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姓,姓袁的名人

时间:2016-10-27 14:03:06     编辑:Ky02
20

  “袁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袁姓起源有五中说法,同事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那么您知道关于袁姓家谱、袁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袁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袁姓,姓袁的名人

袁姓,姓袁的名人

  

  袁姓

  袁姓,是中华民族的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其人口在全国姓氏中排名第33位,人口约有7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54%。

  袁姓起源

  1、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舜帝后裔。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东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的陈胡满,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据《通志·氏族略·袁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陈郡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我国北方,从魏晋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经南迁,出自陈郡、汝南两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许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许多显赫名人已出现在江南地区。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及全国。

  2、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因是轩辕氏发明,世称行辕。轩辕氏初都有熊之墟(郑州或开封),所居之地,有以辕为名之邑,后称为袁邑。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这就是河北袁氏。

  3、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皇族拓拔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鲜卑拓跋氏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即有胡姓汉化的内容。他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汉姓元氏,成为朝中首座姓,自己就称为元宏。到了隋朝时期,一些拓拔氏后裔已经分不清元、袁二姓的区别,故而有称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4、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土默特部乞袁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早在南北朝时期的漠北民族十五部大联盟中,就有蒙古族土默特部,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先民。到了唐朝时期,称之为“都播(都波)”,在史籍《蒙古秘史》中,记录其后裔在宋、元时期的称“秃马敦(秃巴思)”,而在史籍《元史》则中记作“吐麻”。在都播(都波、秃马敦、秃巴思、吐麻、秃马)族人的蒙古化衍迁过程中,第十一姓即为乞袁氏,即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始祖乞颜部姓氏,亦称乞引氏、乞元氏。其后裔自谓源于蒙古族王公显贵乞袁氏家族,多冠有汉姓为袁氏者。在蒙古族古老的乞颜部中还有一个分支,即呼热特氏族,在明朝时期即多冠汉姓为袁氏,世代相传至今。

  5、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满族、瑶族、彝族、白族、朝鲜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袁氏族人分布。例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丁当乡及云南省富宁县的瑶族袁氏,在当地皆属大族。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 机构 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袁氏,相传至今。

  袁姓家谱

  现今传世的袁氏家谱大多是清朝和**** 时纂修的。

  如:

  安徽庐江潜川袁氏宗谱分为聚、兴、广三之派系,清康熙二十五年(1486年)创修,民国五年(1916年)六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七修。

  河南睢县《睢阳袁氏家谱》,清顺治十八年袁赋诚、袁赋正等纂修,手抄本。公元1986年《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之重修母本。

  浙江富阳东安袁氏宗谱,袁若启等纂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沩宁袁氏重修支谱,袁必魁修,袁必绅纂,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木刻活字印本。

  袁锡龄纂修的芝阳袁氏族谱,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乡袁氏续修族谱,袁忠信、袁邵周修,袁文城、袁鸿量纂,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宗臣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洹上私乘(袁世凯家谱)袁克文修撰。【注:现存地:美国;谱祖地:河南项城;卷数:7卷。】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本。

  母德录家谱,袁保恒等修撰。【注:现存地:美国;谱祖地:河南项城;卷数:21页】宣统辛亥年(公元1911年)本。

  宁乡沩宁袁氏亘修支谱,袁妙生纂,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上虞小越袁氏宗谱,袁耘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合江袁氏族谱,袁右督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

  丹徒袁氏支谱,袁敏榕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咸宁龙潭袁氏族谱,袁德铨(鉴衡)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印本、2011年再修。

  民国枭雄袁世凯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自诩,其家谱经历了两次修撰:一为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袁道涣撰;一为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修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袁氏族人为聚族睦亲,又新修了一些家谱。

  如:

  浙江东安袁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钱塘袁氏族谱两卷。

  浙江石门袁氏宗谱一卷。

  浙江慈溪竹江袁氏宗谱。

  湖南袁家桥袁氏续修家谱四卷、首一卷。

  湖南袁氏七修族谱七卷,首两卷。

  湖南中湘百井袁氏七修族谱。

  湖南百井袁氏九修族谱十七卷。

  湖南新窑袁氏四修族谱六卷,首两卷、末二卷。

  四川监邑袁氏麟亭宗谱。

  四川袁氏族谱一卷。

  四川袁氏家谱一卷。

  河南《睢阳尚书袁氏家谱》,1986年修,2003年再修。

  湖南袁氏三修族谱九卷,首两卷。

  湖南汝城上流袁氏族谱不分卷。

  湖南永兴板桥敦本堂袁氏族谱共分十卷,1994年重修。

  湖南湘阴《石园袁氏族谱》字辈

  亢宗文志大奇,伟添时奉尚兴应启富贵生成家国纲纪,先民有作,景行维贤,永世克孝,德备才全,

  湖南浏阳石围袁氏的字辈(自第二世始):

