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姓,姓宗的名人

时间:2016-11-10 14:24:22     编辑:Ky02
20

  “宗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宗姓起源有八种说法,得姓始祖是羲和、伯宗。那么您知道关于宗姓家谱、宗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宗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宗姓,姓宗的名人

宗姓,姓宗的名人

  

  宗姓

  宗姓在 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也是 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76位。宗姓源出多头,唐尧时期宗姓在今河北唐县宗高和村起源;先秦时期在河北唐山、河南南阳、安徽庐江、四川渠县、河南淮阳、杞县以及山东临朐、淄博一带落籍,如今,宗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浙江、江苏沛县二堡、山东、安徽、江西等地多此姓。

  宗姓起源

  起源一

  源于官位,出自远古四岳之后宗伯,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四岳,为尧帝时官名,司掌四时、方岳。”四岳的后代在周王朝时期为宗伯官,掌握邦国祭祀典礼之职,亦称秩宗、咨伯、祝宗、太宗、上宗,相当于后来的礼部尚书。诸多史记载 :“太宗伯,辅佐天子管宗室之事,为六卿之首。”在典籍《书·舜典》中也记载:“咨伯,汝作秩宗。主郊庙之官,掌叙鬼神尊,故曰秩宗,周礼谓之宗伯。又曰祝宗。”在典籍《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宗伯之职在西周时期多由德高望重的大祭司担任,到了东周时期,则由姬姓家族宗亲长者担任,而且为世袭。

  在宗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秩宗氏、咨伯氏、祝宗氏、太宗氏、上宗氏等,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宗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二

  源于姬姓,晋荀林父之后伯宗成为了晋国大夫,因为他耿正直言,结果被把持朝政的三郤所害。

  伯宗被***后,他的儿子州犁(伯州犁)逃到了楚国,出任楚国太宰,受封食邑钟离,生有二子:长子伯郤宛,其嫡支子孙后来就称钟离氏或钟氏;而次子伯连,迁居于南阳(今河南南阳),其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宗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宗氏正宗。

  起源三

  源于偃姓,出自春秋时期宗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春秋时期有一个偃姓宗国(今安徽枞阳),为子爵,因此称宗子国。据史籍《左传·文公十二年》记载,“楚子孔执舒子及宗子,遂围巢”。杜注:“宗国为群舒之属,即枞阳,是古代偃姓方国。”宗子国在周襄王姬郑二十六年(楚成王芈頵四十六年,公元前626年),楚成王熊恽(芈頵)展开了灭群舒的系列战役,到周顷王姬壬臣四年(楚穆王熊商臣十年,公元前615年)群舒先后叛楚,楚穆王派遣上将军子孔率大军压制 ,抓捕了舒、宗两个子爵国君主,宗子国遂亡。

  亡国后的宗子国贵族及子民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宗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四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宣公裔孙宗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陈宣公妫杵臼的第六世孙叫宗来,他的后裔子孙以先祖抿子为姓氏,称宗来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宗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五

  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刘邦的同父异母弟楚元王刘交,属于以官职为姓。刘交的曾孙叫刘德,官至宗正,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宫室事务的官员。

  在刘德的支庶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宗正氏,后改称宗政氏,今多已简化为单姓宗氏。

  起源六

  源于官位,出自殷商时期官吏瞽宗,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瞽宗,殷商王朝时期的学官职名,也就是太学之教官。太学,是古代的官家学校名,即国学。相传,为了提高统治阶级的执政能力,从虞帝开始设庠(校长称庠长),夏禹设为校(校长称校长),商汤设为序(校长称瞽宗),姬周亦设为庠(校长称辟痈),都是古代太学的称谓。到了西汉武帝刘彻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改其称为“太学”,由五经博士掌管。隋朝初期改设为国子寺,后来隋炀帝杨广改设为国子监。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分设国子、太学、四门、律法、书礼、数算七学,皆属于国子监。宋朝时期也兼设国子、太学。一直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了太学,只设国子监,但在国子监里读书的学子仍称为太学生。到了清朝时期,经过官学初步考试合格的庠生,相当于今天的小学毕业。

