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民风民俗

时间:2016-11-30 15:18:41     编辑:ky04
20

不知道各位听说过畲族没,畲族实际上也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其他的少数民族有着差异的文化习俗,畲族分布在福建再加上浙江,而你们知道畲族的民风民俗是有哪些吗?

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畲族的民风民俗

畲族的民风民俗

有关畲族的宗族习俗

畲族村寨多以血缘相近的同姓聚族同居!部分由有区别姓氏的地缘组织为基础的异姓聚居。畲村有祠堂和房的组织。祠堂就是宗祠~房即宗祠内子孙派系分支。

畲族的宗族结构是“总祠(公祠)--同姓宗祠(支祠)--房--家庭”。畲族群众认为“蓝、雷、钟”三姓本为一家人~因而看作同宗.

福安畲村藏的清代“蓝、雷、钟”三姓宗谱中,都有“盘、蓝、雷、钟”4姓血脉相承的图表,畲家认为畲族本为同宗。

福安市范坑乡洋坑《汝南蓝氏宗谱》载“顾我盘、蓝、雷、钟四姓大宗祠肇基于广东凤凰山与南京一脉相连,建祠之地即吾祖旧址也”。

祠内四姓始祖“并列封牌位”。同姓畲族关系更为密切~在宗谱内对同姓著名人物有详尽的记载,同姓畲族不管血缘亲疏都以叔伯相称.

畲谚云:“山哈,山哈,不是同宗就是叔伯!”至于“祠--房--家庭”的结构方式与当地汉族宗族结构基本相同。

即“私祠”是以地域开基祖为首的血缘相近的同姓子孙组成的宗族组织!“房”以开基祖的各儿孙组成的宗族支派。

想起来真是,“家庭”是由...形成宗祠的基本单位。随着时间推进了子孙的繁衍,人口增多后,一些村落中原有家庭演进成“房”、“房”升级为“支祠”~“支祠”演进为“祠”的宗族网络。

而祠(支祠)往往以建有供人活动的公共建筑祠堂作业标志。宗族领袖由年龄辈份大、年事高、威望重的人担任。

要我说啊,1949年后,族长随封建宗法制消灭而刻废除。畲乡民政、民事皆由村干部负责管理。畲村祠堂建筑格局和汉族一样 - 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修于光绪八年(1882年)的福安坂中大林村钟氏祠堂,大厅中间设有祖龛,内陈放祖牌200多块,祖牌镶金箔、造工细腻~雕刻精致。

1991年7月15日福安市人民机构 将钟氏祠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畲家重修谱、有“五世不修谱、是祖宗之罪人”的提法。宗谱一般20年修一次 - 钟大昆编纂的《颖川钟氏支谱》现藏省图书馆,为全省钟氏连环谱。

畲族宗谱由名录、图纪、补遗、源流序列、行第排列、公产记载以及官府文告等内容构成。畲族人丁入谱有特殊对待记载、谱名记载方式~即按行第排列,主要用“念、大、小、百、千、万”等字,作周而复始的循环使用,其中蓝姓用6个字,雷、钟两姓只有5个字。

(算命www.bmfsm.com)

畲家祭祖在宗祠或祖厝、公厅内进行 - 届时将祖宗牌位、祖图、祖杖等并列,供奉香烛牲醴,由族长或房长读祭文,族内人丁逐一拜祭。

关于畲族的家庭习俗

闽东畲族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父母为核心、由父母同子女构成家庭,家庭人口以3--5口人居多。

父亲为一家之长~在家庭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内管理家庭的经济收支~调节生活要,安排农业生产等~对外代表家庭处理形形色色社会事务。

家庭成员均要听其约束、管教,经费支出也要经过他的同意.母亲为"内当家"、负责处理家庭内还有亲戚来往事宜、负责料理家务、饲养禽畜等!

在农忙时节~还要下田参加生产劳动...

