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姓,姓凤的名人

时间:2016-10-26 14:25:27     编辑:Ky02
20

  “凤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历史上的得姓始祖是“帝喾”,而凤姓起源有八种说法。那么您知道关于凤姓家谱、凤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凤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凤姓,姓凤的名人

凤姓,姓凤的名人

  

  凤姓

  《邰阳谱系》字辈分两部分:一是前代24派为“世彦盛万岩正五伯延云何卿士日远生宗昌庆和安阳林子世有”(其中二甲何派下接“鼎泰老庆和安信昌鸣廷文一尚”十三字;十甲“何”派下接“鼎泰老庆和安祥德世廷文一尚”十三字)。二是后来取“ 兴必大,天运兆元良,唯汝嗣之懋,任从永继祥。现在凤姓以兆、元、良、唯四字辈人居多。

  凤姓起源

  源流一

  源于高辛氏,出自黄帝的曾孙帝喾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左传》记载:“高辛氏时,凤鸟氏为历正。凤盍以官为氏。望出平阳、邰阳。”远古黄帝的曾孙帝喾(高辛氏)时,以凤鸟氏为历正官,就是专职掌管天文历法的大臣,以指导人们按照季节时令耕田种地和收获的官员。凤鸟氏,在官职称谓上又称凤历、历正。在凤鸟氏的后裔子孙中,便以其称号为姓氏,世代相传称为凤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最古老的凤鸟氏祭坛在凤凰台,其遗址为今山东省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座凤凰台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即可见中华文明之光。据史记载 :“任、宿、须句、颛臾、凤姓也,实司太吴有济之祀。”济宁为古任城,是历史上四个凤姓古国之首,经近daikao 古专家认证,凤凰台即“太昊祭祀台”,是祭祀先皇始祖伏羲氏的地方。

  据考古调查发现,济宁凤凰台有十几米高的土层堆积,蕴藏首丰厚的古代遗存,底层属“龙山文化”的遗迹,中层为商周文化遗址。凤凰台自宋、元、明、清以来经贸繁华。在明朝万历年间,由运河总河刘东星首倡,并集当地数村之力,在农历2月19日逢观音圣诞日在台上创建了观音堂。“凤凰台”庙会凭运河水运优势,集商贸文化为一体,南北商贾云集,东西贩运辐辏热闹非凡,一时成为鲁西南春会之首,繁荣景象达数百年不衰。凤凰台,也是天下历代凤氏族人祭奠祖先的地方。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唐朝时期南诏国酆氏王族阁罗凤氏之后,自改为凤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凤氏远祖始于周王朝时期,出自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地(今湖南永兴),封为侯爵,称为酆侯。其子孙后代就世代以国号“酆”为氏。至唐朝时期,源出酆氏的后裔,在云南六诏时期成为白蛮大族,代表人物即为著名的阁罗凤(觉乐凤)。六诏时期,以乌蛮(东爨)蒙姓为国王,白蛮大姓(西爨)为辅佐,集合境内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邦盟式政权组织,类似于 。阁罗凤之父皮逻阁,出身白蛮大姓(西爨),后在唐王朝的扶持下统一了云南六诏(蒙嶲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受唐玄宗李隆基敕封为云南王,史称南诏国。

  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皮逻阁逝世,阁罗凤继位,袭封为神武王。阁罗凤,公元712~779年,亦称觉乐凤,南诏国第五代王,公元748~778年在位。在其父执政时期,阁罗凤已多次参与了削平六诏的活动,即位后,继续发展南诏势力,消灭了在东方的东爨、西爨,控制了整个滇东地区。阁罗凤在即位之初臣服于唐王朝,曾协助唐朝抗击吐蕃。后因唐朝的云南太守张虔陀无礼于阁罗凤,又大肆征求财物,于是在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阁罗凤发兵攻陷了姚州,杀了张虔陀。唐朝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发兵征讨,又为所败。此后,阁罗凤遂依附于吐蕃王朝,吐蕃封阁罗凤为赞普锺,号东帝,南诏改国号为“赞普钟蒙国”。当时,杨国忠为唐朝宰相,又征兵全国,在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大举讨伐南诏过,反而为阁罗凤所败。战事结束后,阁罗凤认为“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下令各地收拾唐朝将士的死尸,就地祭祀埋葬。据民间传说与考古勘察,当年南诏收葬唐朝将士尸骨的墓冢,有的地方称为“万人冢”,有的称“万人堆”、“千人堆”,洱海周围的龙尾关、地石曲,苍山西坡丘迁和、洱源江尾大墓坪,洱海东岸的双廊、挖色、海东等地,都有分布,至今遗迹尚存。

