他以正直著称。大禹继舜为帝后,皋陶同样继续受到重用。春秋时期,在今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诸侯国,史称“群舒”。

这些小国都是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在分封皋陶后裔时所建的封国,皆为子爵小诸侯国。群舒诸国起先在周惠王姬阆二十年(公元前657年)嬴姓的徐国攻取~后又在周襄王姬郑七年(公元前645年),楚国跟徐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娄林之战”中,乘机脱离徐国控制而分别复国!

其中~有一著名的舒鸠国,其国地在舒(今安徽舒城),在春秋时期 - 为楚国控制下的附庸国。

周简王姬夷三十七年(周灵王姬泄心二十三年 - 公元前549年) - 晋平公姬彪率诸侯联军攻齐国 - 楚康王芈昭(熊居)则发兵攻郑国以援救齐国。

当时,和晋国结为联盟的吴王诸樊便派使臣唆使楚国的附庸国舒鸠叛楚...楚康王当即率领楚军自郑国回师至舒鸠国地荒浦(今安徽桐城西北部),责问舒鸠叛楚之故。

舒鸠国的公子辨称并未叛楚,并请求跟楚国在次结盟。楚康王当时欲出兵惩罚其失信,另一方面被令尹莲子冯劝阻、由于眼前主要的敌人是晋、吴两国。

(算命www.bmfsm.com)

周简王姬夷三十八年(周灵王姬泄心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 - 孙叔敖派侄儿蔿子冯率舒鸠叛楚从吴!楚康王大怒 - 派令尹子木率楚军攻舒鸠!

吴国发兵救援,楚军公子木率右军先至舒鸠城附近埋伏、由大夫公子强率左军和吴军遭遇,未战意思是退。吴军得以穿插至楚左、右军之间、切断了两军联系。

公子强为改变不利态势 - 以左军主力列阵于后~自率少数部队诱击吴军。吴军因未发现楚军主力 - 就是贸然向子强jingong ,结果陷入楚军预设阵地 - 遭到公子木率右军主力的突然伏击、大败而归。

楚军乘机攻灭了舒鸠国,其国舒地、荒浦皆成楚国邑地。

舒鸠国灭亡过后,有王族子孙在加上国人以国名、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荒浦氏、舒鸠氏等,后荒浦氏省文简改为单姓浦氏,舒鸠氏省文简改为单姓舒氏、鸠氏,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四

源于嬴姓与姚姓,出自东晋时期氏羌西戎酋长苻洪~属于以植物名称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蒲氏出自嬴姓,是古有扈氏的后代,世袭为氏羌西戎的酋长,至东晋时期~有酋长名!

不瞒你说,而嬴姓出自姚姓:汉代 司马迁著作《史记 秦本纪第五》首座段:“佐舜调驯鸟兽, 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 舜帝把 女儿姚氏嫁给他为妻,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姓为嬴,嬴姓开始...

舜帝 - 姚重华、姚姓。 苻洪、西戎族 - 先祖就是有扈氏部族的后裔 - 即历史上所称的“氏羌西戎”,苻洪是氐族人,他生于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其父亲怀归为氐族部落的小帅,家族世为西戎酋长。

其实吧,据十六国时期《前秦录》的记载,有扈氏酋长苻氏的祖先初居武都,原无姓氏。后因苻洪家中有一个池子、其中生长的蒲草“高五丈,五节、如竹形”,为时人所异,人们于是把酋长一家称为蒲家,后来他们家也以蒲为姓氏。

说实话,三国曹魏时期,蒲家由武都迁于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秦安)、世为部落小帅。晋永嘉四年(公元三一〇年),蒲洪因豪爽、公道,被宗人推为盟主~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

刘曜建前赵国,称帝长安~以蒲洪为宁西将军、率义侯,曾徙居于高陆(今陕西高陵)、晋升为氐王.前赵国亡后、蒲洪退居陇山。

东晋咸与八年(公元三三三年)、蒲洪降于后赵国石虎,拜冠军将军、泾阳伯!后蒲洪率氐、羌两万户下陇东 - 至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劝石虎徙雍州豪杰跟氐、羌十多万户于关东地区、以实京师、被石虎采纳 - 并拜其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率户两万居于枋头(今河南浚县)。

晋永与六年(公元三五〇年)春季,蒲洪遣使至江左~东晋王朝任命蒲洪为征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

当时冉闵杀胡羯,关陇流民相率西归 - 路经枋头,大多归之 - 蒲洪拥众至十余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祈告天神中 - 得谶文“草付应王”, 又其孙蒲坚背上有纹如同草书付字,遂取“苻”为姓氏,改称苻氏!