  在瞽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瞽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宗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七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后期女真完颜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随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女真完颜氏成为国姓,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完颜·兀术、完颜·宗浩、完颜·襄等著名将、相。

  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汉化省称宗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宗佳氏,亦称周佳氏,满语为J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和(今黑龙江上游或嫩江一带),后多冠汉姓为宗氏、周氏、钟氏等。

  宗姓家谱

  江西南昌向塘镇白塘宗氏祖谱一卷(原本,谱边部分被烧),前后修谱人名次,始修于明洪武辛未岁篆修族谱人(公元1368年)三十二世孙恒孔正(东房),明成化庚寅岁重修族谱人(公元1465年)三十五世孙锐叔颖(三贤),明嘉靖甲寅岁重修族谱人(公元1522年)三十六世孙珊伯华(三贤),白塘始祖尚武,行添三名斌号逍遥居士,东汉汝南太守宗资七世孙居南阳至孙元干徒居豫章白塘。现被保存在江西省南昌县向塘镇(古白塘)宗家村。

  河北唐县宗高和村宗氏家谱,(现代)宗健纂修于公元2012年,现被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收藏。

  江苏如皋宗氏家谱二十卷,(明)宗价始修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民国)宗铭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 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江苏省海安市韩国钧纪念馆。

  江苏常州毘陵中村宗氏世谱十八卷,(民国)宗鸿亮等编,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常熟虞山宗氏谱略一卷,(清)宗汝刚、宗嘉谟辑,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 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元]宗世臣。

  江苏宜兴官林宗氏谱二十卷,(民国)宗廷铭等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忠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 图书馆。(算命www.bmfsm.com)

  江苏丹徒宗氏忠武堂世乘,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五代]宗道溥,始迁祖为[宋]宗泽。

  江苏宜兴美樨宗氏家乘特刊,(民国)宗学源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江苏宜兴美樨宗氏家乘,(民国)宗砚卿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江苏宜兴美樨宗氏续修家乘十三卷,(民国)宗炳南等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江苏宜兴美榍宗氏家乘六卷,首一卷、末一卷,世存集四卷,宋宗忠简公全集五卷,附编四卷,首一卷、特刊一卷,(民国)宗景洛、宗兆牛纂辑,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天香阁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 图书馆。注:附《宋东京留守宗简兰公全集》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注:始祖为[宋]宗泽,始迁祖为宗玮。

  浙江常山京兆宗氏族谱五卷,始修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清)朱兴、宗祖贵续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清)宗绍昂续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木刻活字印本。(清)李大玉续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民国)徐晋重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永旺村。

  浙江义乌麒麟塘宗氏家谱十卷,(清)宗国悠等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宗溥,先祖为[宋]宗嗣尹。

  河南唐河宗庄宗氏家谱,(现代)宗转运编纂,2004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

  山东临朐汶阳宗氏家谱,根据嘉庆戊午新秋(1798年)第二次修谱(由八、九世诸祖修定)、同治年间第三次续修(十一、十二世诸祖修定)以及1936至1937年的第四次修订,于2007年进行延续第四次修订版式第五次修订。由94位同宗族人出资、26位同宗族人共同编纂。

  

  姓宗的名人

  宗 楼

  按左传,楼为东周齐国将下军。齐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东)。

  宗伯凤

  按汉书王莽传,宗伯凤先明礼为少府,后为仆射。姓宗伯,名凤,字君房。

  宗 宣

  按汉书王莽传,宗宣为太史令。晋伯宗之后,见宋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

  宗 佻

  (tiao):宗佻为骠骑大将军,颍阴王,南阳安众人。刘秀在宛城的故交,参加昆阳大战了,是昆阳十三骑之一。使一口凤鸣刀,相传是用古时铸造干将、莫邪剑留下的一块寒铁锻成。宗佻为人敦厚、学识不多,但刀术精、功夫极深,可惜在昆阳突围时痛失一只胳臂。