  宗文大志,奇伟时添奉尚应兴启富生贵成家国光,名登榜首,宦绍汝南,鸿禧永锡,万世其昌。

  姓袁的名人

  袁天罡:唐初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善风鉴,累验不爽,曾仕于隋,为盐官令。唐时,为火山令。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推背图》《袁天罡称骨歌》等。(算命www.bmfsm.com)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高水西北)人。少时为郎,灵帝时辟为大将军何进的椽属。中平元年(184年)任中军校尉。灵帝死,绍劝何进召董卓进京诛灭宦官。及何进为宦官所害,立即率兵进宫,将宦官无论少长一并杀光。董卓入京后废少帝,他出奔冀州。初平元年(190年)与各地州牧、刺史起兵讨卓,被推为盟主,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又联合公孙瓒迫冀州牧让权,自领冀州牧。后利用乌桓击败公孙瓒,压制 黑山军和河北地区的民变队伍,遂占冀、青、幽、并四州,建安二年(197年)自称大将军,兼督州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绍外宽而内忌,刚愎自用,拒绝谋臣沮授所建积蓄力量以图天下之策,与北方另一较大割据势力曹操争战。五年,双方决战于官渡,主力被曹操消灭,逃回邺城,于七年忧郁病卒。死后,诸子争立,均为曹操所灭。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后汉末年的军事家,军阀。袁绍兄弟,“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举孝廉,累迁至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清朝文学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选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定居江宁。其诗文不拘形式,自成一格,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书,为“江右三大家”之一。

  袁世凯: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 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争议的是戊戌告密事件,与日签署二十一条,称帝等。他是北洋军阀首领,在辛亥***后当选为**** 首座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捍卫国土,维护了 对蒙古和** 的主权。建立 首座支近代化新式陆军,创立近代司法和教育制度,重视教育,努力恢复中断三百年的汉族文化。期初修改《**** 临时约法》颁布《袁氏记法》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等,后企图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富国强兵,仓促称帝,因尿毒症夭折。葬于河南袁林,现有袁氏故居。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没有了首领, 陷入了数十年民不聊生的军阀混战状态。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 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工程院院士。现任 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袁姓起名

  袁姓男孩起名

  袁才盛 袁采堂 袁彩云 袁灿辉 袁灿芝 袁仓浩 袁沧镳 袁沧化 袁藏华 袁昌宝 袁昌镐 袁昌海 袁昌昊 

  袁昌皓 袁昌和 袁昌晶 袁昌珂 袁昌科 袁昌坤 袁昌昆 袁昌莱 袁昌黎 袁昌里 袁昌敏 袁昌明 袁昌鸣 

  袁昌茗 袁昌铭 袁昌乾 袁昌球 袁昌仁 袁昌荣 袁昌芮 袁昌瑞 袁昌盛 袁昌硕 袁昌泰 袁昌熙 袁昌曦 

  袁昌夏 袁昌祥 袁昌雄 袁昌轩 袁昌训 袁昌迅 袁昌言 袁昌彦 袁昌一 袁昌彝 袁昌易 袁昌毅 袁昌毓 

  袁昌渊 袁昌周 袁昌洲 袁昌宗 袁昌祖 袁长爱 袁长今 袁长兰 袁长流 袁长珍 袁尝君 袁常喜 

  袁昶卉 袁畅波 袁畅飞 袁畅流 袁畅明 袁畅沛 袁畅然 袁畅汶 袁畅羽 袁畅昱 袁畅之 袁朝晖 

  袁朝举 袁朝玮 袁朝鑫 袁朝炀 袁潮晨 袁琛博 袁琛琛 袁琛潇 袁尘骁 袁辰畅 袁辰罡 袁辰玮 

  袁晨畅 袁晨琛

  袁姓女孩起名

  袁阿琴 袁艾琳 袁艾雪 袁艾颖 袁爱芬 袁爱红 袁爱丽 袁爱玲 袁爱娜 袁爱萍 袁爱婷 袁爱英 袁爱玉 

  袁爱媛 袁嫒玲 袁嫒梅 袁嫒琴 袁瑷玲 袁安红 袁安娜 袁安冉 袁柏文 袁帮文 袁宝娥 袁宝芬 袁宝红 

  袁宝丽 袁宝玲 袁宝妹 袁宝萍 袁宝琼 袁宝文 袁宝霞 袁宝艳 袁宝怡 袁宝英 袁宝莹 袁宝玉 袁宝媛 

  袁保芬 袁保红 袁保萍 袁葆婵 袁葆怡 袁褓芬 袁钡洁 袁蓓莉 袁蓓文 袁蓓颖 袁本芳 袁本文 袁必红 

  袁碧芬 袁碧娜 袁碧文 袁碧霞 袁碧雪 袁碧瑶 袁碧怡 袁碧英 袁碧玉 袁碧悦 袁宾悦 袁彬芳 

  袁彬洁 袁彬文 袁斌芳 袁冰洁 袁冰梅 袁冰倩 袁冰冉 袁冰秀 袁冰雪 袁冰艳 袁冰瑶 袁冰颖 

  袁冰玉 袁秉文 袁炳文 袁波瑛 袁伯霞 袁铂文 袁博琳 袁箔文 袁步英 袁才文 袁才燕 袁采燕 

  袁彩芳 袁彩芬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