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传统民族风情

时间:2016-11-24 14:15:15     编辑:ky04
20

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以前是被称为“夷族” - 而关于彝族的传统民族风情你们知道是怎样的吗?!

眼下老师 就分享一些关于彝族的传统民族风情给大家、试试看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彝族的传统民族风情

彝族的传统民族风情

彝族的民族风情是怎么办

礼仪

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长幼之间 - 谁长谁幼,谁大谁小,不独…还论年龄~还依据父家谱蝶或母系谱蝶的长晚来定,不许喊错!

其实吧 - 在特殊对待的公共场合里,就坐排位要以辈数大小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之俗话,凡有客人来 - 不能不让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烟茶相待.

彝族民间禁忌很多,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表现,且各地有别...

习俗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

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说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 - 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完了再制作各种菜肴。

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 - 以表示待客的至诚.

吃饭时 - 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同下方 - 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彝族特色风情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

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跟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称的上流行的几种说法是:

1、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啰到凡间危害众生与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 - 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

2、书伦撰修《西昌县志》载:……唐开元间,有邓耿诏者,六诏之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因星回节召五诏令饮于松明楼.

邓耿妻慈善 - 惧难止夫勿行,不听~乃以铁钏约夫,背而别...比至南诏,火其楼,诸诏寻夫骸不可识 - 独慈善以钏故将其骸以归。

南诏异其惠,以币聘之,善以夫未葬为辞,既葬乃于樱城自守。南诏以兵围之、三月食尽,善盛服端坐饿以死~南诏寻悔,旌其城曰德源。

要我说啊,今滇俗6月24日,比户所松焉。燎长丈余、入夜争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丰歉!戚友会聚,剁牲饮酒,夷汉同之……正如《西昌县志!

文艺志》(建昌竹枝词)所载:赴宴先知去不回 - 柴楼烟冷尚余哀,而今火树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难回、赠到金杯隐自哀.

千古人犹照亮节 - 吞来六诏已成灰。

3、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 - 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开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遣派大量的害虫到地上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saima 、摔跤;

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凉山彝族火把节一年一届,火把狂欢夜在西昌市举行,其主会场一般设在普格县或布拖县、西昌市设分会场,其选美活动中评选出的美女一般来自于美姑县。  

彝族特色节日民族风情

十月年

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节期5—6天,节日里要杀猪、羊 - 富裕者要杀牛,届时要盛装宴饮~访亲问友,并互赠礼品! 火把节

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 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saima 、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接着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彝族火把节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到人间损坏 人们的幸福生活。地上的一们叫包聪的大力士与他摔跳定胜负。

恶魔斗输后放出不同种类的害虫来糟踏人们的庄稼...包聪又集合起人们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死害虫 - 保卫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算命www.bmfsm.com)

在彝族山寨、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 - 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 。

人们穿上节日盛装 - 围着火把唱歌跳舞.在最高潮的时候,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与田边地头,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洪亮的歌声同吼声;

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男子们参加摔跤、saima 、斗牛、斗羊、爬杆等活动同比赛。

妇女们的活动主要是唱歌、跳舞、有的向摔跳、斗牛等比赛的优胜者敬酒!

补年节

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与十一日 - 还要过一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

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最大。祭龙选在二、三、四月中的一个龙日~以村寨为单位每人自带一碗米、一小块盐,由老人备香火,在龙树下集体祭祀;

云南彝族则选择正月的首座个龙日进行祭龙、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长幼,饭自带,肉共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

彝族还过插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节、关于这个节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楚雄昙华山有下残暴荒淫的土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