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姓,姓巫的名人

时间:2016-11-15 14:54:21     编辑:Ky02
20

  “巫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巫姓起源有七种说法,得姓始祖是巫賢(巫鹹)、巫彭。那么您知道关于巫姓家谱、巫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巫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巫姓,姓巫的名人

巫姓,姓巫的名人

  

  巫姓

  巫是 古代一种专门从事祈祷、占卜活动的职业,以职业为氏。上古时候有一种专门从事祈祷,祭祀,占卜活动的职业,叫作巫人。巫人在古代被认为是上天的使者,受到王族显贵和一般百姓的尊崇。巫人还常常管理天文,医术,算术方面的事情,在朝廷中的地位相当高。

  巫姓起源

  首座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黄帝時期的宰相、醫生巫彭,屬於以先族名字爲氏。

  巫彭,是巫氏見於史冊最早爲顯赫者。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黄帝軒轅氏之裔乾公,屬於以帝王賜制爲氏。

  據史籍《羅泌路史》記載:巫人爲高辛氏才子,顯於唐虞,於公元前2435年封於巫(今山西平陽),乃帝嚳之裔,稱八元、閼伯、實沈、叔戲、晏龍、巫人、績牙、厭越、爲虞布五教,與八愷稱十六相(又作十六族)。

  另外在《神話古典小說》也有記載:

  帝嚳納四妃:元妃有邵氏,女曰薑嫄,生棄(後稷),後生一子:台璽。次妃有娥氏,曰簡狄,生契。三妃陳鋒氏,女曰慶都:生堯。四妃訾管氏,女曰常儀,生挈。納二側室,一個生二子:閼伯、實沈,一個生三子:叔戲、晏龍、巫人。帝嚳後又納羲和爲妃,生十子: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續牙、厭越。

  從《神話古典小說》和巫氏族譜的記載分析,可以認定巫人和巫乾是同一個人:名人,字幹,爲帝嚳的支子,是黄帝軒轅氏之裔。

  第三個淵源:源於薑姓,出自舜帝時代江淮流域的部落領袖巫支祁,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用筮占蔔的創始者、商朝大臣巫賢官,一作巫戊,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和《姓苑》、《姓纂》、《通志氏族略》記載:古人相信萬物有靈,而且可以通過精神感召使神靈降臨,於是便出現了專以舞蹈動作來召威神靈的職業——巫(巫字古文象人揮兩袖而舞)。巫人以祝丁⒄际N爲職業,其後代有的便以這種技藝的名稱“巫”作爲自己的姓氏。巫人的後世子孫多在夏商兩代爲任,仍操持祈丁⒅尾÷殬I,漸成一種固定的職官,或稱巫祝,或稱巫臣,他們的後代都以巫爲姓。也有以“巫臣”爲姓的。

  在史籍《春秋元命苞·循蜚紀》中記載:人皇氏有巫常氏,史籍《參廬紀》則記載有列氏、麗氏、巫氏,爲巫氏的起始。

  第五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周朝官吏巫馬,屬於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爲氏。

  在周王朝的官僚體制中,有一種專門掌管養馬並爲馬治病的官員,稱爲巫馬,也就是馬醫官。巫馬的後代子孫,有的就用祖上的官職名稱命姓,稱巫馬氏,以後又逐漸形成了單姓巫氏。

  巫馬氏望族居魯郡。西漢時期置爲魯國,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爲魯郡,相當於現在的山東省。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名人叫巫馬施,是孔子的弟子,曾在魯國爲丞相,有治績。

  第六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文公之子叔肸曾孫,屬於以先祖名號爲氏。

  在史籍《左傳·襄公廿九年》中記載:“魯有公巫召伯。鐸按:公巫召伯,魯文公子叔肸曾孫,見世族譜。”

  在公巫召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爲姓氏者,稱公巫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巫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在遼西地區,地處醫巫閭山之北、北大河之南、大青山之東、繞陽河之西的六千二百餘平方公里的行政區域上,距今七百六十多年前就有一個蜚聲漠南蒙古部落游牧生息,那就是古老的蒙古貞部落,史書稱蒙郭勒津,就是土默特部。

  醫巫閭山,就是蒙古貞部落的發源地,在明崇禎十年(後金天聰九年,公元1637年)建有土默特左翼旗。

  在蒙古族土默特部的族人中,有以發源地爲姓氏者,漢化稱醫巫閭氏,後省文簡稱巫氏,世代分布在今遼寧阜新地區。

  巫姓家谱

  廣東巫氏族譜,(明)巫以言創修,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興寧市巫聲惠處。

  四川威遠巫氏族譜一卷,(明)巫子蕭始修於明萬曆間,(民國)巫纘續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巫氏族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西萬載株鎮巫氏支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巫傳瑞等纂修,清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

  江西贛州巫氏族譜,(清)巫先颺主筆,巫宜禊董其事,清道光年間木刻活字印本,清光緒年間巫殿飛有續修。現被收藏在廣東省興寧市巫聲惠處。

  福建永定巫氏族譜不分卷,(清)巫石鏈編抄,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台灣。

  江西萬載巫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首座卷、第十四卷。現被收藏在江西省圖書館。

  四川簡陽巫氏族譜,(清)巫育槐主修,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興寧市巫聲惠處。

  福建大田巫氏族譜一卷,著者待考,民國初年手抄本。現被收藏在福建省寧德市檔案館。

  巫氏族譜一卷,著者待考,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興寧縣檔案館。

  巫氏六修族譜二十五卷,首卷上下冊,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七冊,今缺第十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福建寧德巫氏宗譜一卷,(民國)林騰芳編纂,民國壬午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寧德市檔案館。