不久,苻洪被后赵国石虎的旧部将麻秋杀死。苻洪死后,其子苻健继统其众。

苻健因“民心思晋”,在从枋头向关中进军的过程中,打着晋朝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壅州刺史的旗号~当年冬抵达关中后,又遣使向晋王朝称臣 - 直至其称帝建号后 - 才正式同东晋王朝断绝关系。

史书评价苻洪:“好施、多权略,骁武善骑射”,是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的奠基者...在苻洪的后裔子孙中 - 多以先祖祭祀谶文为世传姓氏、称苻氏,也有维持原家族姓氏者,称蒲氏,世代相传至今,后还有简略“艹”部首简称浦氏者 - 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五

源于百济族,出自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 - 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要我说啊,唐朝时期的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唐太宗李治派方州刺史、大将军刘仁轨率军灭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之后,迁其降卒至中原内地各处,如洋州(今陕西西乡)、江都(今江苏扬州)等地~其中有一部份迁居位于湖南西部叙水与沅江交汇处的双龙江地区(今湖南溆浦) - “以归王化”。

古代 - 人们将支流注入大江、大湖、包括河流注入大海之处名字是“浦”,溆浦因叙水注入沅江之地而得名!

在这些古百济族人,后来皆融入汉族,变成唐朝队伍 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后代有以居邑地名位姓氏者~称浦氏、溆氏 - 世代相传至今。

后这些浦氏、溆氏族人又随左领军员外大将军黑齿常之北上征讨突厥阿史那·骨笃禄可汗,大多流居在山西忻州一带、至今在山西省的高平市仍有溆氏街。

而留居在溆浦的溆氏族人中,后有改为同音字“胥”为姓氏者。

渊源六

源于回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浦氏,据明朝初期文学家宋港在《宋学士文集》中的记载:“浦君跟余同朝 - 浦君原西域阿鲁温火、其率为仲渊~因其自名而定以浦姓。

明朝时期,在宁夏固原还有一位专职从事染织行业的浦氏回回,时人称“浦回子”,是东 自欧亚 桥迁徙 西北地区后,依汉俗自己改称的汉姓,属于“西北姓氏”系列。

浦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一带!

渊源七

源于满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满族浦氏,源出满族“黄金家族”爱新觉罗氏家族的衍支溥氏。

溥氏出自觉罗禅氏世系,满语拼音为Giolocan Hala。据史籍《清稗类钞》、《大清满籍系录》中的记载 - 清朝宗室中人与民间女子私生子,都不许入皇家玉牒,但赐姓觉罗禅氏另录籍系 - 以明确其非正支,后有汉化为溥氏者,依然隶属于正黄旗满族。

满族溥氏家族中人有在清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时~被迁至北京郊区为农自生(今北京顺义区沙岭镇一带),后在乾隆大帝钦排爱新觉罗家族字辈后~其避满清皇家第十一辈“溥”字之讳而改为同音的浦氏,世代相传至今

浦姓家谱

江苏无锡前润浦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诵芬录二卷、始修於明弘治年间、(清)浦起龙重辑,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

图书馆...

江苏无锡前润浦氏续修宗谱二十卷,首一卷、续诵芬录上下卷 - (清)浦崧纂修,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世守堂刻本.

现被收藏在

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前润浦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诵芬录五卷,(清)浦廉珠编辑,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义庄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

现被收藏在

图书馆、 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前涧浦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 诵芬录二卷,(清)浦起龙等纂修 - 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南京市图书馆。

江苏吴县浦氏金阊支家谱,(清)浦仁溢、浦仁寿纂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清]浦象贤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南京市图书馆...

苏无锡锡山浦氏续修大统宗谱二十四卷,(清)浦还珠纂~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常熟浦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先祖为[宋]浦晋、浦振、始祖为[明]浦应。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南京市图书馆。

云南宣威浦氏族谱上下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 2003年续修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云南省宣威市榕城镇普家山村浦氏宗祠。

江苏靖江浦氏宗谱十六卷,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靖江县惠丰乡。

江苏无锡前润浦氏八修本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诵芬录九卷,世系图四卷、(民国)浦大伦辑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

现被收藏在

图书馆、 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姓浦的名人

浦仁裕:(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学者。著有《平章记》十余卷!

浦源:(公元1344~1379年待考),字长源~号海生;江苏无锡人。著名明朝画家。

能诗善画、在福建游历、与林鸿辈号为“十才子”。浦源钦慕林鸿声名才学~不远千进城前来拜访、苦无缘由。

你猜怎么着?!一日 - 借收购书籍为由到林鸿处,拿出自己所写的诗给林鸿的弟子周玄、黄玄看~周、黄二位见浦源诗中:“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等句极似林鸿诗。

林鸿很高兴,请浦源参加诗社,让出房子缎带浦源泉住,浦源的名声也为此大振。

举授晋府引礼舍人。工诗、和福建林鸿为诗友,号十才子.尤善画山水,为倪瓒弟子。

据张慧剑先生《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一书,著录无锡浦源事项计有五处:公元1373年任晋王府引礼舍人;公元1375年顷入闽收买书籍、访福建诗人林鸿,加入鸿所结文社;

公元1379年出使陕西,道经淮河落水死、终年三十六岁。公元1640年福建徐辑浦源遗集《舍人集》成;公元1693年、无锡张夏以手写明浦源《东海生集》四卷寄与山东王士禛.