畲族子女婚后便分居自立 生活,一般"娶一门媳妇、分一个家",父母都跟幼子同住。

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后,畲族家庭发生根本变化,家长权威削弱,民主协商、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新型家庭关系逐渐发展成~旧道德礼仪规范成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所取代。

畲族的“凤凰”茶道

“凤凰茶”茶艺表演,正是取材于畲乡的一个生活习俗:饮蛋茶。

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浇熟、沏出“艾蛋茶”...

每逢村中男人办大事、干重活、或身有小恙时必饮此茶——艾叶可祛痧解毒避邪气,蛋可进补、故奉蛋茶又变成迎宾待客的上等礼节。

畲族人民崇尚凤凰可追溯该民族的产生之时。凤凰崇拜的遗风一直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像:畲族妇女的头髻叫“凤头髻”,衣饰花纹叫“凤挑”,花鞋上有“凤尾纹”、全身装束叫“凤凰装”。

说真的,而在日常民事活动中,每逢喜庆,畲民老是庄重地在居屋正厅的壁上或梁上贴上“凤凰来仪”、“凤凰至此”的字条、或“凤凰朝阳”的图画!

一切的这些、都解释了畲族人民已将自己的精神与信仰同凤凰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了——而凤凰正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真、善、美的标记。

在茶艺表演中用来浇沏的红蛋叫“凤凰蛋”。蛋在 文化中也具有意义重大的标记意义。

不瞒你说,从神话学的角度上看,“蛋”和人类的繁衍有标记同构的关系。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神话中,自然的混沌状态是一个“宇宙蛋”——一个孕育生命的大子宫!

民间中,女子出嫁时~陪嫁的被服箱里塞有煮熟染红的红蛋(凤凰蛋) - 这同生命的观念是联在一起的。

你猜怎么着?!整套茶具分为盆、盏、杯、壶、通、炉等,造型上设计成凤凰的各种形象和图案;凤凰精神品质高洁,故用纯银来精心打造——畲民把银看作高贵的标记 - 用它来塑形,很能体现茶艺的审美特征。

咱们不妨设想一个:一个身着“凤凰装”的畲族少女用这样的茶具将“凤凰茶”恭奉在贵客面前~不正是应验着畲民们喜爱的那句著名的吉语:“凤凰至此”吗?!再设想一下~当客人手捧银杯轻嗅、蛋香、茶香中交杂着艾叶的苦凉之气沁入肺腑,不令人心旷神怡吗?

背景音乐采用了福建屏南地区音协主席、作曲家丁献芝先生特地为茶艺表演创作的“银芽留芳”.

该音乐取材涉及面广流传在闽东、连江罗源等地的畲族传统乐曲,表现喜庆吉祥,同表演相得益彰~与谐一体,情韵盎然 - 更显民族特色.

表演共分八个步骤:

1、凤凰嬉水:此地指浅绿色的艾叶在水中涤洗,艾叶形似凤凰而取名...

2、凤盏溜珠:这块儿指红蛋在似月芽状的白银器皿中涤洗,喻意新的生命接受大自然的洗礼。

3、丹凤栖梧:指珠形物呈圆状在这个地方指蛋黄~艾叶又似梧桐叶 - 喻意凤凰在梧桐树上栖息。

4、凤穴求芽:茶壶盖口喻穴,茶叶喻为芽,这个地方指茶叶放置于茶壶中、暗喻:凤求凰、有交媾之意。

5、凤舞银河:指茶壶的流~泻出状象天上的银河,凤凰在银河上翩翩起舞状。

6、白龙缠凤:这个地方指壶的“流”直对“银通”下泻时水流的缠绕状而取名 - 暗喻二物缠绵之意.

7、凤凰沐浴:滚烫的大水壶在茶杯上,下泻浇灌,似淋浴状,这块儿暗喻凤凰在“凤凰池”中接受大自然的沐浴!

8、金凤呈祥:“凤凰茶”泡制完成后所给人感觉的景象,象一只金色的凤凰在梧桐树梢上,白云缠绕金色的太阳~相互映衬~暗喻凤凰来到人间把幸福、吉祥无私的奉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

    Ξ 相关阅读:

栏目导航