  不久的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阁罗凤趁机扩大领土,控制区域达到今云南全境及四川西南、贵州西北部。之后,阁罗凤大力建立制度,修筑道路,设置城邑,积极吸收汉族中的先进文化。阁罗凤在位期间,使南诏成为 西南地区强大的奴隶主政权,以汉文教贵族子弟,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由于南诏国与中原王朝已有百年臣属关系,因此阁罗凤几度试图与唐王朝和好。唐代宗李豫大历元年(公元766年),阁罗凤在都城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竖立了著名的《南诏德化碑》,表明自己叛唐是出于不得已,愿与唐朝世代友好。到了公元778年,阁逻风逝世,其孙异牟寻嗣位。

  在阁罗凤的后裔子孙及其国民中,有以先祖名字中的“凤”为姓氏者,称凤氏,是为今天白族、京族、苗族、傣族中的凤氏之源。

  源流三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文献《 回族大辞典》中记载:“凤氏,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一带。”回族凤氏,出自元、明时期土著凤氏,源起也是阁罗凤后裔,在元朝时期有部分族人入**** ,成为回族,因此将凤氏带入回族。

  源流四

  源于风姓,出自远古女娲氏族部落之后,属于以图腾信仰为氏。最早的凤氏,出自远古女娲氏族部落。女娲是太昊伏羲氏的妹妹,风姓,是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转向父系氏族社会阶段过程中的远古传说帝王,她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制定了正确的婚姻制度。女娲氏族部落以鸟为图腾,最高部落联盟首领的图腾标志就是“凤”,其族人以凤为氏族部落名称,称凤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国学老师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指出,“凤姓起源于凤鸟图腾,卜辞风字均作凤,盖古代神话乙太凤为大风神……古有凤姓之国,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凤姓,古云,伏羲氏之胤,案其实乃以凤为图腾之古代族也。”

  源流五

  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凤阁,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凤阁,是唐武后称制的光宅元年(唐睿宗李旦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改革中书省后所设置的机构,代中书省之称,其最高执政长官就称作凤阁令,也就是中书令,以显现其女权至上。在其时,武则天将大学士官比“同凤阁鸾台三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等,其职就是相当于宰相,唐朝时期著名的贤相狄仁杰等,皆担当过斯职。二十来年后的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又将“凤阁”恢复为“中书省”。

  其时,在凤阁任职的许多大小官吏中,例如凤凰池监、凤阁舍人、凤阁侍郎等,多有改以所司机构名称为姓氏者,即称凤氏,世代相传至今。(算命www.bmfsm.com)

  源流六

  源于契丹族,出自宋、辽时期辽国 官吏凤军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凤军司,全称为凤军详稳司,是辽国政权中在北面军中设置的一个官署,职掌辽国中的一支特殊的队伍 ,统领称作“凤军政令”。实际上,凤军是辽** 制中专门部署的一支快速骑兵部队,相当于今日的快速反应部队、特种部队、特警部队等,专职实施突击、突袭、以及定点快速打击等一系列军事任务,当年曾给北宋王朝制造了相当多的麻烦。凤军将士的待遇要远高于其他部队的将士。

  在凤军政令、以及其他凤军将士的后裔子孙中,均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凤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敖汉部部鄂尔敦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鄂尔敦氏,世居敖汉(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rdun Hala,汉义“风”。

  蒙古族、满族鄂尔敦氏,在清朝中期即多冠汉姓为凤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彝族,出自云南省武定、禄劝一带的罗婺部。据

  《明史·土司传》《武定府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沐英攻云南,与同时期贵州水西土司奢香夫人齐名的武定罗婺部女土司商胜深明大义,备粮千石,到昆明金马山迎接明朝大军。迎接仪式按照彝族最高的礼仪,数里搭棚,拦门敬酒,杀猪宰牛,大摆宴席,三日三夜,灯火通明,歌舞不绝。从明洪武十六年起,凤氏家族先后8次进京朝觐明朝皇帝,屡次得到朝廷诰封赏赐。凤氏家族一直受到明朝廷的恩宠,所以在当地的势力非常大。到第17代土司阿英统治时,凤氏家族的势力达到顶峰。明弘治三年(1490年),明孝宗赐姓凤氏,阿英改名凤英。明孝宗还赐给凤英“尽忠报国”金带。罗婺彝族凤氏家族在西南地区显赫一千多年,直到1950年武定解放时,当地还是凤氏土司在管理。

  凤姓家谱

  江苏吴县洞庭凤氏宗谱,(民国)凤锡祚重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美国华盛顿 图书馆。