  宗 广

  相传是宗佻之弟,南阳安众人,光武时任尚书令。

  宗 绀

  (gan):梁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东汉天文学家。初任蒙县公乘,善星历,因成功预测出日食发生的时间而迁为待诏。其孙宗诚亦能成功预测出日食发生的时间,并指出官历之误,官至舍人。其孙宗整,宗诚之兄也善星历。

  宗 均

  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父伯,东汉建武初为五官中郎将。先后任上蔡令、九江太守;永平元年,迁东海相。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后任司隶校尉、河内太守。建初元年,卒于家。广韵:宗姓,周卿宗伯之後,出南阳。

  宗 资

  宗资 字叔都,南阳安众人也。家代为汉将相名臣。祖父均,自有传。资少在京师,学孟氏易、欧阳尚书。举孝廉,拜议郎,补御史中丞、汝南太守。署范滂为功曹,委任政事,推功于滂,不伐其美。任善之名,闻于海内”也。

  宗慈

  按后汉书宗慈传,慈字孝初,安众人,东汉修武令,因太守多取贿赂,遂弃官去拜议郎。道疾,卒南阳,群士皆重其义行。

  宗世林

  楚国先贤传曰:「宗承字世林,南阳安众人。父资,有美誉。承少而修德雅正,确然不群,徵聘不就,闻德而至者如林。魏武弱冠,屡造其门,值宾客猥积,不能得言。乃伺承起,往要之,捉手请交,承拒而不纳。帝後为司空,辅汉朝,乃谓承曰:『卿昔不顾吾,今可为交未?』承曰:『松柏之志犹存。』帝不说,以其名贤,犹敬礼之。敕文帝修子弟礼,就家拜汉中太守。武帝平冀州,从至邺,陈群等皆为之拜。帝犹以旧情介意,薄其位而优其礼,就家访以朝政,居宾客之右。文帝徵为直谏大夫。明帝欲引以为相,以老固辞。」程炎震云:“御览三十七引宋躬孝子传曰:‘宗承字世林,父资丧,葬旧茔,负土作坟,不役僮仆。一夕闲土壤高五尺,松竹生焉。’魏志十荀攸传注引汉末名士录曰:‘袁术与南阳宗承会于阙下,术发怒曰:“何伯求凶德也,吾当杀之!”承曰:“何生英俊之士,足下善遇之,使延令名于天下。” 术乃止。’

  宗姓起名

  宗姓男孩起名

  宗云辉 宗正耗 宗禹辰 宗禹辰 宗祖恩 宗瑞佑 宗永瑞 宗思禹 宗亦瑞 宗益瑞 宗少禹 宗依旺 宗佑成 宗小禹 宗瑞安 宗咏瑞 宗铭恩 宗瑞育 宗世恩 宗世佑 宗世安 宗世旺 宗世聪 宗永捷 宗聪远 宗祖佑 宗益成 宗舞 宗午 宗懋 宗布 宗南 宗略 宗猷 宗蓄 宗续 宗勖 宗煦 宗行妹 宗成睿 宗超 宗天宇 宗天昱 宗天煜 宗天赐 宗德玲 宗皓天 宗天昱 宗学香 宗姝含 宗冰洁 宗亚男

  宗姓女孩起名

  宗建芬 宗陈秀 宗鲁秀 宗冰婧 宗芊雪 宗欣秀 宗金文 宗瑜琴 宗秋怡 宗笕茹 宗茹萍 宗茹平 宗蕊莹 宗国玉 宗晓娟 宗睿颖 宗奉文 宗恩丽 宗李燕 宗淑萍 宗秋琴 宗立英 宗慕琳 宗雪婷 宗凡怡 宗子倩 宗真美 宗姿美 宗笑妍 宗冰倩 宗倩涵 宗鑫洁 宗欣丽 宗亿倩 宗秀婷 宗莹媚 宗银梅 宗银妹 宗银美 宗英美 宗小丽 宗莹玫 宗莹梅 宗行妹 宗德萍 宗小雪 宗弋倩 宗向英 宗莉洁 宗仁燕 宗爱文 宗吴萍 宗智莉 宗翠萍 宗景娟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