  四川璧山巫氏族譜,(民國)巫瑞序,民國年間手抄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興寧市巫聲惠處。

  廣東永川巫氏族譜,(民國)巫家修於1940年抄編,1958年整理,1963年由巫聲惠錄正手抄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興寧市巫聲惠處。

  姓巫的名人

  巫顯高:(生卒年待考),著名周朝時期靖邊將軍。據史籍《左士傳》記載,周平王九年春秋時期,有魯國人巫子期,是孔子七十二賢中鼎鼎大名的弟子,流傳於青史之事蹟,爲嚐宰單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處以身親之,而單父治,後轉封東阿侯。

  巫陽:(生卒年待考),據典籍《楚辭篇》記載,戰國時期有位巫陽,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吾欲輔之,汝筮予雲。

  巫臣:(公元前597~前584),又稱巫屈,字有忠,著名周簡王時楚國權臣。

  巫嘉:(生卒年待考),著名漢朝大臣。漢高祖八年漢室賜扶氏欽師。(算命www.bmfsm.com)

  巫秉義:(生卒年待考),著名漢朝大臣。巫秉義在漢文帝時(公元前179~前157年)接申嘉屠爲相。

  巫炎:(生卒年待考),字子都;北海郡人,曾在漢武帝時任駙馬都尉(爲皇帝管理車馬的官)。在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前87年)爲附馬都尉。

  巫捷:(生卒年待考),著名漢朝冀州剌使。善理政事。

  巫都:(生卒年待考),著名漢朝時期大儒。著有《養性經》行世,對生活習序規劃、裨益良多,凡此皆見諸史策之可考者。王應麟《姓氏急就篇》。

  巫暹:(生卒年待考),江蘇句容、閩粵巫氏始祖。

  巫羅俊:(公元582~664年),字定生,號青州;夏縣人(今山西臨汾)。著名唐朝醫學家。

  巫凱:(生卒年待考),句容人。著名明朝將領。剛毅果斷,智勇雙全,鎮守邊鎮三十多年,邊務修飭,威惠並行。

  

  巫姓起名

  巫姓男孩起名

  巫圣彬 巫沅键 巫承键 巫宇宁 巫恺阳 巫恺洋 巫恺杨 巫奉霖 巫宗蔚 巫欲晓

  巫雅燧 巫雅飞 巫筱霏 巫子璇 巫锦荣 巫宗谢 巫沅谕 巫学荣 巫健泽 巫建泽

  巫智雯 巫昌东 巫干勋 巫周鸿 巫宗礼 巫海珍 巫生锦 巫燃熙 巫丹妮 巫丹丹

  巫可心 巫可儿 巫飞儿 巫慧中 巫之龄 巫芷儿 巫观龆 巫念慈 巫一君 巫心慈

  巫冠军 巫冠君 巫冠菊 巫梦祯 巫梦真 巫子铭 巫子祯 巫艳祺 巫艳琦 巫艳琪

  巫艳奇 巫艳祯 巫小可 巫艳秋 巫昱畅 巫昱豆 巫昱辛 巫昱奇 巫希昱 巫昱析

  巫洋奕 巫弈洋 巫昱霏 巫昱非 巫昱飞 巫昱菲 巫淑姗 巫淑珊 巫彦仪 巫彦娇

  巫彦昙 巫彦逸 巫彦润 巫彦静 巫彦蓓 巫宗晴 巫弘烨 巫弘宇 巫弘皙 巫宏皙

  巫宇翰 巫玉涵 巫皓天 巫承骏 巫骏豪 巫永骏 巫骏嘉 巫乐骏 巫小飞 巫嘉骏

  巫姓女孩起名

  巫丽琼 巫超丽 巫晓怡 巫幸美

  巫文莉 巫昀洁 巫秀颍 巫覃丽

  巫盈颖 巫永莉 巫永萍 巫秋婵

  巫晓婷 巫秋霞 巫碧瑶 巫心瑶

  巫秋妍 巫佩妍 巫贱英 巫媛珍

  巫法文 巫可莉 巫可丽 巫慧怡

  巫晴怡 巫琳丽 巫卓妍 巫心倩

  巫星倩 巫思倩 巫金倩 巫晓玲

  巫哓玲 巫晓琴 巫宇婵 巫宇琳

  巫心妍 巫春婷 巫明悦 巫淑婷

  巫翠婷 巫朝英 巫玲玲 巫慧美

  巫浩文 巫金娜 巫珩文 巫沛瑶

  巫晓燕 巫银芳 巫丽萍 巫秋萍

  巫秀琴 巫秀花 巫长萍 巫抒婷

  巫露蓉 巫小英 巫冠文 巫芳瑶

  巫美瑶 巫红芳 巫万红 巫子玉

  巫子悦 巫将玉 巫江玉 巫疆玉

  巫春花 巫汕文 巫灵芳 巫丽娜

  巫翠玲 巫健红 巫筱玲 巫秋文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