  湖南益阳资阳凤氏续修支谱七卷,末一卷,(民国)凤家君等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邵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注:始迁祖凤祥卿,字玉昆。现被收藏在 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益阳、资阳凤氏字辈:“祥添极庭怀应加尚惟立生贤道德昌家盛定流光裕后动猷钜恢先世泽长文章增景运孝友振伦常兰桂腾芳早诗书万代香”。

  江苏吴县凤氏字辈:“嘉谋丕振大业维新鸿儒诗礼名士家声祖功宗德孝子仁孙继承善述克光先人”。

  安徽泾县、无为县凤氏字辈:“ 兴必大,天运兆元良,唯汝嗣之懋,任从永继祥”。

  姓凤的名人

  凤纲

  凤纲:汉朝时渔阳人。传说他常采百草花以水渍封泥之,自正月开始,到九月末止采制,埋100天,煎9次火。刚死者以药纳口中,可救活。他常服此药,至数百岁不老,后“成仙”去向不明。

  凤山

  凤山:清朝时满洲人。以番泽举人袭佐领,充骁骑营翼长,印务章京,累迁参领,总办北京东安巡捕分局。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副都统,训练京畿陆军。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升西安将军,仍留京供职。宣统三年(1911年)由荆州将军调广州将军,未行而武昌起义爆发。广东***党人酝酿响应,他不听京中同僚劝阻,抵任时,行至南门夕卜,被***党人李沛基抛掷zhadan 炸死。

  凤全

  凤全:清朝驻** 帮办大臣。1904年赴拉萨经过巴塘,见这里水草丰美,易于开垦,便在这里滞留下来,移民开垦,并对喇嘛势力加以限制。由于凤全地位显赫,性情粗暴,对喇嘛和藏族人民的一些传统习俗不够尊重,加之拉萨fenlie 势力从中作祟,激起当地叛乱,凤全被杀,于是有了赵尔丰的平叛和由此生发的对康区影响深远的改土归流。

  

  凤姓起名

  凤姓男孩起名

  凤剑才 凤健豪 凤江涵 凤江顺 凤婕妤 凤金成 凤金城 凤金龙 凤瑾仪 凤瑾翊 凤瑾翼 凤旌羽 凤晶晶 

  凤晶翊 凤晶翼 凤靓仪 凤靓翊 凤靓翼 凤镜夜 凤俊杰 凤俊翔 凤科进 凤坤海 凤来仪 凤乐辰 凤利君 

  凤良才 凤良泾 凤良升 凤良新 凤良源 凤林亓 凤林其 凤临阁 凤临亓 凤霖针 凤麟龙 凤麟麒 凤灵灵 

  凤凌队 凤凌霄 凤羚东 凤翎翔 凤珑霏 凤路苑 凤麓苑 凤敏杰 凤敏晴 凤敏仪 凤明恩 凤明肖 凤明子 

  凤鸣东 凤鸣阁 凤鸣芷 凤鸣子 凤茗子 凤铭洋 凤宁儿 凤宁雯 凤飘飘 凤品贤 凤品咸 凤平安 凤栖墅 

  凤栖桐 凤栖苑 凤岐鸣 凤岐阳 凤其利 凤琦星 凤旗婉 凤蕲濠 凤麒麟 凤启龙 凤启庐 凤启鹭 凤起路 

  凤千万 凤强力 凤秦源 凤青青 凤青桐 凤轻亓 凤卿然 凤清零 凤磬铭 凤秋鸣 凤秋婉 凤去力

  凤姓女孩起名

  凤翠萍 凤冬梅 凤飞燕 凤海英 凤汉萍 凤焕蓉 凤凰花 凤洁莹 凤婧仪 凤婧奕 凤婧翊 凤婧翼 凤隽瑶 

  凤俊玉 凤来怡 凤莉莉 凤丽芬 凤丽莉 凤利娜 凤良琴 凤宁文 凤乔英 凤桥英 凤清文 凤仙花 凤小花 

  凤小娟 凤晓玲 凤晓蓉 凤晓文 凤心瑶 凤宣琳 凤萱琳 凤娅雯 凤焱燕 凤怡华 凤怡霁 凤怡琳 凤怡文 

  凤怡雯 凤怡欣 凤怡萱 凤怡云 凤怡芸 凤瑜洁 凤宇萍 凤宇文 凤羽洁 凤玉琴 凤玉婷 凤钰琴 凤悦辰 

  凤悦池 凤悦鑫 凤云霞 凤昀文 凤韵文 凤智霞 凤烛红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