由公元1379年上推三十六年~浦源生于公元1344年.但据《石鼓文》后劲本浦源亲笔题记,还有安国题识,可证公元1386年浦源尚在世,且任晋府舍人年份要迟十三年~卒年至少也要晚七年以上。

晋王即朱(公元1359~1398年),明太祖第三子.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晋王、明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

清朝沈辰在《书画缘》中记录浦源:“长洲人、至正间仕至大中大夫封京兆郡侯.文章弘博,字画遒劲。

”此处的“长洲”地名不确...彭蕴灿在《历代画史汇传》记浦源:“字长源,号海生,无锡人。

举授晋府引礼舍人。倪瓒弟子……卒年三十六。”此所记号海生~前夺“东”字、享年数则同上,惜生卒年仍未详。

此处存疑待查 - 谨请识者赐教!

浦铉:(公元?~1534年待考),字汝器;山东文登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正德年间进士,历官洪洞知县、监察御史 - 明嘉靖年间官陕西按察使。

浦铉为官耿正 - 前后上疏四十余件,全关系到军国大计。

后在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以奏论欲救御史杨爵,忤旨,被系狱杖死。世人皆以为冤。

浦镛:(生卒年待考),字廷用;上元人(今江苏江宁)!著名明朝监察御史.明成化年间擢升建宁知府,以清廉节俭为治,人们很景仰它。

浦姓起名

浦姓男孩起名

浦沣樟、浦艺震、浦贤强、浦晟睿、浦鹏池、浦卫泽、浦栊远、浦娃娃、浦纯鸶、浦树鑫、

浦谨嬴、浦筱非、浦敏博、浦殊焰、浦加棠、浦华学、浦松卯、浦远村、浦晓续、浦叶培、

浦山采、浦常澍、浦易鑫、浦凯勋、浦远园、浦莼宁、浦阳秋、浦郁柠、浦冰海、浦鉴贤、

浦俊喆、浦禺钦、浦子尘、浦开诚、浦元驹、浦贻菊、浦镜亘、浦兆浩、浦蘅樟、浦那凡、

浦英陶、浦同洽、浦湘炜、浦谦澍、浦瑞正、浦英发、浦格良、浦祝成、浦锦恺、浦松歌、

浦胤衡、浦昱闰、浦倬仆、浦铎辉、浦邵华、浦少景、浦洋烊、浦映爻、浦朊司、浦力渔、

浦人厅、浦竟尧、浦英岑、浦立诚、浦俊严、浦泰清、浦禄宇、浦昱兹、浦翼岩、浦精力、

浦克荣、浦懿宁、浦天赋、浦邺韩、浦文虹、浦熹之、浦镜驰、浦双棠、浦舫中、浦温文、

浦毅韬、浦忻禹、浦新同、浦信禹、浦鸿风、浦乐湛、浦温茂、浦光赫、浦开朗、浦觅海、

浦茂彦、浦先觎、浦宇隆、浦新晏、浦弘量、浦桂竹、浦苗苯、浦博唯、浦炎昱、浦睿明、

浦姓女孩起名

浦佳晋、浦以萍、浦易丹、浦寻凝、浦歆瑜、浦春望、浦向兰、浦半荷、浦水灵、浦沛儿、

浦凝天、浦小莎、浦妙芙、浦沛春、浦月琨、浦笑春、浦书雪、浦秋青、浦芷梦、浦笑翠、

浦馥羡、浦向雁、浦痴瑶、浦初霜、浦迎槐、浦晓瑶、浦鸿彩、浦含桃、浦听云、浦静雁、

浦彦芯、浦香桃、浦佳帮、浦雪亦、浦南珍、浦含莲、浦春婕、浦冰桃、浦湫滢、浦香柏、

浦南芹、浦忆安、浦凝竹、浦旭孟、浦红恋、浦忆灵、浦慕卉、浦靖桐、浦听白、浦巧萌、

浦曼云、浦紫璃、浦凝珊、浦灵槐、浦长珊、浦伊韫、浦痴凝、浦谷冬、浦向彤、浦雪曼、

浦翠桃、浦素玟、浦忆柔、浦梦桃、浦依云、浦冷风、浦羽馨、浦清一、浦敏叡、浦冷槐、

浦妍洋、浦凝绿、浦幻蓉、浦冰烟、浦凡香、浦幼筠、浦佳棂、浦以琴、浦凌萍、浦雁枫、

浦映天、浦幼霜、浦访真、浦初芹、浦诗霜、浦偲恺、浦寄柳、浦幼柳、浦芷安、浦亚珊、

浦寻柏、浦真香、浦静竹、浦芯雯、浦雅南、浦青柏、浦程瑗、浦金姗、浦钰琪、浦玉恬、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